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给水排水工程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给水排水工程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1521139.jpg)
- 谢水波,余健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3265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给水排水工程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城市给水工程设计1
第1章 给水系统布局与设计用水量1
1.1 给水系统的布局1
1.1.1 给水系统布局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1
1.1.2 影响给水系统布局的主要因素2
1.2 给水系统布局的原则与要求5
1.3 设计用水量5
1.3.1 生活用水量6
1.3.2 生产用水量6
1.3.3 消防用水量7
1.3.4 其他用水量8
第2章 输配水工程设计10
2.1 给水管网的布置10
2.1.1 管网布置的一般要求10
2.1.2 管网布置的要点11
2.2 管网流量的分配11
2.3 给水管径的确定13
2.4 给水管材的选择15
2.4.1 各种水管的性能与应用15
2.5.1 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与基本方程18
2.5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18
2.4.2 影响水管选择的几个因素18
2.5.2 管网水力计算的常用方法19
2.5.3 计算程序及使用说明21
2.6 长距离输水工程设计27
2.6.1 线路选择27
2.6.2 输水方式的选择28
2.6.3 输水管渠形式的选择29
2.6.4 输水管渠条数的选择30
2.6.5 其他重要问题31
2.7.1 现状管网核算33
2.7 给水管网改扩建设计33
2.7.2 管网改扩建优化设计35
2.8 给水管网初步设计示例36
2.8.1 规划基础资料36
2.8.2 系统布置38
2.8.3 设计用水量计算38
2.8.4 清水池和高位水池容积计算40
2.8.5 节点流量计算41
2.8.6 初始流量分配与管径的确定44
2.8.7 管网水力计算44
2.8.8 水泵选型及管网核算46
第3章 取水工程与给水泵站工艺设计52
3.1 水源的选择52
3.1.1 水源种类及其供水特征52
3.1.2 水源选择的一般原则52
3.2 地下水及其取水构筑物的选择53
3.2.1 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53
3.2.2 地下水水源设计资料的收集53
3.2.3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种类及适用范围54
3.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54
3.3.1 水源资料及其收集54
3.3.2 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55
3.3.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设计原则56
3.3.4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及特点57
3.3.5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设计62
3.4 取水泵站设计70
3.4.1 取水泵站的平面形状及布置70
3.4.2 取水泵房的高程布置70
3.4.3 水泵机组的平面布置71
3.4.4 取水泵站的水泵选择71
3.4.5 取水泵站工艺设计示例72
3.5.2 送水泵站的工况特点及水泵选择76
3.5 送水泵站与加压泵站工艺设计76
3.5.1 送水泵站的平面形状及布置76
3.5.3 加压泵站的工艺设计79
第4章 净水厂工艺设计80
4.1 给水处理概论80
4.1.1 水源水质与水质标准80
4.1.2 现代给水处理方法81
4.2 净水工艺流程选择83
4.2.1 净水工艺流程的一般选择原则84
4.2.2 常见的净水工艺流程84
4.3 净水构筑物类型及其适用条件86
4.4 几种生产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90
4.4.1 投药设施和加药间设计90
4.4.2 栅条、网格絮凝池设计93
4.4.3 迷宫式斜板沉淀池设计96
4.4.4 V型滤池设计100
4.5 水厂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102
4.5.1 平面布置102
4.5.2 高程布置105
4.6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设计简介106
4.6.1 给水系统实现控制管理的目的106
4.6.2 控制方式及其选择107
4.6.3 主要控制仪器仪表设备及常见故障分析109
4.7 净水厂初步设计示例110
4.7.1 基础资料110
4.7.2 水源及厂址选择110
4.7.3 取水构筑物工艺设计111
4.7.4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及主要构筑物设计113
4.7.5 水厂总体布置115
参考文献117
5.1.1 排水系统布置的内容118
5.1.2 排水系统布置的原则118
第5章 排水系统布置与设计流量118
5.1 排水系统的布置118
第二编 城市排水工程设计118
5.1.3 影响排水系统布置的因素119
5.2 排水系统设计流量的确定120
5.2.1 分流制排水系统污水设计流量120
5.2.2 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设计流量122
5.2.3 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设计流量124
5.2.4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125
6.1.2 管网定线128
6.1.1 划分排水流域128
第6章 排水管网设计128
6.1 排水管网的布置128
6.1.3 确定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129
6.1.4 处理好控制点管道埋深130
6.1.5 布置连接管130
6.1.6 设置泵站130
6.2 排水管网设计计算131
6.2.1 水力计算公式131
6.2.2 基本规定131
6.2.3 设计计算134
