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科技管理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科技管理指南
  • 李魁彩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 ISBN:750740380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科技管理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科技管理系统1

一、科技管理系统的构成1

二、科技管理系统的基本职能1

三、科技管理系统的要求4

第二节 科技管理的基本内容7

一、科技政策的制订与执行7

二、日常的科技管理工作8

第三节 科技管理的基本原理9

一、系统原理9

二、分解原理11

附件一:《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3

三、反馈原理14

四、闭环原理15

五、能级原理17

六、弹性原理18

七、动力原理19

第二章 科学技术体制23

第一节 我国科技体制的现状24

一、国家科学技术体制24

二、我国科技体制的组成25

三、基层科技机构的设置26

四、现行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29

第二节 科学技术组织31

一、科技组织的原则31

(一)纵向型组织结构31

二、科技组织的构成32

三、科技组织的结构模式及特点34

(二)横向型组织结构36

(三)矩阵型组织结构38

第三节 科技合同的管理53

第一节 科技政策55

一、科技政策的分类55

第三章 科技政策55

二、科技政策的基本内容57

二、制定科技政策的程序61

第二节 科技政策的制定62

一、制定科技政策的基本原则62

第三节 科技政策的贯彻67

第四节 科技政策研究70

一、科技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71

二、科技政策研究的方法72

第四章 科技管理中的预测与决策73

第一节 科技管理中的技术预测73

一、预测的分类74

二、科学技术预测的任务与内容76

三、科学技术预测的基本程序77

四、预测的常用方法80

第二节 科技管理中的决策83

一、决策的分类83

二、决策的基本程序83

三、决策者的思维能力87

第五章 科技计划管理89

第一节 科技计划管理的任务90

第二节 科技规划和计划的编制93

一、科技规划和计划的种类93

二、编制科技规划和计划的原则93

三、编制科技规划和计划的程序与方法96

(一)科技规划的编制96

(二)科技计划的编制98

第三节 科技规划和计划的执行108

一、科技计划的执行与修订108

二、科技规划和计划的检查109

(一)检查的内容与方法109

(三)检查情况的处理110

(二)检查情况的评价110

三、科技规划和计划的调整111

第六章 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管理112

第一节 科研课题的选择原则112

一、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115

第二节 科研课题的来源与分类115

二、科研课题的分类117

第三节 科研课题的论证117

一、科研课题的技术论证118

二、科研课题的技术经济论证120

三、科研课题的综合论证124

一、科研课题评审与决策的基本程序131

第四节 科研课题的评审与决策133

二、科研课题的审批134

一、科研课题的调整136

第五节 科研课题的管理136

二、科研课题的管理138

第七章 科技经济管理151

三、科研课题的统计153

第一节 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154

第二节 实行经济管理的基本条件155

第三节 实行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157

第四节 科技经费的管理159

一、科技经济159

(一)科技经费管理的任务159

(二)科技经费的来源161

(三)科技经费的种类162

二、科技经费计划的编制163

(一)科技经费计划编制的依据163

(二)编制科技经费计划的方法165

(三)科技经费计划编制的程序166

三、科技经费的分配167

(一)科技经费分配的原则167

(二)科技经费的分配方法169

(三)科技经费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170

四、科技经费的日常管理170

(一)科技经费日常管理的内容171

(二)科技经费管理中的财务分析172

(三)科技经费日常管理中的基础建设174

一、科技单位的固定资产175

第五节 科技单位的固定资产和周转资金175

(二)固定资产的种类176

(一)构成固定资产的基本条件176

二、科技单位的周转资金177

(一)物资周转金定额的制定177

(二)物资周转金的考核178

第六节 科技单位的经济核算179

一、经济核算的特点179

二、经济核算的保障条件180

三、实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183

(一)经费预算184

四、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184

(二)经费预算的执行与控制188

(三)经费决算189

五、科研课题的经费核算190

(一)课题的经费预算190

(二)课题的经费核算192

(三)课题的经费决算194

第七节 科技成果的商品性194

一、科技成果的商品特点195

二、科技产品的价格197

(一)科技产品价格形成的特点197

(二)科技产品价格的确定方法198

(三)科技产品的价格形式200

第八节 科技经济责任制201

第九节 科技经济工作分析203

一、科技经济工作分析的作用203

二、科技经济工作分析的种类和步骤204

(一)科技经济工作分析的种类204

(二)科技经济工作分析的基本步骤206

三、科技经济工作分析的内容与方法209

(一)科技经济工作分析的内容209

(二)科技经济工作分析的方法210

附件二:国务院《关于扩大科学技术研究机构自主权的暂行规定》212

