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粮食经济 未来21世纪的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粮食经济 未来21世纪的政策
  • (日)岸根卓郎著;何鉴译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416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粮食经济(学科: 研究 地点: 日本) 粮食政策(学科: 研究 地点: 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粮食经济 未来21世纪的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粮食危机3

第一章 世界粮食危机3

一、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3

(一)人口爆炸3

(二)食生活高级化4

(三)可耕地界限6

(四)自然破坏7

(五)异常气候7

二、世界性粮食危机7

第二章 日本的粮食危机10

一、从自给率看粮食危机10

二、从输入形态看粮食危机12

三、日本粮食安全保障13

(一)国际政治的不稳定性13

(二)国际经济的不稳定性15

(三)自然现象的不稳定性15

(四)粮食安全保障16

第三章 日本粮食自给的新构想17

一、综合粮食生产基地构想19

二、综合粮食流通基地构想19

第二部 日本农业政策的缺陷25

第一章 支撑基本法农业政策的三大支柱25

一、生产政策的缺陷25

二、结构政策的缺陷27

三、收入政策的缺陷28

四、日本农业政策失败的原因29

五、流通政策的缺陷31

第二章 粮食管理法的缺陷34

一、粮食管理法的内容34

(一)大米流通过程36

(二)大米价格形成39

(三)粮食管理赤字47

二、粮食管理制度改革案的概要50

(一)主要粮食管理制度的改革案51

(二)其它改革案62

(三)现行粮食管理制度62

三、粮食管理制度是非论66

(一)粮食管理制度坚持论66

(二)粮食管理制度废止论68

四、粮食管理制度改革案和是非论的问题点70

第三章 批发市场法的缺陷77

一、批发市场流通的现状77

(一)青果品流通机构78

(二)水产品流通机构80

(三)肉食品流通机构82

二、中央批发市场的组织与机能85

(一)批发业者的机能85

(二)中介批发业者的机能86

(三)买卖参加业者的机能86

三、批发市场法的旨意87

四、产地消费地流通的变化与中央批发交易市场的变异89

(一)产地环境条件变化与产地流通变化89

(二)消费地环境条件的变化与消费地流通的变化93

(三)产地消费地流通的变化与中央批发市场变异94

(四)中央批发市场地位下降96

五、批发市场流通的缺陷99

(一)不公正的价格形成102

(二)不稳定的价格形成110

(三)循环变动的价格形成111

第三部 新粮食政策119

第一章 粮食政策的课题与理念119

一、粮食政策的课题119

二、粮食政策的理念122

第二章 粮食需求法则125

一、粮食需求变动因素125

(一)经济的因素125

(二)社会的因素127

(三)自然制约因素129

二、从摄取量看粮食需求法则——粮食需求曲线计测130

三、从饮食费看粮食需求法则——粮食消费曲线计测135

四、饱食收入水平与饱食大卡水平136

五、日本食生活方式的特征143

第三章 粮食流通革命146

一、库存信息流通146

二、库存流通的必要性150

三、情报流通的必要性153

四、粮食流通革命的必然性——朗吉斯悲剧155

第四章 新粮食政策提案157

一、社会性协作分工的必要性157

二、社会性协作分工理论159

(一)社会性协作分工成立的必备条件159

(二)社会协作分工的定义164

三、综合粮食生产基地的必要性170

(一)防御粮食战略170

(二)确保外交的自由度170

(三)粮食大规模、效率的、公益的生产170

(四)提高粮食地域综合自给率171

(五)向粮食生产的工业技术转移172

(六)避免过剩投资173

(七)粮食生产节能化173

(八)维持雇用与发展日本经济174

(九)确保安全的粮食174

(十)防止粮食无国籍化174

(十一)维持和继承日本文化175

(十二)保持生态系统175

(十三)创造安居地176

(十四)实现社会变革176

四、综合粮食流通基地的必要性193

(一)粮食市场开放前期准备194

(二)粮食市场的自由化194

(三)综合粮食生产基地现实性195

(四)食品工业稳定性197

(五)推进粮食地域流通197

(六)粮食流通节能化198

(七)食品残渣饲料化199

五、综合粮食生产基地构想200

(一)综合粮食生产基地的基本模型200

(二)综合粮食生产基地制约条件的设定204

(三)综合粮食生产基地设计标准的设定206

六、综合粮食流通基地构想208

(一)综合粮食流通基地的基本模型210

(二)综合粮食流通基地的位置构成219

(三)综合粮食流通基地制约条件的设定221

(四)综合粮食流通基地设计标准的设定222

(五)综合粮食流通基地类型的设定223

七、综合粮食流通基地的期待效果与冲击225

(一)一般性期待效果226

(二)直接性期待效果226

(三)社会性问题230

结束语231

附文一:关于中国粮食政策的研究&王冠明234

附文二:中国粮食政策及其实证研究&何鉴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