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建设规范汇编 8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建设规范汇编 8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本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04772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51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建设规范汇编 8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1—80)1

第一章 总则4

第二章 工业炉砌筑的一般规则5

第三章 不定形耐火材料14

第四章 焦炉23

第五章 高炉及其附属设备31

第六章 炼钢转炉、电炉和混铁炉41

第七章 均热炉、加热炉和热处理炉46

第八章 反射炉、矿热电炉、鼓风炉和卧式转炉53

第九章 铝电解槽59

第十章 炭素煅烧炉和焙烧炉65

第十一章 玻璃熔窑71

第十二章 隧道窑、倒焰窑和回转窑76

第十三章 转化炉82

第十四章 工业锅炉88

第十五章 冬季施工90

第十六章 工程验收与烘炉92

附录一 材料标准目录94

附录二 耐火砖砌体一般所采用的泥浆种类和成分100

附录三 耐火混凝土配合比及适用范围101

附录四 主要工业炉的烘炉时间102

附录五 本规范要求严格程度用词的说明103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12—76)105

第一章 总则108

第二章 基层的要求108

第三章 块材防腐蚀面层109

第四章 沥青类防腐蚀工程111

第一节 一般规定111

第二节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112

第三节 沥青胶泥、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的配制114

第四节 隔离层的施工116

第五节 沥青胶泥铺砌块材117

第六节 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118

第七节 碎石灌沥青120

第五章 水玻璃类防腐蚀工程120

第一节 一般规定120

第二节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121

第三节 水玻璃胶泥、水玻璃砂浆和水玻璃123

混凝土的配制123

第四节 水玻璃胶泥、水玻璃砂浆铺砌块材和124

水玻璃砂浆涂抹124

第五节 水玻璃混凝土的施工126

第六章 硫磺类防腐蚀工程128

第一节 一般规定128

第二节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128

第三节 硫磺胶泥和硫磺砂浆的熬制129

第四节 硫磺胶泥和硫磺砂浆浇灌块材130

第五节 硫磺混凝土的施工131

第七章 树脂胶泥和玻璃钢防腐蚀工程133

第一节 一般规定133

第二节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134

第三节 树脂胶泥和玻璃钢胶料的配制136

第四节 树脂胶泥铺砌块材及勾缝138

第五节 玻璃钢的施工141

第八章 耐腐蚀涂料工程144

第一节 一般规定144

第二节 涂料的调配及施工145

(Ⅰ)乙烯磷化底漆146

(Ⅱ)过氯乙烯漆147

(Ⅲ)沥青漆148

(Ⅳ)生漆148

(Ⅵ)酚醛漆149

(Ⅴ)漆酚树脂漆149

(Ⅶ)环氧漆150

(Ⅷ)聚氨基甲酸酯漆151

第九章 耐酸陶管工程153

第一节 一般规定153

第二节 沥青胶泥接口154

第三节 硫磺砂浆接口155

第四节 检漏与回填156

第十章 工程验收157

附录一 施工配比合158

附录二 耐腐蚀涂料的质量要求162

附录三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试验方法167

附录四 水玻璃模数和比重的调整方法193

附录五 本规范要求严格程度用词的说明194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79)195

第一章 总则199

第二章 井筒地质检验和支护材料选用201

第一节 检查钻孔201

第二节 支护材料204

第三章 表土施工206

第一节 一般规定206

第二节 立井表土施工207

第三节 斜井和平硐表土施工210

第四章 立井井筒普通法施工211

第一节 一般规定211

第二节 井筒掘进212

第三节 永久支护215

第四节 过特殊岩层的有关规定220

第五节 工程验收222

第一节 一般规定224

第二节 冻结法施工224

第五章 立井井筒特殊法施工224

第三节 预注浆法施工230

第四节 钻井法施工235

第五节 沉井法施工237

第六节 混凝土帷幕法施工239

第六章 立井井筒延深和恢复242

第一节 一般规定242

第二节 自上向下延深井筒243

第三节 自下向上延深井筒245

第四节 井筒恢复246

第七章 巷道、天(溜)井和硐室施工248

第一节 一般规定248

第二节 巷道掘进251

第三节 探、放水252

第四节 天(溜)井施工253

第五节 硐室施工255

第六节 支护259

第七节 工程验收263

第八章 光面爆破和锚喷支护266

第一节 一般规定266

第二节 光而爆破267

第三节 锚杆和钢筋网施工268

