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 彭南生著(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华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5512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手工业史-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近代乡村手工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1

二、20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史研究37

三、本书的问题意识与结构安排67

第一章 乡村手工业的世界历史及其理论75

第一节 前工业化时期的乡村手工业及其解释76

一、工业化之前西欧国家中的乡村手工业76

二、原始工业化:解读西欧乡村手工业的发展82

三、明清时期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86

四、早期工业化:明清江南手工业的新阐释91

第二节 工业化时代的乡村手工业95

一、先发工业化国家中的乡村手工业:英、法、德的例子96

二、俄国的乡村手工业100

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乡村手工业116

第三节 “半工业化”概念与近代乡村“半工业化”的典型地区及行业121

一、工业化相关概念辨析121

二、近代乡村工业的实际与“半工业化”内涵125

三、半工业化与传统手工业、原始工业化133

第二章 近代乡村半工业化的兴起138

第一节 危机与转机:城市工业化的初步发展与乡村手工业的困局140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工业化的初步发展140

二、清末民初乡村手工业的局部危机152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比较利益158

一、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158

二、比较利益的驱动174

第三节 政府、社会与地方能人187

一、政府与社会团体对乡村手工业的推动187

二、地方能人在半工业化兴起中的示范效应200

第三章 技术与市场:乡村半工业化的发展211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路径及其效应212

一、生产工具的改良与生产工艺的改进212

二、发展中显现的趋势:半工业化的深化与广化232

第二节 区域外市场的开拓243

一、传统商路的拓展与新商路的开辟243

二、市场网络的形成254

三、区域外市场与乡村半工业化273

第四章 近代乡村手工业形态与经营制度281

第一节 近代乡村手工业的三种形态283

一、农民家庭手工业283

二、农村作坊与工场手工业290

三、工匠手工业301

第二节 多元共存:乡村手工业的经营制度307

一、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309

二、业主制下的自主经营336

三、合作制下的联合经营341

第五章 乡村半工业化的曲折与中断357

第一节 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曲折358

一、传统与现代两股力量夹击中的乡村手工业358

二、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波动起伏365

第二节 欺诈行为:乡村手工业内部的障碍性因素371

一、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371

二、欺诈行为对乡村手工业的危害377

三、欺诈行为的形成原因383

第三节 日本侵华战争与半工业化的中断392

一、沦陷区市场的丧失392

二、半工业化进程的中断399

第六章 半工业化与近代农村经济社会变迁407

第一节 半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变迁408

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与农民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408

二、传统市镇的转型与新兴市镇的产生418

第二节 半工业化与农村社会变迁428

一、乡村商人阶层的崛起与社会救助能力的增强428

二、半工业化与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433

结语 半工业化:没有完成的农村工业化441

一、一条没有走完的工业化道路441

二、没有终结的历史: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当代实践445

主要征引文献索引457

后记476

表110

表1—1:19世纪90年代俄国著名乡村手工业村的经济状况及社会变迁趋势110

表1—2: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工业产值的比重116

表1—3:1934~1936年农村手工业品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129

表1—4:近代乡村半工业化现象的典型地区与行业131

表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工业企业数及创办资本额142

表2—2:1890—1910年间民族机器棉纺织业主要企业简表144

表2—3:外国资本主义在华棉纺织企业及其所占比重146

表2—4:各省机械缫丝厂家数及其车数估计(1894~1918)149

表2—5:潍县各机器制造厂改良布机生产能力简况151

表2—6: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162

表2—7:河北棉田面积与棉产额与中国各省比较表163

表2—8:1933年吴兴雨量分布状况表168

表2—9:吴兴境内重要水路干线170

表2—10:历年花、布、米比价表(1867~1920)178

表2—11:民初河北棉田面积和棉价比较表179

表2—12:民初至抗战前吴兴县历年鲜茧价格及其他物价比较表182

表2—13:无锡县每亩桑田和粮田收益对照表183

表2—14:河北西河棉区42县棉花及其他农作物收益比较表184

表2—15:通海织布区内织布传习所简况表189

表2—16:1930年浙江春秋二期蚕桑改良事业概况表192

表3—1:手工织机改进情况215

表3—2:通海农村手工织布作坊改良机使用情况简表218

表3—3:高阳布匹种类变迁表231

表3—4:1932年高阳织布业中技术进步状况236

表3—5:20世纪上半叶华北农村新式轧花业示例237

表3—6:华北等地农村半工业化的扩散效应241

表3—7:高阳布匹通往区域外市场的几条主要商路及其运输方式245

表3—8:通海布匹商路的变迁248

表3—9:抗战前高阳手织业专业市场基本情况255

表3—10:1923年、1933年宝坻布集交易额之比较及1933年各类市集每市交易数额之比较257

表3—11:1932年高阳53家布线庄设立外庄情形简表265

表3—12:1933年高阳织布区销售外庄数及分布地265

表3—13:20世纪30年代初潍县线庄资本额及经营状况表270

表3—14:1923年宝坻棉布销售区域273

表3—15:1932年高阳布匹销售区域分布情况274

表3—16:1892~1930年间定县输往西北的土布数量及其价值276

表3—17:1929年南通土布的产量及销售情况277

表3—18: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厂丝和土丝市场产销状况表278

表3—19:1935年盛泽镇丝织品的市场销售状况280

表4—1:河北定县6个特色手工业乡村家庭手工业统计(1932年调查)285

表4—2:1947年全国农家手工业分布情况286

表4—3:定县家庭手工业与作坊和工场手工业的比较299

表4—4:1923年沈家行手艺店铺与工匠分布状况302

表4—5:1938~1940年延安个体手工业统计表306

表4—6:1932年高阳织布区手织户经营形式分类表312

表4—7:近代绉纱、发网等业中的依附经营形式示例表318

表4—8:甘肃省棉毛纺织业合作社概况表(1944年6月)349

表4—9:1945年边区主要手工业合作社的规模352

表5—1:手缫和机缫白丝的出口量(1894~1932年)361

表5—2:各种规格机织粗细布每匹总成本366

表6—1:南通县棉田面积占当季耕地面积比例(1912~1933年)411

表6—2:定县农村集市分布状况表419

表6—3:1930年代初期南浔公共设施一览421

表6—4:高阳、定县两地的典型织布村庄425

图175

图一:1924~1929年安徽宿县农产品与手工业品价格指数变动曲线图175

图二:农家丝织机222

图三:机汽单车224

图四:南浔缫丝车225

图五:宝坻棉布贸易路线图244

图六:高阳棉纱布市场流转图268

图七:1880~1934年浙江辑里丝出口曲线图361

图八:中日生丝出口量的比较图(1880~1935)364

图九:抗战爆发后潍县织布区布机的流动情形图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