附件三: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215

第八章 科技情报工作管理218

一、科技情报部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内容219

第一节 科技情报工作219

二、基层科技情报工作的特点222

三、对科技情报工作的要求222

第二节 科技情报工作管理224

一、科技情报工作管理的基本内容224

二、科技情报工作计划管理225

(一)科技情报工作计划的特点225

(二)科技情报工作计划的制订226

(三)计划执行中的组织管理228

第三节 科技情报成果评价229

一、科技情报成果的评价范围230

二、科技情报成果的评价标准230

三、科技情报成果的评价方法与步骤230

四、评价科技情报成果应注意的问题230

第四节 科技情报人员的培养教育240

一、科技情报人员培养教育的形式240

二、基层科技情报部门的人员培训241

(一)在职培训的内容241

(二)在职培训的基本方法242

(三)提高培训工作质量的措施243

附件四:《科学技术情报工作条例》244

第九章 科技档案管理249

第一节 科档技案250

一、构成科技档案的依根250

二、科技档案的种类250

三、科技档案的特点252

第二节 科技档案工作253

一、科技档案工作的性质253

二、科技档案工作的原则254

(二)科技档案的整理255

(一)科技档案的收集255

三、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255

(三)科技档案的签定257

(四)科技档案的保管257

(五)科技档案的利用258

第三节 科技档案的统计258

一、科技档案统计工作的作用258

二、科技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与方法259

三、做好科技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261

附件五:《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263

一、科技器材工作的特点269

第十章 科技器材管理269

第一节 科技器材工作特点与任务269

二、科技器材工作的任务271

三、做好科技器材工作的条件272

第二节 科技器材的计划管理273

一、科技器材计划的编制原则与依根273

二、科技器材计划的编制方法274

(一)科技器材计划的实施275

三、科技器材计划的审核275

四、科技器材计划的实施与调整275

(二)科技器材计划的调整277

五、科技器材计划的检查与评价277

第三节 科技器材的供应渠道278

第四节 科技器材的管理280

一、科技器材帐务管理281

二、在用器材的管理282

(一)在用仪器设备的管理282

(二)在用材料的管理283

三、储备定额管理284

第五节 仪器设备的改造与更新285

一、仪器设备的技术改造285

二、仪器设备的更新286

第六节 科技器材的值率分析与计算287

一、经费使用的有效值率287

二、器材管理的增益值率289

三、仪器设备的实用值率291

一、科技器材人员需要具备的条件292

第七节 科技器材人员的培训292

二、科技器材人员的培训293

第十一章 科技人员的管理294

第一节 科技人员管理的任务294

第二节 科技人员的工作特点296

第三节 科技人员管理的原则298

第四节 科技队伍的结构303

第五节 科技人员的定量考核与奖励306

一、定量考核的项目与评分标准307

二、定量考核应注意的问题312

三、科技人员的奖励313

第六节 专业科技职务聘任制314

一、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作用314

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特点315

三、实行聘任制中的人员流动315

第七节 科技人员的培训与使用317

一、科技人员的培训317

(一)科技人员培训的作用317

(二)科技人员培训的方向319

(三)科技人员的培训方式320

二、科技人员的选择321

(一)科技人员的智力要求322

(二)科技人员的道德素养323

一、科技人员流动的作用326

第八节 科技人员的流动326

二、科技人员的流动方向327

三、科技人员的流动方式328

四、科技人员的兼职331

(一)科技人员兼职的作用331

(二)科技人员兼职应注意的问题332

附件六: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333

第十二章 科技管理队伍的建设340

第一节 科技管理人员的组成340

第二节 科技管理人员的智能结构343

一、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343

二、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才能344

三、科技管理人员的品德素养345

第三节 科技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考核347

第四节 科技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348

一、科技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348

(一)研究所所长的岗位责任348

(二)研究(专业)室主任的岗位责任349

(三)学术负责人的岗位责任350

(四)技术行政负责人的岗位责任350

二、岗位责任的考核351

(五)技术后勤人员岗位责任351

(一)岗位责任的考核标准351

(二)业绩的综合评定352

(三)考核程序353

第十三章 技科成果管理358

第一节 科技成果管理的内容358

一、科技成果管理体制358

二、科技成果管理的内容360

附件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360

一、科技成果技术鉴定的作用363

第二节 科技成果的技术鉴定366

二、科技成果技术鉴定的原则367

三、科技成果的鉴定368

(一)科技成果鉴定的形式368

(二)科技成果鉴定前的预审370

