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48975.jpg)
- 程乃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7715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基督教-宗教文化-影响-宪法-研究-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的论题及意义1
二、若干关键词语的界定16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19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25
五、本书的思路及创新和局限32
第一章 基督教文化对古代宪政理念的传承36
第一节 古代宪政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37
一、希伯来文化中的宪政因素对基督教的影响37
二、古希腊宪政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43
三、古罗马法制文明对基督教的影响63
第二节 作为文化载体的基督教对宪政理念的传承80
一、基督教在西欧的统治地位的确立81
二、教父学与神学自然法学说对宪政理念的传承98
第二章 宪政理念在与基督教神权的斗争中转型112
第一节 中世纪中期以后的西欧社会113
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113
二、市民社会的精神118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宪政理念121
一、文艺复兴121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宪政思潮124
第三节 宗教改革与新教伦理130
一、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历程130
二、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养成135
第四节 新教与资本主义宪政的产生139
一、清教和清教主义139
二、新教旗帜下的资产阶级革命141
第五节 古典自然法学家对基督教的批判146
一、启蒙思想家不完全否定对基督教的信仰146
二、启蒙思想家对基督教会黑暗统治的批判146
三、启蒙思想家在对基督教会的批判中阐发资产阶级宪政思想148
第三章 “约”与人民主权150
第一节 人民主权原则的宪法地位151
一、人民主权原则概说151
二、人民主权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153
第二节 基督教之“约”的观念与源流158
一、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约”158
二、古希腊古罗马的“契约”和契约思想173
三、中世纪的契约论183
第三节 近代的社会契约论191
一、早期资产阶级的契约论思想191
二、卢梭的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200
第四章 基督教文化与天赋人权论218
第一节 基督教与天赋人权论的基础219
一、天赋人权论的历史基础220
二、天赋人权论的理论基础229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对权利观的影响239
一、原罪与救赎239
二、基督教的自由观242
三、基督教的平等观247
第三节 近代天赋人权论的基本内容258
一、理性259
二、自然法267
三、自然权利278
第五章 教俗博弈与权力制约论294
第一节 权力与古代权力制约思想295
一、权力概说296
二、古代的权力制约实践与理论302
第二节 中世纪的教俗博弈与教会分权313
一、基督教会的世俗权力314
二、中世纪两个“二元分立”与分权318
第三节 英国的分权实践与理论330
一、自由大宪章与分权331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分权339
第四节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353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354
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内容356
第六章 基督教信仰主义与宪法至上性365
第一节 信仰与基督教信仰主义367
一、信仰概述367
二、基督教的信仰主义373
第二节 宪法至上386
一、何谓宪法至上387
二、宪法的“高级法”背景393
三、宪法至上的法哲学基础410
结束语: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究竟是什么关系?428
一、基督教文化是“两希”及古罗马文化的产物429
二、基督教是古代宪政文化的传承者430
三、基督教的财富观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产生431
四、近代人权理念既是市民社会权利要求的产物,又具有基督教基础432
五、近代分权理念是教俗权力争夺、市民社会与王权权力争夺的产物433
六、基督教信仰主义奠定了宪法至上性的理念基础435
参考文献438
一、经典438
二、英文文献439
三、西方学者著作(中译本)440
四、中国学者论著445
后记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