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构中国法治社会的指南 邓小平法制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构中国法治社会的指南 邓小平法制思想研究
  • 蒋传光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2363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构中国法治社会的指南 邓小平法制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一(黄楠森)1

导论1

一、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1

序二(邱远猷)2

序三(刘金国)5

二、邓小平理论的框架体系和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观点6

三、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历史地位9

上编 邓小平法制思想概览17

第一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产生17

一、邓小平法制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17

二、邓小平法制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20

三、邓小平法制思想产生的历史起点和对理论禁区的22

突破22

四、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历程27

第二章 健全法制实行法治依法治国30

一、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萌芽30

二、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31

三、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抛弃人治、主张法活、依法治国33

四、坚持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43

第三章 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增强全民法律观念46

一、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46

二、关于法律的内容及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0

三、认真执行法律,促进法律实现52

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56

第四章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发挥法律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60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60

二、“两手抓”思想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63

三、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制度68

四、依靠法制手段反腐倡廉72

五、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78

第五章 发扬民主 健全法制 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85

一、对社会主义民主重要性的认识85

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环境、目的、内容和保障条件86

三、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90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92

五、为了保障民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94

六、实现民主与法制一定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95

第六章 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 正确处理党法与党政关系建立依法治国的领导机制99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99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102

三、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106

四、完善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109

五、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118

第七章 “一国两制”与一国主权内的“法律多元化”122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基本含义122

二、“一国两制”与港、澳基本法128

三、“一国两制”与我国法律制度的多元化131

四、“一国两制”下多元法律制度并存的优越性133

第八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毛泽东法律思想141

中编 邓小平法制思想比较研究141

一、毛泽东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42

二、毛泽东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147

三、毛泽东法律思想评析156

四、邓小平法制思想与毛泽东法律思想的比较158

第九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特征163

一、突出的时代特征164

二、浓厚的民族特征165

三、超越的独创特征167

四、善于学习借鉴的开放特征168

五、突出的辩证特征169

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战略指导思想,解决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172

第十章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新贡献172

二、把民主和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强调社会主义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174

三、重视法制在调节经济关系,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强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178

四、在强调党对立法工作领导的同时,提出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思想181

五、“一国两制”体制下的“一国法律多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学理论在新时代的伟大创举183

第十一章 研究邓小平法制思想应遵循的方法186

一、研究邓小平法制思想要与研究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186

二、研究邓小平法制思想要从理论体系上去把握188

三、研究邓小平法制思想要从战略指导思想上去把握190

四、研究邓小平法制思想要把握其精神实质191

下编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中国法治社会的未来195

第十二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法治195

一、“法制”与“法治”辨析195

二、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精髓——法治197

三、实行法治的意义202

第十三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207

一、邓小平是依法治国的推动者和总设计师207

二、依法治国思想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210

三、依法治国由理念变为现实需要解决的理论观念问题214

第十四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法治道路217

一、宪法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国家指导思想地位217

二、邓小平法制思想是当代中国法治社会建立的根本指针218

三、有中国特色法治模式的标志221

第十五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吸收、借鉴和移植国外先进立法经验235

一、邓小平为吸收、借鉴和移植国外先进立法经验打破了禁锢235

二、法律移植的含义及其与法律的吸收、借鉴的比较238

三、吸收、借鉴和移植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241

四、不同文化背景的法律可以互相吸收、借鉴和移植244

五、吸收、借鉴和移植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应注意解决的问题247

第十六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构251

一、制定和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基本前提251

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全民观点,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首要条件254

三、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是建立法治社会的核心256

四、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法律的民主化,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258

五、选择“法治”与“德治”并重的社会控制模式,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261

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司法制度,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263

主要参考文献267

后记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