(三)科技成果的正式鉴定370

四、科技成果的上报与登记372

附件八:《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表》376

附件九:《科技鉴定证书》380

第三节 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381

一、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须具备的条件382

二、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383

(一)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作用383

(二)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内容384

(三)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范围和条件384

(四)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权利和义务385

(五)实行有偿转让的步骤385

(六)有偿转让的计费原则与收益分配386

三、科技成果交流与保密388

附件十:《国务院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390

(二)发明奖励的申报程序391

(一)发明奖励的范围与条件393

一、发明奖393

第四节 科技成果的奖励393

(三)国家发明奖申报和审查程序的说明394

(四)国家发明奖申报书的编写399

附件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413

二、自然科学奖416

附件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421

三、科学技术进步奖422

(二)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组织领导424

(四)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424

(三)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申报程序424

(一)申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条件424

附件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433

附件十四:《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试行)》436

附件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若干条款的解释(试行)444

四、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452

附件十六:《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452

五、关于科学技术奖励的具体政策问题457

六、关于科技成果奖励的其它有关问题458

第十四章 专利制度460

第一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特点460

第二节 专利法的主体与客体461

一、专利法的主体461

(一)发明463

二、专利法的客体463

(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466

第三节 专利的申请与审批467

一、申请专利前应考虑的问题467

二、专利申请文件及其写法472

三、专利的审批478

(一)权利的性质479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479

第四节 专利权及其保护479

(二)权利的内容481

(三)权利的限制482

(四)权利的保护484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485

附件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486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合同制519

第一节 科技合同519

一、科技合同的作用519

二、科技合同的特点520

二、科技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521

三、科技合同的表达形式522

一、科技合同的工作程序522

第二节 科技合同工作522

(一)技术开发合同525

(二)技术转让合同527

(三)科技服务合同529

三、科技合同的条款531

四、科技合同的收费531

五、科技合同的变更或解除532

后记536

第一节 技术开发的任务536

第十六章 技术开发536

第二节 技术开发的类型及特点538

第三节 技术开发工作的程序539

一、市场需求调查539

二、技术预测540

三、技术开发的前期论证541

四、技术开发项目的方案论证543

五、产品开发设计548

六、产品开发的试制549

第十七章 技术引进551

一、技术开发的组织原则551

第四节 技术开发的组织管理551

二、技术开发的组织形式552

第一节 技术引进的原则555

第二节 技术引进的方式及工作程序558

一、技术引进的方式558

二、技术引进的基本程序561

第三节 技术引进的可行性研究561

一、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步骤562

二、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563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570

附件十八:《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暂行条例》5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