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生长与环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生长与环境
  • 陈民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14461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植物生长-环境-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生长与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植物的多样性1

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

三、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

四、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的内容2

五、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学习目的和方法2

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3

第一节 植物的细胞3

一、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态3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3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10

一、有丝分裂10

二、无丝分裂12

三、减数分裂12

四、植物细胞的分化与脱分化13

第三节 植物组织13

一、植物组织的类型13

二、复合组织与维管束的类型19

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器官21

第一节 根21

一、根的形态21

二、根的构造22

三、根的功能27

四、根瘤与菌根27

五、根的变态29

第二节 茎31

一、茎的形态31

二、茎的结构33

三、茎的功能38

四、茎的变态39

第三节 叶41

一、叶的形态41

二、叶的结构45

三、落叶和离层47

四、叶的功能48

五、叶的变态48

第三章 植物的繁殖器官50

第一节 花50

一、花的发生与组成50

二、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56

三、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58

四、开花、传粉与受精60

第二节 种子与果实63

一、种子的形成63

二、果实的形成、结构和类型66

第四章 植物的分类69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69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69

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69

三、植物的命名方法69

四、植物检索表69

第二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70

一、低等植物70

二、高等植物71

第三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75

第四节 被子植物分科78

一、双子叶植物纲78

二、单子叶植物纲90

第五章 植物生长与土壤95

第一节 土壤的固相组成95

一、土壤矿物质96

二、土壤有机质与生物99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105

一、土壤孔性105

二、土壤结构性107

三、土壤耕性及改良109

四、土壤水分111

五、土壤空气116

六、土壤热特性118

第三节 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120

一、土壤胶体120

二、土壤的吸附作用122

三、土壤酸碱性125

四、土壤氧化还原反应128

第四节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130

一、土壤培肥131

二、土壤污染与治理135

第六章 植物生长与水分138

第一节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38

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138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138

三、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139

四、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139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139

一、水势140

二、植物细胞的水势构成140

三、细胞之间的水分移动141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143

一、土壤水势143

二、根系吸水的主要区域144

三、根系吸水机理144

四、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145

第四节 蒸腾作用146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46

二、蒸腾作用的部位及度量146

三、气孔蒸腾作用147

四、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50

第五节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151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151

二、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和机制151

第六节 大气降水与灌溉152

一、空气湿度152

二、水分蒸发152

三、水汽凝结与降水153

第七节 植物水分平衡和灌溉155

一、植物的水分平衡155

二、作物的需水规律155

三、合理灌溉的指标及灌溉方法156

第七章 植物生长与营养158

第一节 植物营养概论158

一、植物营养的内容158

二、植物的营养成分159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159

四、植物对营养的吸收159

五、植物对养分的运输与利用162

第二节 肥料的合理施用163

一、肥料合理施用的基本原理163

二、肥料合理施用的方法和技术165

三、轮作制度中肥料合理分配166

第三节 氮素营养与氮肥167

一、植物氮素营养167

二、土壤氮素168

三、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168

第四节 磷素营养与磷肥172

一、植物磷素营养172

二、土壤中的磷素173

三、磷肥的性质与施用174

第五节 钾素营养与钾肥176

一、植物钾素营养176

二、土壤中的钾176

三、钾肥的性质和施用177

第六节 钙镁硫肥及微量元素肥料178

一、钙肥178

二、镁肥179

三、硫肥180

四、硼肥181

五、锰肥181

六、锌肥182

七、钼肥183

八、铜肥184

九、铁肥184

十、其他微量有益元素肥料及微肥施用注意事项185

第七节 复(混)合肥料及其他肥料186

一、复(混)合肥料的概念、标志、特点及发展动向186

二、复(混)合肥料的种类与施用188

三、叶面肥料190

四、控释肥料191

五、稀土肥料192

六、二氧化碳气肥193

七、肥料的混合194

第八节 有机肥料195

一、有机肥料的特点和作用196

二、有机肥料的种类及其特性197

三、堆沤肥与秸秆还田198

四、绿肥199

五、饼肥200

第九节 测土配方施肥201

一、为什么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201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201

三、确定配方的基本技术202

四、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203

第八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208

第一节 叶绿体和光合色素208

一、叶绿体208

二、光合色素209

第二节 光合作用的机制211

一、原初反应211

二、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212

三、碳同化213

第三节 光呼吸216

一、光呼吸的发现216

二、光呼吸的生化途径217

三、光呼吸的意义218

第四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219

一、光合速率及表示单位219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219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220

第五节 光合作用与作物生产224

一、光能利用率224

二、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225

第九章 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227

第一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227

一、短距离运输系统227

二、长距离运输系统229

三、同化物运输的形式230

第二节 同化物的分配及其控制230

一、源和库的关系231

二、同化物的分配及影响因素232

三、同化物的再分配与再利用234

第十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236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236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236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237

第二节 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238

一、糖酵解(EMP途径)238

二、发酵作用240

三、三羧酸循环(TCA循环)240

四、戊糖磷酸途径(PPP途径)242

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244

一、呼吸链的概念和组成244

二、氧化磷酸化245

三、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代谢246

第四节 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及其影响因素248

一、呼吸作用生理指标及其测定方法248

二、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249

三、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249

第五节 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250

一、呼吸效率的概念和意义250

二、种子及幼苗的呼吸作用251

三、果实、块根、块茎的呼吸作用252

四、呼吸作用和作物栽培253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长254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物质254

一、生长素类254

二、赤霉素类256

三、细胞分裂素类257

四、脱落酸258

五、乙烯259

六、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61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264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264

二、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265

第三节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266

一、生长大周期与生长曲线266

二、植物生长的周期性267

三、植物生长的相关性268

四、植物的极性与再生270

五、环境因素对生长的影响271

第十二章 植物的生殖、衰老和脱落274

第一节 植物的成花生理274

一、春化作用274

二、光周期现象276

第二节 植物的生殖生理282

一、传粉与受精283

二、种子发育成熟286

三、果实发育和成熟289

四、植物的休眠291

第三节 植物的衰老与脱落296

一、植物的衰老296

二、植物器官的脱落300

第十三章 植物生长与农业小气候303

第一节 大气与风303

一、气压及其单位303

二、风304

三、大气环流与地方性风305

四、风与农业生产306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307

一、气压场307

二、气团307

三、锋308

四、气旋和反气旋309

五、高空槽和切变线310

六、农业灾害性天气310

第三节 农田小气候311

一、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311

二、农田小气候的改造312

第十四章 植物生长与逆境313

第一节 概述313

一、逆境和植物的抗逆性313

二、植物的逆境伤害和抗逆性的生理基础313

第二节 植物的抗寒性315

一、冻害315

二、冷害317

第三节 植物的抗旱性318

一、旱害及干旱类型318

二、干旱伤害植物的机理318

三、抗旱性的机理319

四、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319

第四节 植物的抗盐性320

一、盐害及盐碱土壤类型320

二、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320

三、抗盐方式320

四、提高抗盐性的途径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