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
  • 蔡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9390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侗族-民族聚居区-乡村-建筑艺术-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2

1.1 1940~1980年代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2

1.2 1990年代以后民居研究的转型4

1.2.1 聚落(村落)研究4

1.2.2 区划和谱系研究5

1.3 其他少数民族民居或村落的研究9

1.4 侗族村落及建筑研究的现状9

第2章 研究架构与方法的提出15

2.1 “建筑-村落-文化区域”的研究架构15

2.1.1 “建筑”层面的研究15

2.1.2 “村落”层面的研究17

2.1.3 “文化区域”层面的研究20

2.2 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27

第3章 侗族聚居区的历史文化背景30

3.1 形成:百越部族和僚人一支30

3.1.1 百越部族30

3.1.2 僚人一支32

3.2 确立:从溪峒之民到独立民族34

3.2.1 溪峒之民34

3.2.2 独立民族35

3.2.3 经济、文化的发展36

3.3 中央王朝的开发与制度变迁38

3.3.1 土司制度38

3.3.2 改土归流39

3.3.3 明清移民与社会经济发展40

3.4 侗族聚居区的文化特征44

3.4.1 社会组织结构:宗族组织与农村公社45

3.4.2 经济生产方式:林粮兼作与重农抑商48

3.4.3 信仰体系: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48

第4章 典型村落及其建筑的分析51

4.1 移民村落:高椅村51

4.1.1 高椅村的发展变迁52

4.1.2 村落布局及建筑的特点53

4.1.3 高椅村的双重文化特质58

4.2 复合村落:三门塘村62

4.2.1 “当江制度”与文化融合63

4.2.2 多元复合的村落及建筑64

4.3 原生聚落:肇兴大寨76

4.3.1 完整的原生社会结构76

4.3.2 村寨选址和聚落生长78

4.3.3 簇状形态与结构81

4.3.4 村落、建筑的同构85

4.4 汉文化的强势影响:车江大寨90

4.4.1 古州开辟与武力征服91

4.4.2 村落及建筑的考察92

4.5 原生文化的温和变迁:芋头村103

4.5.1 芋头村的历史背景104

4.5.2 村落定居点的形成105

4.5.3 鼓楼与住宅的考察106

第5章 侗族聚居区的居住建筑123

5.1 干栏式住宅123

5.1.1 干栏式住宅的源流123

5.1.2 干栏式住宅的平面构成要素128

5.1.3 干栏式住宅的平面布局类型134

5.2 地面式住宅142

5.2.1 地面式住宅的平面构成要素142

5.2.2 地面式住宅的类型144

5.3 干栏式住宅与地面式住宅的比较148

5.3.1 居住建筑平面类型的文化特征比较148

5.3.2 居住建筑平面类型的空间分布与文化差异150

5.4 居住建筑的营建153

5.4.1 居住建筑的结构153

5.4.2 住宅的局部构造159

5.4.3 居住建筑的营建过程163

5.5 侗族聚居区住宅与其他少数民族住宅的简要比较165

5.5.1 平面空间序列的时空演进关系及其文化意义165

5.5.2 屋架构造方式的比较178

第6章 鼓楼183

6.1 鼓楼的社会文化意义183

6.2 鼓楼的建构技术187

6.2.1 鼓楼的结构技术类型187

6.2.2 “中心柱型”鼓楼的构造技术和构造细节199

6.3 鼓楼的建造过程与鼓楼墨师215

6.3.1 鼓楼的建造过程215

6.3.2 鼓楼墨师217

6.4 鼓楼的类型演变及分布219

6.4.1 鼓楼的类型演变219

6.4.2 鼓楼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224

第7章 其他公共建筑235

7.1 萨堂235

7.2 风雨桥239

7.3 寨门、戏台、禾晾248

第8章 传统村落的形态与空间营造253

8.1 传统村落的形态253

8.1.1 文化层面上的村落空间图式253

8.1.2 地理环境对村落形态的影响259

8.2 村落空间的营造266

8.2.1 边界266

8.2.2 节点268

8.2.3 道路与街巷277

第9章 侗族聚居区的建筑文化区域分布280

9.1 民族学意义上的文化区域280

9.1.1 方言分区280

9.1.2 侗族支系282

9.2 建筑文化的区域分布284

9.2.1 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284

9.2.2 区域分布的规律285

9.2.3 建筑文化呈现区域分布的原因287

9.2.4 区域形成的过程289

9.3 建筑文化区域分布与民族学区域划分的比较293

主要参考文献295

致谢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