6.3 附属构筑物及管道接口与基础设计138
6.3.1 检查井138
6.3.2 跌水井139
6.3.3 水封井139
6.3.4 雨水口140
6.3.5 出水口141
6.3.6 溢流井141
6.3.7 倒虹管142
6.4.1 区域概况及自然条件143
6.4.2 工程现状及规划情况143
6.3.8 接口及基础型式选择143
6.4 排水管网初步设计示例143
6.4.3 排水工程设计144
第7章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146
7.1 城市污水处理概论146
7.1.1 城市污水设计水质与排放标准146
7.1.2 城市污水处理基本方法147
7.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151
7.2.1 工艺选择的一般原则151
7.2.2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实例151
7.3.1 格栅153
7.3 几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与计算153
7.3.2 沉砂池154
7.3.3 沉淀池156
7.3.4 普通活性污泥法160
7.3.5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A1/O)165
7.3.6 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A2/O)171
7.3.7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2/O)173
7.3.8 A-B活性污泥法工艺177
7.3.9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181
7.3.10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188
7.4.3 污泥量计算192
7.4.2 污泥处理的一般流程192
7.4 污泥处理工艺设计192
7.4.1 概述192
7.4.4 污泥浓缩193
7.4.5 污泥厌氧消化199
7.4.6 污泥机械脱水205
7.5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206
7.5.1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206
7.5.2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208
7.6.3 控制方式选择209
7.6.2 控制方式209
7.6.1 污水厂实现自动控制管理的目的209
7.6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设计209
7.6.4 监控仪器、仪表选择210
7.7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示例211
7.7.1 设计资料211
7.7.2 处理工艺流程选择212
7.7.3 主要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213
7.7.4 厂区布置213
7.7.5 电气及自控系统设计216
参考文献216
8.1.1 给水系统218
8.1 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218
第三编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218
第8章 建筑给水工程设计218
8.1.2 给水方式219
8.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管道井与技术层222
8.2.1 给水管道的布置及敷设222
8.2.2 管道井、技术层224
8.3 水质要求与用水量定额、参数226
8.3.1 水质要求226
8.3.2 用水量定额226
8.3.3 综合建筑用水量参数228
8.4.1 设计秒流量230
8.4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计算230
8.4.2 管网的水头损失233
8.4.3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压力234
8.4.4 水力计算的步骤和方法234
8.5 给水管材、附件、水箱和贮水池235
8.5.1 管材235
8.5.2 给水管网阀门的选择、设置235
8.5.3 水表236
8.5.4 水箱237
8.6.1 概述240
8.6 微机控制变频调速给水设备240
8.5.5 贮水池、吸水井240
8.6.2 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的技术要求241
8.6.3 设备用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时对功能的要求241
8.6.4 其他要求242
8.7 气压给水设备242
8.7.1 气压给水设备的选用要点242
8.7.2 设置房间的环境要求242
8.7.3 气压水罐的容积及工作压力设计242
8.7.4 附件与安装要求243
9.1.1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设置范围244
9.1.2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范围244
第9章 建筑消防给水设计244
9.1 消防设施类型及设置范围244
9.2 消防水源和消防用水量246
9.2.1 消防水源246
9.2.2 消防用水量246
9.2.3 灭火初期消防贮水量246
9.3 消防栓给水系统供水方式248
9.3.1 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供水方式248
9.3.2 高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区别248
9.3.3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分区249
9.4 消防栓给水系统中阀门的设置253
9.5 消防栓的布置与系统设计计算254
9.5.1 消火栓的布置254
9.5.2 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Hm255
9.5.3 消火栓的保护半径255
9.5.4 消火栓的间距255
9.5.5 消火栓栓口处所需水压256
9.5.6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257
