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唐忠新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0008X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
一、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若于观点1
目 录1
三、中国农村的民主改革 (94
二、外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简况 (35
二、集镇的形成和发展 (2 65
二、本书的看法5
一、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1
第二节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1
二、农村社会调查14
一、农村社会学和历史唯物论的关系19
第三节农村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9
二、农村社会学和普通社会学的关系21
三、农村社会学和农业经济学、农村经 济学的关系23
第四节开展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意义26
第二章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31
第一节外国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31
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31
第二节中国农村社会学简史39
一、解放前职业社会学者的农村社会学的教学研究工作39
二、改良主义的“乡村建设运动”45
三、中国共产党人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农村调查、研究48
第一节农村是一种社会区域共同体53
一、社会区域共同体的含义53
第三章农村的含义和分类53
二、农村是一种社会区域共同体56
第二节农村的基础是农业生产方式59
一、农业生产方式是农村居民赖于谋生的主要手段和主要职业60
二、农业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着农村社会的性质61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着农村社区的特点63
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农村社区的变化66
第三节农村社区的分类69
第一节农村演变的一般过程75
第四章农村的历史演变75
一、农村的产生75
二、古代农村的演变77
三、近代农村的资本主义化80
四、社会主义农村的建立83
一、中国古代农村的变迁87
第二节中国农村的历史演变87
二、中国近代农村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89
四、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完善96
第五章 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村居民100
第一节农村居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100
一、农村居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100
二、当代我国农民是社会主义农村的主体103
第二节农村居民的社会结构107
一、国外农村居民的社会结构108
二、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113
第三节农村居民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念119
一、传统农民的心理特点、价值观念及其根源119
二、现代化农村居民的心理特点、价值观念及其原因123
第六章农村的生活方式(上)126
第一节农村的生产方式127
一、农村的生产体系是多种生产方式的综合体127
二、农村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130
三、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134
第二节农村的商品交换方式138
一、集市贸易138
二、农村居民同固定的商业机构之间的买卖145
第三节农村的生活消费方式149
一、饮食方式150
二、穿戴方式153
三、居住方式155
四、其他消费方式156
一、农村的教育方式158
第七章农村的生活方式(下)158
第一节农村的教育、娱乐方式158
二、农村的娱乐方式163
第二节农村的婚丧方式167
一、农村的婚姻方式167
二、农村的丧葬方式174
第三节农村生活方式的特点178
一、封闭性强178
二、生活节奏缓慢181
三、闲暇时间少且不均匀183
第八章农村的家庭186
第一节农村的家庭结构186
一、农村家庭结构的状况186
二、农村家庭结构形成的原因191
第二节农村家庭的功能197
一、生产经营的功能197
二、组织消费的功能201
三、生育的功能202
因、赡养的功能203
第三节农村家庭的绵续205
一、农民绵续家庭的主观动机及其根源205
二、农村家庭绵续的方式209
三、农村家庭的绵续和计划生育214
第九章农村的社会组织218
第一节家族218
一、农村家族的构成和特点218
二、农村家族的地位和功能221
第二节邻里227
一、邻里的含义和特点227
二、邻里的地位和作用229
第三节农村合作社232
一、农村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232
二、农村合作社的种类236
三、农村合作社的功能240
第四节农村社会组织的特点243
一、血缘和地缘是农村组织的基本纽带243
二、家庭是农村组织的主要构成单位246
三、非正式的、传统的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248
第十章农村社区体系250
第一节基层农村社区250
一、基层农村社区的构成形态250
二、影响基层农村社区构成规模的四素256
第二节集镇261
一、集镇的含义和特点261
三、集镇的地位和作用268
第三节村际联系和农村社区的格局272
一、村际联系272
二、农村社区的格局274
第十一章农村对于城市的依赖277
第一节农村依赖城市是历史发展的结果277
一、古代农村对城市的依赖度很低277
二、封建社会末期以来农村对城市的依赖日益增强283
第二节当代农村对城市的依赖284
一、当代农村依赖城市的主要表现284
二、当代农村依赖城市的格局291
第十二章农村城市化294
第一节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发展的普遍规律294
一、农村城市化的含义294
二、农村城市化的普遍性296
三、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301
第二节农村城市化的社会经济条件305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必要前提305
二、国家工业化是农村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308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必要条件312
第三节中国农村城市化315
一、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历史进程315
二、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具体形式319
三、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实现途径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