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耳穴诊断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耳穴诊断治疗学
  • 胡耿丹,张锐金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1899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耳穴诊断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基础理论2

第一章 中国耳穴诊治发展简史2

第二章 耳穴为什么能诊治疾病8

第一节 耳与全身的关系8

第二节 耳穴诊治疾病的机理12

第三章 耳廓的解剖27

第一节 耳廓表面解剖名称27

一、耳廓正面表面解剖名称27

二、耳廓背面表面解剖名称30

第二节 耳廓的组织结构32

一、耳廓的软骨、皮肤、肌肉32

二、耳廓的神经分布34

三、耳廓的血管分布36

四、耳廓的淋巴分布39

第四章 耳穴42

第一节 耳穴的定义42

第二节 耳穴的命名和分布规律43

一、耳穴的命名43

二、耳穴的分布规律46

第三节 耳穴在诊治疾病中的作用47

一、反应症候,辅助诊断47

二、接受刺激,防治疾病48

第四节 耳穴在诊治疾病中的特性50

一、耳穴与患部征象变化的自相似性50

二、耳穴的特异性51

三、耳穴的一穴多能和多穴一能性52

四、耳穴的双向调节性52

五、耳穴反应和耳穴治疗疾病的及时性53

第五节 耳廓的分区及耳穴的名称、定位和功能主治54

一、耳廓的分区55

二、耳廓标准耳穴的名称、定位和功能主治64

第五章 耳穴诊断91

第一节 耳穴诊断的特点92

一、安全而无损伤92

二、适应范围广92

三、简便而经济93

四、诊、治相结合93

第二节 耳穴诊断的常用方法94

一、望诊法94

二、触诊法101

三、电测定法106

四、染色法110

五、日光照射法114

第三节 耳穴诊断遵循的原则115

一、根据耳穴所代表的脏腑或躯体推断病变部位116

二、根据中医脏象学说对阳性耳穴进行综合分析116

三、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对某些阳性耳穴进行综合分析117

第四节 耳穴诊断的意义117

一、中医四诊的深入发展117

二、中医脏象学说的又一佐证118

三、揭示人体奥秘的新线索119

四、耳穴诊断的相对性119

第六章 耳穴治疗120

第一节 耳穴治疗的特点120

一、治病广、见效快120

二、简便易行121

三、安全可靠121

第二节 常用耳穴治疗方法121

一、耳穴针刺法122

二、耳穴灸法138

三、耳穴贴压法140

四、耳穴割治法145

五、耳穴按摩法150

六、其它151

第三节 耳穴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57

一、适应症157

二、禁忌症159

第四节 耳穴治疗的常见反应及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160

一、耳穴治疗中常见的反应160

二、耳穴治疗中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165

第五节 耳穴治疗的取穴原则及提高疗效的基本因素168

一、耳穴治疗的取穴原则168

二、提高耳穴治疗疗效的几个基本因素172

下编 常见病的耳穴诊治182

第七章 内儿科疾病182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182

一、细菌性痢疾182

二、流行性腮腺炎184

三、流行性感冒186

四、间日疟188

五、肝炎190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192

一、急性气管炎192

二、慢性气管炎194

三、肺炎196

四、支气管哮喘198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200

一、食管炎200

二、胃炎201

三、消化性溃疡204

四、胆囊炎、胆石症207

五、胆道蛔虫症211

六、阑尾炎213

七、膈肌痉挛215

八、恶心呕吐218

九、腹泻220

十、便秘223

十一、食欲不振225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226

一、心律失常226

二、低血压229

三、高血压231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35

五、心肌炎237

六、风湿性心脏病239

七、脑血管意外后遗症241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243

一、肾炎243

二、肾盂肾炎245

三、膀胱炎247

四、泌尿系结石248

五、遗尿251

六、尿频253

七、遗精254

八、阳痿、早泄256

九、前列腺炎258

十、前列腺肥大260

十一、睾丸炎262

第六节 神经系统疾病264

一、头痛264

二、夜惊267

三、坐骨神经痛268

四、神经衰弱270

五、癔病272

六、面神经炎274

七、面肌痉挛276

第八章 外伤科疾病279

一、脑震荡后遗症279

二、扭伤281

三、腰肌劳损282

四、颈椎病283

五、肩关节周围炎285

六、落枕287

七、风湿性关节炎288

八、急性乳腺炎290

第九章 妇产科疾病292

一、月经不调292

二、痛经294

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96

四、闭经298

五、盆腔炎300

六、子宫脱垂302

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304

八、白带增多症305

九、更年期综合征307

十、产后乳汁不足309

第十章 皮肤科疾病311

一、皮肤瘙痒症311

二、神经性皮炎313

三、湿疹315

四、银屑病317

五、荨麻疹318

六、带状疱疹321

第十一章 五官科疾病324

一、急性结膜炎324

二、麦粒肿326

三、角膜炎328

四、青光眼330

五、老年性白内障331

六、近视333

七、牙痛336

八、急性扁桃体炎338

九、过敏性鼻炎340

十、中耳炎342

十一、内耳眩晕病344

十二、耳鸣、耳聋346

十三、声音嘶哑347

十四、咽喉异感症349

十五、急性咽炎350

十六、慢性咽炎352

第十二章 美容355

一、黄褐斑355

二、寻常性痤疮357

三、扁平疣359

四、单纯性肥胖症361

第十三章 其它364

一、戒烟364

二、戒酒366

三、竞技综合征367

四、中暑369

五、糖尿病370

六、输液(血)反应372

七、晕车、晕船、晕机373

附录 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375

主要参考文献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