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吕世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168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孙伯鍨1
第一章 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视角和方法1
一 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1
1.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对立统一1
2.发展与批判的统一9
3.科学与价值的统一15
二 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主体价值视角17
1.马克思同时代思想家关于科学与价值关系的主要观点18
2.马克思对科学和价值内在统一的科学解决24
三 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认知视角32
1.一元多样的发展观32
2.整体发展观35
3.协调发展观37
4.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特点39
四 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40
1.科学方法和价值方法的统一40
2.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44
五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48
1.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嬗变及主要内容48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别54
第二章 社会有机体的演进与发展57
一 在马克思之前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57
1.自然崇拜论57
2.神本史观58
3.理性史观59
1.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视角65
二 社会有机体的本体起源65
2.社会66
3.社会形态与社会有机体69
4.社会有机体的本体起源73
三 社会有机体的演进与发展77
1.社会形态的演进系列77
2.社会有机体的演进与发展84
四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道路93
1.社会发展的规律性94
2.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各民族社会发展的道路101
五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110
1.社会进步的本质110
2.社会进步尺度的评价119
1.研究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的根由128
第三章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128
一 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的界定128
2.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的界定130
二 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形成的逻辑136
1.抽象的伦理批判143
2.科学的政治宣判154
三 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162
1.从物质生产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和暂时性163
2.从精神生产角度揭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179
3.从主体价值角度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统治的不合理性190
四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与他的社会发展理论194
1.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的内容194
2.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197
3.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与社会发展理论的关系199
4.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与其他学派社会批判思想的区别202
第四章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民族发展道路的思想208
一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研究跟他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关系209
1.马克思早期的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与他“世界历史整体”思想的形成210
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217
3.马克思晚年的古代社会史的研究与原始社会地位的确立221
二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念226
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226
2.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229
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黑格尔世界历史观念的关系236
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各民族发展道路238
1.人类整体的纵向发展与各民族发展的关系238
2.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时代与各民族发展道路247
3.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与社会主义258
四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262
1.世界体系理论产生的背景263
2.“世界体系”理论的科学价值266
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的异质性270
第五章 亚细亚所有制形式与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设想273
一 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的主要思想来源273
1.18世纪法国、德国启蒙学者的东方社会思想274
2.18、19世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东方观275
3.18、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的东方社会观276
二 1853年前后马克思对印度社会的具体研究279
1.《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对东方社会的最初关注280
2.马克思对印度土地所有制的研究281
三 马克思对亚细亚所有制形式的研究291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亚细亚所有制形式291
2.亚细亚所有制形式作为人类社会的原初地位与历史事实的矛盾294
3.亚细亚所有制形式的特征298
4.马克思关于亚细亚所有制形式的最后回答308
四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对原始社会和农村公社诸细节的认识310
1.马克思对美国学者路·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评析311
2.马克思关于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的分析313
五 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316
1.俄国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由来316
2.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319
3.对马克思的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哲学思考328
4.恩格斯晚年对近代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341
六 结论351
一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355
1.科学和价值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355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355
2.具体地、历史地分析方法是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方法361
3.马克思主义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369
二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370
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及实质370
2.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376
3.经济全球化趋势与资本主义的未来381
三 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设想与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384
1.从实际出发,吃透国情是当代中国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关键385
2.完整地、辩证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俄国村社的“跨越”设想387
3.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作出的贡献391
主要参考文献395
后记398
英文目录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