第四节 喷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269

第五节 特殊岩层的锚喷支护施工270

第六节 工程验收272

第九章 立井井筒装备273

第一节 一般规定273

第二节 罐道梁安装274

第三节 罐道安装275

第四节 梯子间和管线安装277

第五节 工程验收278

第十章 井架和井塔施工281

第一节 一般规定281

第二节 金属井架的组装和竖立284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井架和井塔285

第四节 附属工程286

第五节 工程验收287

附录一 水文地质条件分类290

附录二 喷射混凝土试块的切割制作法290

附录三 国产主要炸药种类及性能291

附录四 国产电雷管技术性能292

附录五 立井临时提升设备的选择292

附录六 信号和通讯的设置294

附录七 立井施工悬吊设备的布置295

附录八 预注浆参数表299

附录九 本规范要求严格程度用词的说明300

液压滑升模板工程设计与施工规定(JGJ9—78)301

第一节 一般规定304

第二章 工程设计304

第一章 总则304

第二节 筒壁结构306

第三节 框架结构307

第四节 墙板结构308

第三章 滑模装置309

第一节 总体设计309

第二节 部件的设计与制作311

第三节 组装与拆除316

第四章 工程施工318

第一节 一般规定318

第二节 钢筋319

第三节 预埋件与预留孔洞319

第四节 支承杆320

第五节 混凝土320

第六节 滑升321

第七节 横向结构323

第五章 工程验收324

附录一 主次梁的连接构造325

附录二 楼板与墙的连接构造327

附录三 滑模装置设计荷载参考值329

附录四 支承杆的允许承载力与数量的计算330

附录五 测定混凝土凝结状态的贯入阻力法331

附录六 名词统一表333

升板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暂行规定(JGJ8(一)—76)335

第一章 总则338

第二章 板的设计339

第一节 板的设计原则339

第二节 提升阶段平板的计算339

第三节 使用阶段平板的计算341

第四节 平板的配筋与构造344

第一节 柱的设计原则345

第三章 柱的设计345

第二节 提升阶段柱的验算346

第三节 使用阶段柱的计算353

第四章 节点设计354

第一节 板柱节点354

第二节 提升环358

第五章 柱的施工362

第六章 板的制作363

第一节 胎模与隔离层363

第二节 提升环制作364

第三节 混凝土灌筑364

第四节 密肋板365

第七章 提升365

第一节 提升设备365

第二节 提升单元与程序366

第三节 提升准备366

第五节 提升注意事项367

第四节 柱的稳定措施367

第六节 板的就位与固定368

第八章 验收368

附录 升板结构计算例题(供参考)369

《升板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暂行规定》的395

补充规定(JGJ8(二)—79)395

第一章 升板建筑抗侧力结构的设计398

第一节 一般设计原则398

第二节 抗侧力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399

第三节 抗侧力结构截面和节点的设计及构造405

第四节 抗侧力结构在施工阶段的稳定性验算409

第二章 升提法及升滑法施工414

第一节 一般要求414

第二节 墙体施工416

第三节 劲性配筋柱施工418

第四节 验收421

附录一 带刚域杆件的线刚度修正系数422

附录二 板柱结构及板柱——壁式框架结构的简化427

计算方法427

附录三 板柱——剪力墙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430

附录四 板与剪力墙连接及劲性配筋柱接头构造433

参考图433

附录五 变刚度等代悬臂柱的截面刚度修正435

系数ξ435

附录六 群柱与内竖筒或剪力墙共同工作时的计算438

长度系数μ438

工程测量规范(TJ26—78)441

第一章 总则447

第二章 平面控制测量448

第一节 一般规定448

第二节 选点、造标、埋石452

第三节 水平角观测453

第四节 距离测量455

第五节 内业计算461

第三章 高程控制测量462

第一节 一般规定462

第二节 水准测量463

第三节 三角高程测量465

第四章 地形测量466

第一节 一般规定466

第二节 一般地区地形测量469

第三节 城市建筑区地形测量472

第四节 工厂区细部测量474

第五节 水下地形测量476

第五章 摄影测量479

第一节 一般规定479

第二节 航空摄影测量480

第三节 地面摄影测量492

第六章 线路测量495

第一节 一般规定495

第二节 铁路、公路测量497

第三节 架空索道测量498

第四节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498

第五节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499

第七章 绘图复制500

第一节 绘图500

第二节 复制501

附录一 平面控制点标志、标石的埋设规格502

附录二 高程控制点标志、标石的埋设规格504

附录三 航摄比例尺表(18×18厘米象幅)506

附录四 刺点象片的整饰规格507

附录五 航空摄影标志图508

附录六 分工法测图计算公式508

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5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