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变中的华人价值观-教育、政治与社会结构之互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变中的华人价值观-教育、政治与社会结构之互助
  • 张善楠著 著
  • 出版社: 商鼎文化出版社
  • ISBN:957571983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变中的华人价值观-教育、政治与社会结构之互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中国人独特吗?-研究动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节 变迁中的华人社会- -研究的必要3

表1-1 受访样本地区之重要社会现代化指标4

※表※4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架构6

※图※8

图1-1 本研究的分析架构概念图8

第二章 理论及文献探讨13

第一节 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13

图2-1 传统中国权威性的形成的结构因素22

第二节 集体主义和权威主义25

图2-2 不同「权力距离」的社会规范27

图2-3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社会规范32

图2-4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社会特质33

第三节 有关中国人性格取向的实证研究38

表2-1 中国人权威主义比较研究摘要表40

表2-2 中国人集体主义比较研究摘要表43

第四节 教育与政治社会化47

第一节 研究变项65

第三章 研究设计65

表3-1 受访样本地区之社会结构指标69

第二节 测量工具与资料搜集72

图3-1 研究变项、变项间之关系及其分析重点72

表3-2 量表信度的测试对象76

第三节 样本描述及分析模式80

表3-3 受访样本分布- -性别、年级、和主修科系的百分比81

表3-4 受访对象父母之教育程度及主要家计者之职业分布82

表3-5 受访样本家庭及社会变项(部分)的原始平均数与标准差86

第一节 权威主义依变项结果描述91

表4-1 权威主义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91

第四章 实证研究的初步分析91

第二节 影响权威主义的因素94

表4-2 中国大陆及台湾权威主义回归系数比较96

表4-3 香港及新加坡权威主义回归系数比较98

表4-4 受访大学生权威主义之构素比较表100

第三节 权威主义构成要素分析100

第四节 集体主义依变项结果描述103

表4-5 集体主义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104

表4-6 个人主义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104

第五节 影响集体主义及个人主义的因素106

表4-7 中国大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回归系数比较108

表4-8 台湾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回归系数比较109

表4-9 香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回归系数比较111

表4-10 新加坡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回归分析113

表4-11 受访大学生集体主义之构素比较115

第六节 集体主义构成要素分析115

第七节 传统孝道观念的分析117

表4-12 传统孝道观念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118

图4-1 传统孝道观念比较图119

表4-13 受访大学生孝道观念之构素比较表119

第八节 价值观的调查结果121

表4-14 各地区大学生最重要价值观之百分比及其排序122

表4-15 具集体主义意含的价值项目之比较125

表4-16 具权威主义意含的价值项目之比较127

第五章 权威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形成原因探讨129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分析- -传统孝道观念与权威主义、集体主义的关系129

表5-1 回归分析中孝道观念变项对权威主义的解释力130

表5-2 权威主义和孝道观念的相关系数131

表5-3 回归分析中孝道观念变项对集体主义的解释力132

表5-5 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相关系数133

表5-4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传统孝道观念的相关系数133

第二节 传统的家庭价值观是否为华人社会的集体主义、权威主义根源的问题134

第三节 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形成原因的进一步分析138

表5-6 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量表平均值和价值观调查平均值之比较表140

图5-2 集体主义取向比较图141

图5-1 权威主义取向比较图141

表5-7 政治社会化教材对权威主义的描述重点和注重程度(1993年以前)142

表5-8 政治社会化教材对集体主义的描述重点和注重程度(1993年以前)143

表5-9 社会结构指标比值之比较表147

第一节 华人社会的权威主义现象155

第六章 中国人政治取向的发展155

表6-1 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民众对民主权力价值赞成(非常同意和同意)的百分比159

第二节 中国人是集体主义者吗?160

表6-2 集体主义量表中,「与内团体的距离度」构念的项目165

第三节 学校、家庭、社会结构与政治取向的发展165

第一节 研究发现183

第七章 结论183

表7-1 权威主义、集体主义、传统孝道观念调查结果和相关结构及环境因素对照表188

第二节 理论意涵与研究方法的检讨193

图7-1 个人政治取向发展示意图202

表7-2 受访样本地区之重要社会指标207

第三节 结语210

参考书目213

表一 Hofstede权力距离指数233

附录233

※附录表※233

表二 Hofstede个人主义指数234

表三 项目分析235

表四 受访大学生权威主义之Scheffe组群比较238

表五 台湾、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权威主义回归系数比较239

表六 受访大学生权威主义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权威需求)239

表七 受访大学生权威主义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轻忽同辈)240

表八 受访大学生权威主义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重视年龄和资历)240

表九 受访大学生权威主义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歧见不包容)240

表十 受访大学生权威主义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层阶的接纳)241

表十一 受访大学生集体主义之Scheffe组群比较241

表十二 台湾、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集体主义比较回归系数241

表十三 台湾、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个人主义比较回归系数242

表十五 受访大学生集体主义之构成要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自我依赖)243

表十四 受访大学生集体主义之构成要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相互依存)243

表十六 受访大学生集体主义之构成要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与内群团体关系)244

表十七 受访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之Scheffe组群比较244

表十八 台湾、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孝道观念比较之回归系数244

表十九 受访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心理依附感)245

表二十 受访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顺从父母)245

表二十一 受访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生活照应)246

表二十二 受访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传宗显亲)246

表二十三 受访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构素之Scheffe组群比较(父母夫妻关系)246

表二十四 美国样本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威主义最後模式之回归分析247

表二十五 美国样本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权威主义、和孝道观念的相关系数247

表二十六 中国大陆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权威主义、和孝道观念的相关系数248

表二十七 台湾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权威主义、和孝道观念的相关系数248

表二十八 香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权威主义、和孝道观念的相关系数248

表二十九 新加坡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权威主义、和孝道观念的相关系数249

表三十 各地区大学生最重要价值观之原始百分比及其排序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