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务员管理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务员管理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1559727.jpg)
- 李学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800888134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务员管理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概述1
概念与范围1
发展过程2
意义和作用3
原则和特点3
实现目标4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4
总体构架4
管理环节5
主要内容5
第三节 实施公务员制度的具体操作7
过渡阶段--认真做好过渡考核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公务员过渡8
试运行阶段--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公务员制度健康运行10
全面入轨阶段--党组重视,扩大民主,在关键制度的落实上求突破11
第四节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12
抓住公务员队伍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13
抓住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等主要问题,切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14
第五节 在实施公务员制度中形成和确立现代观念15
民主的观念--坚持走群众路线15
法制的观念--先立规矩后办事16
资源的观念--不懈地解放和发展人17
战略的观念--不能自己下死自己的棋17
附录一: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
附录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件34
附录三:《中共民政部党组关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决定》47
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54
第一节 义务权利概述54
涵义54
义务的内容和分类55
权利的内容和分类55
义务与权利的特点56
第二节 孺子牛 精神是民政部公务员义务的集中体现57
孺子牛 精神的内涵57
孺子牛 精神的核心57
孺子牛 精神的实现58
第三节 公务员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59
讲学习59
讲政治59
讲正气60
第三章 职位分类62
第一节 职位分类概述62
出发点和原则62
基本内容63
第二节 职位分类的具体操作65
实实在在地夯实职位分类的基础--职位分类的步骤65
用最大的可行性保证其权威性--职位设置中几个问题的处理66
追求效率最佳,统放自如--职位说明书的编写特点68
职业分类三分入轨,七分管理--日常职位管理的运作69
第三节 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管理70
任职管理70
责权管理72
待遇管理72
第四节 机构编制管理72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72
管理权限73
附录一:民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74
附录二:民政部司、处机构名称一览表80
附录三:民政部公务员职位分类实施办法84
附录四:《民政部职位说明书》选例87
附录五:民政部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101
附录六:民政部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103
原则108
第一节 录用概述108
第四章 录用108
报考的资格条件109
程序110
录用工作要求111
第二节 录用公务员的具体操作112
在优化公务员结构总体规划下录用112
录用初级公务员以高起点专才为主113
提高考试、考核的科学性和准确率114
依靠坚持录用原则罗致人才115
附录:民政部《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实施办法116
第五章 考核120
第一节 考核概述120
原则120
方法和程序121
内容和标准121
考核结果的使用122
考核的作用123
第二节 年度考核的具体操作124
正副部长实行 民主评议、年度总结124
正副司局长实行 三方测评、述职评鉴126
其他公务员实行 对照职责、量化测评127
第三节 公务员年度考核思考128
业绩比较、定量分析,实现年度考核客观化128
三方测评、加权计算,实现年度考核科学化129
述职反馈、政策兑现,实现年度考核导向化129
共同参与、集体决定,实现年度考核民主化130
附录一:民政部《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实施办法131
附录二:民政部1994年年度考核工作总结136
附录三:民政部1995年年度考核工作方案141
第一节 职务任免概述144
职务任免与升降原则144
第六章 职务任免与升降144
职务任免条件145
职务任免程序147
职务任免机关147
第二节 职务升降概述148
职务晋升条件148
职务晋升程序149
破格晋升150
晋级150
降职的条件和程序150
职务升降工作纪律151
第三节 职务任免、升降的具体操作152
扩大民主--采用现代测评方法152
完善集中--规范部党组议事规程154
第四节 职务任免、升降工作思考155
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增强任免升降工作的战略性155
民主公开,注重公论,增强任免升降工作的准确性158
附录:民政部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暂行办法160
第七章 奖励164
第一节 奖励概述164
原则164
条件165
种类和权限166
程序167
奖励待遇及撤销奖励167
第二节 奖励工作的思考168
突出实效第一168
把握激励机制169
规范奖励行为170
附录:民政部《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实施办法171
第八章 纪律与惩戒174
第一节 纪律174
执纪原则174
纪律的内容175
公务员纪律的特点175
第二节 惩戒177
行政处分的要求177
行政处分的条件178
行政处分的种类与量纪178
行政处分的程序与权限180
行政处分的解除181
附录一:民政部《国家公务员纪律暂行规定》实施办法182
附录二:《民政部出国(境)人员审查暂行规定》189
第九章 培训193
第一节 培训概述193
培训原则193
培训种类194
培训内容195
把握培训开发大趋势,扭住制约培训开发的 牛鼻子196
第二节 培训与开发思考196
激发培训开发内动力,形成争着学的态势199
追求综合素质上层次,面向 四化 、面向下世纪200
建构培训开发体系,实施科学统筹管理201
附录:民政部《国空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实施办法203
第十章 流动与回避207
第一节 流动概述207
流动的原则207
调任208
交流209
轮换210
挂职锻炼210
第二节 流动的具体操作211
形成制度212
焐透方案212
做细工作213
应回避的亲属关系214
特点214
第三节 回避214
任职回避215
公务回避215
地区回避216
回避纪律216
附录:民政部公务员交流暂行办法217
第十一章 工资 保险 福利222
第一节 工资制度222
工资制度改革的原则223
职级工资制223
定期增资制度225
地区津贴制度227
工资套改227
新录用人员工资待遇230
离退休待遇231
发展趋势232
第二节 保险制度232
总体目标232
基金来源233
给付标准233
第三节 工时假期和福利制度233
工时233
请休假234
福利234
附录一: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制工资标准表235
附录二:公务员级别与职务关系对照表236
附录三:公务员级别确定表237
附录四:公务员职务工资套改表238
附录五:民政部公务员职级工资实施细则239
附录六:民政部职工请休假暂行规定245
附录七:民政部公务员考勤暂行办法251
特点252
第十二章 退休 辞职 辞退252
第一节 退休252
条件253
手续253
待遇253
管理254
第二节 辞职255
特点255
条件255
程序256
相关事宜256
第三节 辞退257
特点257
条件257
程序258
相关事宜258
附录:民政部公务员退休辞职辞退暂行办法260
第十三章 复核 申诉 控告264
第一节 复核、申诉、控告概述264
涵义264
作用264
原则265
比较265
第二节 复核和申诉266
事由266
受理机关266
程序267
第三节 控告269
条件269
受理机关270
程序270
申请复核、申诉、控告人应承担的责任271
被申诉、控告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271
第四节 法律责任271
受理复核、申诉、控告机关应承担的义务272
附录:民政部《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实施办法273
第十四章 管理机构与自身建设276
第一节 管理机关职责276
国务院人事部门的职责276
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人事部门的职责278
民政部人事教育司的机构和职能279
第二节 法律责任281
对违反公务员管理规定的处理281
对国家行政机关错误人事行为的纠正281
第三节 自身建设282
加强自身建设,要以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为基本要求282
加强自身建设,要以培养一支过硬人事的工作者队伍为目标283
加强自身建设,要注意健全、完善工作制度283
第十五章 现代公务员制度与管理现代化285
第一节 在实施公务员制度中造就现代化行政管理人才286
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建立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286
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要求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288
现代公务员制度要求造就现代行政管理人才290
第二节 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中突出依法、民主、科学管理292
依法管理292
民主管理293
科学管理294
第三节 在公务员管理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295
公务员管理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走出认识上的误区296
公务员管理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强化制度约束297
公务员管理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强化领导者的群众意识298
第四节 在吸收各国公务员管理经验中形成自身特色300
中西方传统吏治思想差异300
在实践中练就中国功夫302
后记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