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妇儿健康与人口素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卫生部科技教育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843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妇儿健康与人口素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国家“七五”医学科技攻关计划优生优育研究项目进展3
一、中国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高危高发出生缺陷的病因学探讨3
二、儿童智力低下和多发严重遗传病、先天畸形的调查研究——全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学调查4
三、开发多发严重的分子代谢病及产前诊断研究——溶酶体贮积症的产前诊断5
四、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产前基因诊断研究5
五、染色体病及孕早、中期产前诊断的研究(一)——羊水及绒毛细胞染色体高分辨新技术的研究6
六、染色体病及孕早、中期产前诊断的研究(二)——脆性X综合征产前诊断7
七、染色体病及孕早、中期产前诊断的研究(三)——染色体病绒毛孕早期产前诊断研究7
八、B超等产前诊断新方法的研究8
九、重组DNA技术在优生研究中的应用10
十、某些重要环境因素安全性评价研究(一)——(1)环境质量与出生缺陷关系流行病学研究10
十、某些重要环境因素安全性评价研究(一)——(2)环境因子对人胚绒毛膜致突变性研究12
十一、某些重要环境因素安全性评价研究(二)——药物及化学物对后代的诱变和致畸作用12
十二、某些重要环境因素安全性评价研究(三)——极低频电磁场和低频脉冲磁场及微波对优生的安全性评价研究13
十三、理化、生物因素的诱变、致畸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一)——巨细胞病毒致畸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其致畸机理研究14
十四、理化、生物因素的诱变、致畸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二)——快速筛查致畸原的方法研究14
十五、理化、生物因素的诱变、致畸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三)——植入前期环境化学物质的胚胎毒理作用和安全性评价研究15
十六、胎儿、新生儿缺氧缺血与颅内出血的诊断与防治研究(一)——胎儿、新生儿缺氧缺血及颅内出血早诊、防治与基础研究16
十七、胎儿、新生儿缺氧缺血与颅内出血的诊断与防治研究(二)——(1)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颅内出血的诊断与预后研究(新生儿部分)——(2)围产期缺血缺氧疾病及颅内出血的监测、早诊、病因及预防研究18
十八、胎儿、新生儿缺氧缺血及颅内出血的诊断与防治研究(三)——前列腺素对子宫胎盘血液循环的调节及对胎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19
十九、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特效剂研究20
二十、促进胎儿、新生儿生长发育新方法的研究(一)——缺锌对胎儿、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防治方法研究21
二十一、促进胎儿、新生儿生长发育新方法的研究(二)——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和防治建议22
二十二、促进胎儿、新生儿生长发育新方法的研究(三)——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研究23
二十三、早期胚胎的保护、保存和发育研究23
[附]人类体外受精、胚胎及供胚移植研究24
国家“八五”医学科技攻关计划优生优育研究项目进展26
一、微量酶活性测定法应用于溶酶体贮积症的产前诊断26
二、假肥大肌营养不良症的产前基因诊断27
三、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28
四、成人型多囊肾(APKD1)的基因诊断29
五、人类染色体探针池的研究及其应用30
六、中国少数民族(部分)人口健康素质抽样调查31
七、孕妇营养与新生儿、婴幼儿生长关系的研究33
八、宫内感染的诊断及对胎儿发育的影响34
九、胎儿、新生儿宫内缺血缺氧的早期诊断与治疗35
十、婴幼儿早期干预与智力开发的研究37
十一、婴幼儿智力评估量表系列的标准化研究38
十二、神经管畸形的病因与预防措施的研究39
国家“九五”医学科技攻关计划优生优育研究项目简介42
一、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推广研究42
二、出生人口健康素质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的研究43
三、脑瘫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44
四、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防治研究45
五、多环芳烃、电离辐射对胎儿和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分子机制研究及防治46
六、营养因素对胎儿及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47
七、孕产期B链球菌感染的诊断及其对胎儿生长发育和新生儿的影响49
八、孕期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及确立胎儿感染的>诊断方法研究50
九、致残性遗传疾病的非损伤性产前基因诊断技术研究51
十、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新生儿筛查症前基因诊断及其人群发生率研究52
1986年卫生部甲等奖57
一、冻干麻疹活疫苗保护剂的研究57
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及其阻断的研究57
三、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技术及其应用59
四、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及X线研究60
1986年卫生部乙等奖61
一、多状态生存分析61
二、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62
三、小儿呼吸衰竭的研究63
四、中国人β-珠蛋白基因簇多态性、单体型研究及β-地中海贫血的早期产前诊断64
五、中国人α1-抗胰蛋白酶的遗传类型和肺气肿遗传病因的研究65
六、早早孕诊断的单克隆抗体二点一步酶免疫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初步应用66
1987年卫生部一等奖67
一、牙—颌—面畸形的手术矫治(临床及实验研究)67
二、一九八二年全国营养调查69
1987年卫生部二等奖70
一、靖安县宫颈癌普查早治12年效果及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结果70
二、胎儿肾上腺移植治疗阿狄森氏病(Addison’s)的研究72
三、人类胎儿血红蛋白变异体的化学结构及其基因图谱分析72
四、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和体外循环73
