图书介绍

怎样运用刑事证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怎样运用刑事证据
  • 张世琦,王越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161020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怎样运用刑事证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运用证据的原则1

(一)重证据,不轻信口供4

(二)忠实事实,不主观臆断9

(三)证据必须是合法取得16

(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21

1.查实证据的原则21

2.查实证据的方法27

3.查实证据应注意的事项30

二、证据的审查34

(一)对物证的审查37

1.审理物证的来源37

2.审查物证的外形、特征38

3.审查物证的鉴定39

4.物证辨认和法庭质证39

2.审查书证是否有伪造、变造情形40

1.审查书证的制作者40

(二)对书证的审查40

3.审查书证是否有非故意性错误41

(三)对证人证言的审查42

1.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43

2.审查证人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无利害关系44

3.审查证人资格及其思想品质状况44

4.审查证人是否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46

5.审查证人认识案情的主、客观条件48

6.审查幼年证人证言与其本人情况是否相符49

7.审查证人证言是否与其他证据相吻合49

8.审查多次证言前后是否有矛盾49

(四)对被害人陈述的审查50

1.审查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关系50

2.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来源50

3.审查被害人陈述的真伪53

(五)对被告人陈述和辩解的审查54

1.审查被告人在什么情况下供述和辩解55

2.审查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前后是否一致56

3.审查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否合情合理56

4.把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与其他证据相印证58

5.对共同犯罪的各被告人供述逐一审查60

(六)对鉴定结论的审查60

1.审查鉴定人63

2.审查鉴定所依据的材料64

3.审查鉴定设备和方法65

4.审查鉴定结论65

5.审查鉴定结论所依据的科研成果66

6.审查鉴定文书是否规范66

7.审查鉴定人是否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67

8.要把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相比对67

9.审查鉴定结论是否经过法庭质证67

(七)对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68

1.审查笔录的制作是否合法69

2.审查笔录的内容是否客观、全面69

3.审查勘验、检查活动是否科学、适当72

4.审查勘验、检查的对象是否真实72

5.审查勘验、检查笔录是否经过法庭质证72

(八)对视听资料的审查73

1.审查视听资料的内容73

2.审查视听资料的来源与背景75

3.视听资料应与其他证据相印证76

4.视听资料应经法庭质证76

(九)对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76

三、运用证据的注意事项82

(一)防止办案不规范发生错案82

1.取证要规范83

2.质证要规范87

3.认证要规范89

(二)防止故意制造错案90

(三)防止受干扰发生错案94

1.舆论干扰95

2.亲朋好友的干扰96

3.同事的干扰97

4.权势的干扰99

(四)防止对证据取舍不当发生错案102

1.防止受“被告人一定有罪”心态的影响102

2.防止受“翻供就是不老实”心态的影响104

3.防止受“宁左勿右”心态的影响105

4.防止受“有危害就是犯罪”认识的影响108

5.防止受“有前科必然犯罪”认识的影响108

6.防止对证据因审查判断有误而使用不当109

(五)防止认定刑事责任年龄有误而发生错案110

1.刑事责任能力112

(六)防止认定刑事行为能力有误而发生错案112

2.刑事行为能力115

(七)防止证人证言发生变化而出现错案117

(八)防止利害关系人出伪证发生错案120

(九)防止他人推脱罪责出假证发生错案121

(十)防止受被告人假供的影响产生错案124

(十一)防止受错误鉴定结论的影响而产生错案130

四、几种常见案件的证据审查132

(一)故意杀人案133

1.罪与非罪的证据133

2.罪轻与罪重的证据139

3.彼罪与此罪的证据142

(二)故意伤害案146

1.审查案件起因方面的证据146

2.审查伤情的鉴定结论147

3.审查经济损失的证据147

4.审查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150

5.审查被害人有无自伤和陈旧伤的可能151

(三)强奸案152

1.查发案背景,看告发者的动机153

2.查作案背景,看强奸犯罪行为的可能性154

3.查被害人遇害情绪,看奸情性质155

4.查双方关系史,看强奸犯罪行为是否合情合理155

5.查双方平时品质,看奸情真相157

6.查指控和供述的矛盾,看控告的可信性157

7.查间接证据,看控告的可靠性158

8.查证据来源,看证据的合法法159

(四)盗窃案160

1.看作案手段是否符合盗窃罪的要件160

2.看被盗人有无夸大事实的现象163

3.核对被告人供述和辩解163

4.划清盗窃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164

5.看对赃物的估价是否得当165

(五)贪污案169

1.审查确定主体身份的证据是否确凿169

2.审查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169

3.审查案件性质的证据170

4.审查侵吞、窃取的对象171

5.审查退赃情况172

6.审查赃款下落172

(六)受贿案172

1.性质认定172

2.证据认定174

(七)贩卖毒品案175

1.对物证的审查与认定176

2.对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与认定176

3.对证人证言的审查与认定177

4.对已贩出毒品数量的认定177

5.对案件性质的认定1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