9.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与计算258
9.6.1 管网布置258
9.6.2 基本设计参数的确定259
9.6.3 给水水源设计260
9.6.4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262
9.6.5 超压节流与减压265
9.7 水箱、水池、水泵房设计267
9.7.1 消防水箱的设置267
9.7.2 消防水池268
9.7.3 增压措施269
9.7.4 建筑消防中的超压与防止措施270
9.7.5 消防水泵设计的技术要求271
10.1.2 防护区设置及安全要求272
10.1.1 概述272
第10章 建筑气体灭火系统设计272
10.1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272
10.1.3 系统分类与组成274
10.1.4 灭火剂用量计算276
10.1.5 管网设计与计算279
10.2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284
10.2.1 概述284
10.2.2 灭火剂用量计算285
10.2.3 管网设计与计算286
11.1.1 组成和分类293
11.1.2 生活排水系统的选择293
11.1 排水体制293
第11章 建筑排水工程设计293
11.2 卫生器具及卫生间294
11.2.1 卫生器具设置294
11.2.2 卫生间布置295
11.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296
11.3.1 管道布置敷设原则296
11.3.2 通气管系统297
11.4.1 排水定额299
11.4 排水管道的设计计算299
11.3.3 单立管排水系统299
11.3.4 乙字型排水系统299
11.4.2 设计秒流量301
11.4.3 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排水横管的充满度、流速及坡度302
11.4.4 设计计算步骤304
第12章 建筑热水供应设计306
12.1 热水供应系统选择306
12.1.1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与分类306
12.1.2 常见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306
12.2.2 加热与换热设备一般要求310
12.2.1 热源310
12.2 热源、加热和贮热设备310
12.2.3 直接和间接加热设备311
12.3 热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315
12.4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要点317
12.4.1 保证冷、热水压力平衡317
12.4.2 水温控制318
12.4.3 热水系统的节能321
12.5 热水系统的设计计算321
12.5.1 热水用水定额321
12.5.3 热水用水量322
12.5.2 热水的水质和水温322
12.5.4 耗热量计算323
12.5.5 热媒耗量计算324
12.5.6 燃料耗量计算、贮水器容积设计325
12.5.7 热水供应系统管网的水力计算326
第13章 居住小区及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332
13.1 居住小区给水332
13.1.1 水质、水量和水压332
13.1.2 小区给水系统332
13.1.3 管道的布置、敷设与管道综合333
13.1.4 设计流量和管道的水力计算334
13.2 居住小区排水335
13.2.1 排水体制、排水量335
13.2.2 管渠的布置与敷设336
13.2.3 管道水力计算336
13.3 水泵房、水池337
13.3.1 给水泵房337
13.3.2 排水泵房339
13.4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要点340
13.4.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340
13.3.3 水泵隔振、防噪340
13.4.2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341
13.4.3 高层建筑排水工程设计342
13.4.4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设计344
13.5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程序与要点345
13.5.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程序345
13.5.2 给水排水专业须向其他专业提供的资料348
13.6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示例349
参考文献369
14.1.1 经济评价的一般概念370
14.1.2 经济评价的目的与作用370
第14章 给水排水工程方案经济评价370
14.1 经济评价概述370
第四编 给水排水工程经济评价与CAD370
14.1.3 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371
14.2 经济评价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372
14.2.1 投资372
14.2.2 经营成本374
14.2.3 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378
14.2.4 等值、现值与年值379
14.3.1 绝对经济评价方法383
14.3 经济评价常用的指标与方法383
14.3.2 相对经济评价388
14.4 综合评价395
14.4.1 综合评价的内容与程序395
14.4.2 综合评价的方法396
第15章 给水排水工程CAD402
15.1 概述402
15.1.1 CAD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简介402
15.2 AutoCAD绘图系统403
15.2.1 AutoCAD发展历史403
15.1.2 给水排水CAD的发展403
15.2.2 AutoCAD基本功能404
15.2.3 AutoCAD操作命令404
15.2.4 AutoCAD二次开发途径408
15.3 给排水软件简介412
15.3.1 建筑给水排水CAD412
15.3.2 室外给排水CAD414
15.3.3 市政管网417
15.3.4 泵房设计417
15.3.5 水处理设计计算及绘图418
参考文献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