五、Langerhans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研究74
六、小儿腺病毒肺炎的研究76
七、棉酚抗生育作用机理、体内分布、代谢及毒性毒理的研究77
1987年卫生部三等奖78
一、小儿硬膜外麻醉的研究78
二、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胚胎发育79
三、中国人补体第四成份(C4)的遗传多态现象80
四、肝癌遗传病因的群体分析81
五、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突变82
六、安徽省山区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调查的研究82
七、广西人、畜弓形体病的研究83
1988年卫生部一等奖85
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地方性克汀病流行区碘代谢甲状腺功能及听觉功能的研究85
1988年卫生部二等奖86
一、子宫颈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研究86
二、棉酚的药理、化学研究87
三、卵巢癌淋巴转移的研究89
四、碘与甲状腺肿流行规律的调查研究90
五、饥饿对垂体催乳素及黄体生成素分泌之影响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90
六、碘致甲状腺肿发病机理的研究92
1988年卫生部三等奖93
一、腹腔镜技术在计划生育临床应用的研究93
二、遗传多态现象的调查研究94
三、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遗传研究96
四、肠套叠的B超诊断和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迭97
五、梅毒诊断试剂(USR)试制研究98
六、肝豆状核变性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98
七、农药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及控制对策的研究99
1989年卫生部一等奖(无)101
1989年卫生部二等奖101
一、应用人二倍体细胞2BS株生产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研究101
二、遗传咨询门诊2000例细胞遗传学研究(21例20种核型国内外首次报道)102
三、中国十省农村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103
四、上海市儿童白血病病因学研究104
五、小儿隐睾症的生殖激素、组织学超微结构与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104
1989年卫生部三等奖105
(1)小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及监测方法的研究105
(2)轮状病毒酶标免疫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107
二、男性内分泌性性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108
三、电针促排卵的临床研究109
四、小儿智力低下的流行病学调查110
五、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单向免疫扩散法的建立及其在围产期的应用112
六、卵巢上皮癌人和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性质和应用的研究113
七、人精浆特异抗原P30的分离纯化、抗血清制备及其应用114
八、北京市部分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研究115
1990年卫生部一等奖116
抗早孕新药“卡前列甲脂”的研制116
1990年卫生部二等奖117
一、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117
二、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的研究118
三、PCR技术及其在中国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研究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118
四、小儿惊厥与癫痫的综合研究119
五、中国农村儿童肺炎及北京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治研究120
1990年卫生部三等奖120
一、中国小儿急性腹泻病防治研究120
二、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调查研究121
三、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临床与病理综合研究122
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及胎儿胎盘循环的研究123
五、先天性巨结肠症新的诊断方法124
六、婴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内科姑息疗法的研究125
七、新生儿硬肿症病理生理和治疗的研究125
八、四联症根治术右室流出道重建标准126
九、新生儿窒息病因、预防及治疗的研究126
十、先天性佝偻病的临床和骨组织学研究127
十一、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研究127
十二、人类肺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128
1991年卫生部一等奖129
一、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129
二、1982年—1990年中国计划免疫推广应用项目(推广应用项目)131
三、人类和医学细胞遗传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推广应用项目)133
1991年卫生部二等奖134
一、江西省农村围产保健技术规范化研究134
二、前列腺素对子宫胎盘血循环的调节及对胎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136
三、人宫颈癌与乳头瘤病毒癌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癌变原理及病毒亚基因诱癌研究137
四、性激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139
五、国产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及其类似物(LHRH-A)的妇产科诊断与治疗研究140
六、15种常见病毒病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与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项目)141
1991年卫生部三等奖142
一、胎儿新生儿缺氧缺血与颅内出血的诊断与防治研究142
二、胎儿新生儿缺血缺氧与颅内出血的诊断防治研究(产科部分)143
三、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血管血流动力学的研究145
四、胎儿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研究146
五、少年儿童高血压易患者的识别与一级预防147
