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通史 辽夏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通史 辽夏金](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1724112.jpg)
- 漆侠,乔幼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8061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经济史-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通史 辽夏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论辽夏金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1
第一编 契丹辽国经济史15
第一章 契丹建国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契丹原始公社制解体15
第一节 契丹人和奚人15
第二节 契丹人、奚人的采集经济和畜牧经济19
第三节 契丹从父家长制到阶级社会的过渡25
第二章 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建国初期契丹疆域的扩大;奴隶制与农奴制相结合的契丹经济体系33
第一节 耶律阿保机插手中原政治漩涡;契丹建国初期疆域扩大33
第二节 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时期契丹人口的激增;“汉城”和头下军州的建立37
第三节 奴隶制和封建依附化关系相结合的契丹独特的经济体系47
第三章 契丹辽国的社会生产(上):畜牧业和农业53
第一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草原地区经济的发展54
第二节 奚人地区畜牧业与农业的发展61
第三节 燕南、辽海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63
第四章 契丹辽国的社会生产(下):各种手工业生产67
第一节 冶铁业与军工手工业67
第二节 金、银冶以及金银手工制造业70
第三节 铜冶、铜钱铸造和铜器制造业;矿冶生产者72
第四节 制车74
第五节 雕版印刷业的发展75
第六节 陶瓷业76
第七节 皮毛业、纺织业和制革业78
第八节 制盐业82
第五章 契丹辽国的城市和商业及其与周边诸族(国)的贸易85
第一节 辽上京、中京等城市建筑及其重要职能和意义85
第二节 燕南雁北地区的城市和商业89
第三节 贸易、通货和征榷91
第四节 辽与周边诸族诸国的贸易95
第六章 契丹辽国的赋役制度103
第一节 契丹的役103
第二节 契丹的赋税制度111
第三节 对契丹赋役制度的剖析114
第七章 辽代社会经济制度(上):辽代社会经济结构中的“族”;契丹皇帝的领地——斡鲁朵(宫分)制119
第一节 契丹社会结构中的“族”及其对研究辽代社会经济制度的作用119
第二节 契丹的斡鲁朵(宫分)制122
第八章 辽代社会经济制度(中):契丹头下军州制和社会诸等级;奚人的封建制;契丹奴隶制及其萎缩133
第一节 契丹头下军州制133
第二节 契丹的下层贵族、牧主、牧民诸等级141
第三节 奚人地区的封建农奴制144
第四节 契丹奴隶制及其萎缩145
第九章 辽代社会经济制度(下):燕南辽海地区土地关系;辽代的寺院经济153
第一节 燕南地区的土地关系153
第二节 以韩、刘、马、赵为代表的燕南封建土地关系154
第三节 辽海地区社会阶级状况158
第四节 辽代的寺院经济159
第二编 党项夏国经济史173
第十章 党项建国前史(400~980)173
第一节 党项的族源173
第二节 党项族的东迁;拓跋思恭据有银夏诸州176
第三节 党项从原始公社制解体到阶级社会的过渡181
第十一章 党项夏国的建立和发展;党项贵族统治集团的建国方针187
第一节 李继迁建立夏国及其“联络豪右”的建国国策187
第二节 赵德明据有河西走廊;元昊统治期间夏国立国规模191
第十二章 党项夏国的社会生产195
第一节 畜牧业196
第二节 农业生产198
第三节 手工业204
第十三章 西夏的商业贸易及其与各族之间的交换213
第一节 西夏境内的商业交换213
第二节 西夏与宋的交换和贸易218
第三节 西夏与其他各族的贸易交换223
第十四章 西夏的宗法封建制225
第一节 党项的宗族制度225
第二节 党项夏国的土地制度230
第三节 以李继迁族系为首的贵族统治阶级及其所代表的宗法封建制234
第四节 党项贵族以外的社会诸等级;西夏的寺院经济237
第五节 西夏劳动者诸阶级阶层:工匠、牧人、农夫和奴隶239
第三编 女真金国经济史249
第十五章 女真自原始公社制到奴隶制的飞跃249
第一节 女真族的早期历史和经济生活249
第二节 女真原始公社制的解体251
第三节 女真建国前奴隶占有制的形成259
第十六章 金国建立后女真奴隶制的发展265
第一节 金国的建立及阿骨打贵族统治集团立国国策265
第二节 反辽侵宋战争和女真奴隶制的发展269
第三节 猛安谋克向北中国的大量迁移:女真奴隶制的扩展272
第四节 女真奴隶制及其特征275
第十七章 从残破到恢复的金国农业生产281
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增长的飞跃性281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86
第三节 华北地区农业生产从残破到恢复292
第四节 为保证军需的畜牧业生产304
第十八章 恢复和发展中的金国手工业生产315
第一节 采掘冶炼手工业、铸钱业315
第二节 纺织手工业320
第三节 陶瓷手工业323
第四节 雕版印刷业327
第五节 制盐业328
第十九章 金代的商业、贸易335
第一节 城镇商业状况335
第二节 金代的货币制度340
第三节 高利贷的发展352
第四节 金与宋的贸易357
第五节 金与西夏的贸易367
第二十章 金代的土地制度369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牛头地制度370
第二节 猛安谋克在中原的占地方式及租佃制的发展373
第三节 猛安谋克土地占有制与金末阶级矛盾的激化376
第二十一章 金代的赋役制度383
第一节 田赋制度383
第二节 其他课税与杂役389
第三节 通检推排393
第二十二章 金代社会阶级结构及其演变(1137~1234)397
第一节 女真奴隶制的衰落397
第二节 女真封建化及其阶级关系的变动400
第三节 金统治下的封建地主阶级、寺院经济406
第四节 农民阶级的反抗和斗争409
书目413
后记419
附记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