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罪状解构 刑事法解释的展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罪状解构 刑事法解释的展开
  • 刘树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925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罪状解构 刑事法解释的展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前言1

第一部分 罪状解构的理念1

一、罪状解构的“宪政”理念1

(一)法治、宪政的规诫2

(二)抽象层面罪状解构的“合宪法”审查6

(三)具体层面罪状解构的“有利于被告人原则”18

二、罪状解构的“亲恤”理念25

(一)楔子:“亲亲相隐”25

(二)刑法原则层面的思考27

(三)刑法规范层面的思考32

(四)刑法实践层面的思考38

(五)结论:“扬弃”与“法典化”42

第二部分 罪状解构的否思43

三、空白罪状空白构成要件的填补--晚近非法经营罪修改引发的思考43

(一)空白罪状“空白要件”的含义43

(二)空白罪状空白要件填补的根据46

(三)空白罪状空白要件填补的立场55

(四)空白罪状空白要件填补的方法57

四、罪状构成要件要素的“重复评价”--1988年《决定》第三条第三款引发的思考66

(一)问题:是“重复评价”还是数罪并罚66

(二)求解:是独立牵连还是交叉牵连67

(三)出路:是立法修改还是理论创新73

(一)危险状态犯的界定75

五、危险状态犯罪状“危险”的判断--法释[2001]10号第三条引发的思考75

(二)危险状态犯“危险”的判断79

六、罪状行为要件“伪造”及关联行为的处置--法释[2001]22号引发的思考88

(一)伪造及关联行为的立法处置88

(二)罪状“伪造”含义的界定90

(三)伪造及关联行为的司法处置93

(四)伪造及关联行为的应然处置102

七、非法经营罪罪状“口袋径”的权衡--法释[2000]12号第一条的质疑107

(一)法律体系角度的质疑107

(二)刑法渊源角度的质疑109

八、挪用公款罪罪状“平等性”角度的考评--法释[1998]9号第一条第一款引发的思考116

(一)罪刑平等原则的立论117

(二)挪用公款“平等性”的背离121

第三部分 罪状解构的再思131

九、罪状主体要件“国家工作人员”本质的思考131

(一)定性的分歧131

(二)“身份说”还是“职责说”132

(三)余论134

十、罪状行为要件“暴力”及“胁迫”的界定139

(一)定性分歧的关键所在139

(二)“暴力”、“胁迫”的学理解释145

(三)余论154

十一、假冒专利罪罪状行为要件外延的评释156

(一)问题的提出156

(二)“假冒专利”外延的确定158

(三)余论169

十二、妨害公务罪罪状对象要件“公务”的界定171

(一)问题的提出171

(二)“形式说”还是“实质说”172

(三)余论176

十三、伪证罪罪状主体要件“证人”的界定178

(一)问题的提出178

(二)“证人”范畴的体系性解释180

(三)“证人”范畴的目的性解释181

(四)余论183

十四、暴力取证罪罪状对象要件“证人”的界定184

(一)问题的提出184

(二)“证人”范畴的严格解释184

(三)“证人”范畴的目的解释187

(四)余论192

十五、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罪状若干要件的界定195

(一)问题的提出195

(二)“捏造事实”的界定196

(三)“重大损失”的界定199

(四)主观动机的界定201

(五)余论205

十六、绑架罪罪状加重要件“杀害被绑架人”的评价基点207

(一)“生”“死”之别的判决书207

(二)“杀害被绑架人”的含义209

(三)余论214

十七、盗窃罪罪状建构的比较思考218

第四部分 罪状解构的思考218

(一)主题词的问题220

(二)盗窃罪内涵的界定220

(三)盗窃罪构成要件的最核心要素--“窃取”的含义221

(四)盗窃罪构成要件的对象要素229

(五)盗窃罪构成要件的主观不法要素230

(六)盗窃罪构成要件的主体要素235

(七)盗窃罪构成要件的加重要素238

(八)盗窃罪构成要件的减轻要素--“亲属相盗”240

(九)盗窃罪罪状的建构方案244

十八、绑架罪罪状建构的比较思考265

(一)罪名的分则体系安排265

(二)绑架罪构成要件的主观不法要素267

(三)绑架罪构成要件的客观要件268

(四)绑架罪构成要件的加重要件273

(五)绑架罪构成要件的减轻要件275

(六)绑架罪罪状的建构方案276

十九、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罪状若干要件的思考283

(一)“间谍犯罪行为”的界定283

(二)“拒绝提供证据”的界定288

(三)余论290

二十、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罪状要件设置的思考294

(一)罪状要件的应然设置294

(二)罪状要件的实然设置296

后记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