六、妊娠妇女弓形体感染及其对人口健康素质的影响研究149
七、弓形虫基因组文库的建立、特异克隆的筛选和弓形虫病的DNA诊断150
八、年龄地区因素对年轻人动脉壁的影响和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发生发展关系研究151
九、红细胞遗传性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的研究152
十、中国人h296DNA指纹图的研究153
十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体研究及应用154
十二、乳癌二级预防及其最优方案的研究155
十三、国人胚胎形态学研究157
十四、用人二倍体细胞2BS株生产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研究及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项目)158
十五、男性非手术可复性注射栓堵节育法的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项目)159
十六、儿童弱视、斜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项目)159
1992年卫生部一等奖(无)160
1992年卫生部二等奖160
一、全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和先天畸形流行病学调查160
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及实验研究161
三、全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研究162
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164
五、亚硝胺诱发人胎儿食管上皮癌和人食管癌癌基因的研究165
六、合理使用A群多糖菌苗的研究167
七、我国流脑流行特征的监测与研究168
八、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及流行病学研究169
1992年卫生部三等奖171
一、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171
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172
三、儿童青少年的骨龄评分方法和成年身高预测方法的研究174
四、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75
五、人绒促性素(HCG)国家免疫标准品的研制及其应用177
六、性连锁隐性遗传病(血友病A、 DMD、 BMD肌营养不良症)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研究178
七、人类精液免疫抑制机能研究179
八、早期佝偻病X线征的重新评价181
九、先天性色觉异常的色觉基因研究181
十、北京市城乡乳母的营养状况、乳成分、乳量及婴儿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182
1993年卫生部一等奖(无)184
1993年卫生部二等奖(无)184
1993年卫生部三等奖184
一、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酶标单克隆抗体体外检验盒用于诊断早早孕184
二、先天性巨结肠的神经递质肽类激素的定量研究185
三、先心病法乐氏四联症综合超声诊断及评价的系列研究186
四、HIB在我国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和肺炎)病原学中的地位的研究187
五、小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88
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超声诊断及手术治疗研究189
七、新生儿行为测定及其在我国的应用190
八、神经管畸形胚胎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191
九、脊髓灰质炎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192
十、重金属对女工生殖妊娠和后代健康危害的研究192
十一、中国少数民族健康研究193
十二、1937—1987年广西人口寿命动态分析194
十三、中国吸烟归因死亡及经济损失评价195
1994年卫生部一等奖197
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显微切割、PCR、微克隆、探针池技术及其应用197
1994年卫生部二等奖198
一、影响儿童双眼视觉发育因素的临床研究198
二、假肥大肌营养不良症(DMD)产前系列诊断199
三、产科生理常数研究:(1)中国女性骨盆;(2)中国新生儿头径;(3)中国妇女产程200
四、严重颅颌面畸形的外科治疗研究201
五、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临床、生化、基因结构和蛋白功能的系列研究203
六、小儿肾病综合征诊断治疗的系列研究204
七、中国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高危高发出生缺陷的病因学探讨205
八、杜氏和贝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诊断206
1994年卫生部三等奖207
一、小儿全肠外营养基础和临床应用系列研究207
二、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表达与膀胱肿瘤恶性程度、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关系209
三、婴儿皮肤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组织学和临床研究210
四、子宫内膜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10
五、中国妇幼卫生示范县小儿佝偻病发病现况及防治研究212
六、青春发育的形态及生理研究212
七、性分化异常病人的SRY基因研究213
八、中国人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诊断的研究214
九、风疹病毒株的选育及疫苗研制216
十、弓形虫畸胎分离株的生化特性鉴定与早期查诊技术的研究217
1995年卫生部一等奖218
人乳头瘤病毒58型的发现及各型在中国宫颈疾患中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218
1995年卫生部二等奖219
一、中国部分贫困县孕产妇死亡与保健服务的关系及危险因素研究219
二、中国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及运作220
1995年卫生部三等奖222
一、先天肾积水病因、肾实质病理及术后肾形态功能恢复规律的研究222
二、透明质酸酶促宫颈成熟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探讨223
三、神经管缺陷的研究224
四、女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下生殖道真/假尖锐湿疣鉴别诊断225
五、遗传性聋调研及其与染色体形态的关系226
六、地中海贫血综合征新类型的临床实验观察227
七、小儿癫痫治疗药物的临床药理研究227
八、小儿肠道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诊断的临床研究228
九、影响小儿免疫的因素研究——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与生长激素等影响因素的研究230
十、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先天性畸形的研究230
十一、婴幼儿心血管机能的时间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231
十二、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的研制232
十三、我国妇女、儿童锌缺乏及其防治的研究233
1996年卫生部一等奖234
性发育异常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34
1996年卫生部二等奖236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研究236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及其应用237
三、人胚及胎儿组织cDNA文库构建及其应用238
四、农村围产保健技术——三“十”措施全国推广成果(推广应用项目)239
1996年卫生部三等奖240
一、大动脉错位解剖纠治术及围术期循环、呼吸生理特点及其调整的研究240
二、神经母细胞瘤生物特性和临床研究241
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242
四、先天性尿道下裂一期修复的临床研究243
五、系列化精子与精浆生物学研究技术与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245
六、人类冻融胚胎移植和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研究和应用246
七、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早期诊断宫颈癌及尖锐湿疣的研究247
八、小儿佝偻病诊断用骨碱性磷酸酶催化活性测定试剂盒248
九、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研究249
十、希——内学习能力测试(H-NTLA)中国常模修订251
十一、用PCR技术采用多种基因特异标志跟踪检测小儿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252
十二、广西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与地中海贫血基因及其地区与民族分布的研究253
十三、微量酶活性测定法应用于溶酶体贮积症的产前诊断254
十四、体内污染不同辐射体核素诱发生殖毒性比较研究254
1997年卫生部一等奖(无)256
1997年卫生部二等奖(无)256
1997年卫生部三等奖256
一、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神经肌肉病因学说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256
二、肾母细胞瘤动物模型、相关基因和临床研究257
三、监测胎儿脐、腹主、脑、肾动脉血流的临床意义259
四、青少年高血压发病因素与防治措施研究260
五、营养性贫血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61
六、红细胞酶病的系列研究263
七、性别鉴定及性分化异常分子机理研究264
八、家族性白血病研究265
九、弓形虫致胎儿畸形动态定位、病理及预防的研究266
十、中国十大城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267
十一、儿童和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268
十二、儿童感觉综合失调的评定与矫正研究269
十三、认知电位技术在精神发育迟缓和白痴学者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推广应用270
十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在中国的修订及其应用271
1998年卫生部一等奖272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272
二、中国Machado-Joseph病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274
1998年卫生部二等奖275
3个月至5岁法乐四联症患儿根治术的结果及高危因素分析275
1998年卫生部三等奖276
一、新生儿及婴幼儿危重先心病诊治的研究276
二、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生育及胚胎发育关系的研究277
三、胎儿生长迟缓病因-胎盘病理的研究278
四、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分子发病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279
五、小儿癫痫和相关疾病的神经电生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280
六、新生儿休克体液因子改变与临床关系的研究281
七、小儿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免疫遗传学及频复发相关因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282
八、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全国城市常模的制定283
九、先天性单侧唇裂分类、手术效果评价与计算机辅助系统应用的研究284
十、人精子染色体诱变研究285
十一、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和颅脑先天畸形的病因研究286
1999年卫生部一等奖288
一、宫内感染的诊断及对胎儿发育的影响288
二、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初发风湿热流行病学研究289
1999年卫生部二等奖291
一、现代辅助生育系列技术的建立291
二、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92
三、铅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及其预防的系列研究293
四、中国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突变基因的鉴定与产前诊断295
1999年卫生部三等奖296
一、妇癌盆腔腹膜外间隙置管行淋巴化疗的研究296
二、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学基础研究297
三、电镜超微结构研究在肾脏疾病病理诊断和实验研究中的应用299
四、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诊断、治疗和分子生物学的系列研究300
五、痴呆和Alzheimer病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的系列研究301
六、五种微量元素单独/联合发育毒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302
七、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304
八、中国学习障碍儿童神经心理特征系列研究305
九、儿童少年体成分研究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