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腐倡廉监督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反腐倡廉监督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51597.jpg)
- 肖建国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ISBN:780216311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廉政建设-中国-干部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反腐倡廉监督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监督工作绪论1
第一节 监督的含义与追求目标1
一、广义的监督工作含义2
二、制约和监督的联系与区别2
三、我国监督工作追求的目标3
第二节 加强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5
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不可或缺的关键手段5
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7
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8
第三节 必须突出监督工作的重点9
一、突出监督重点是有效防止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的需要10
二、突出监督重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11
三、突出监督重点是对领导干部关怀和爱护的需要12
第四节 充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13
一、政党监督14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15
三、政府专门机关的监督16
四、司法监督18
五、人民政协的监督19
六、社会监督20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监督理论与实践2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监督思想与实践22
一、防止权力异化、防止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23
二、创立党内监督的一些基本原则25
第二节 列宁的监督思想与实践28
一、依据人民监督、民主监督的思想,确立布尔什维克党内外的监督体制28
二、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监督、民主监督、防止腐败的思想和做法3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中央集体的监督思想与实践35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监督思想与实践36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监督思想与实践43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监督思想与实践49
第四节 党的十六大以来监督工作的新发展55
一、坚持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55
二、坚持扩大公开的范围和群众的知情权,推动民主监督57
三、坚持进一步落实“五项制度”,深入开展巡视工作,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59
四、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监督的作用60
第三章 中国监督体制的发展与变化63
第一节 古代监督体制的演进与特点63
一、古代监督体制的沿革64
二、古代谏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66
三、古代监督体制的特点67
第二节 近代监督体制的演变70
一、变革后的清末监督体制70
二、北洋军阀时期的监督体制71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监督体制72
四、革命根据地的监督体制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的沿革及特点76
一、监督体制的建立与沿革7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的特点82
第四章 西方国家的权力制衡学说与监督体制89
第一节 西方国家权力制衡学说89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衡学说的产生90
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权力制衡学说的发展94
第二节 西方国家监督体制的演进101
一、古希腊的监督体制101
二、古罗马共和政体的监督体制104
三、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监督体制的形成106
四、西方现代资产阶级监督体制的现状110
第三节 西方国家现行的一些权力监督制约方式116
一、政党监督116
二、议会监督120
三、行政监察122
四、审计监督123
五、法律监督125
六、社会监督127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130
第一节 党内监督概述130
一、充分认识加强党内监督的极端重要性130
二、认真把握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134
三、突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135
第二节 党内监督的职责141
一、党的各级委员会的监督职责141
二、党的各级委员会委员的监督责任144
三、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职责146
四、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监督职责149
五、党员的监督责任与权利150
六、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监督责任151
第三节 党内监督的主要制度151
一、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151
二、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155
三、述职述廉158
四、民主生活会160
五、信访处理164
六、巡视167
七、谈话和诫勉170
八、舆论监督173
九、询问和质询176
十、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179
第四节 党内监督的保障181
一、加强责任制和政治思想工作,防范违纪问题的发生181
二、鼓励、支持和保护党组织与党员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作用183
三、认真查处违反《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行为185
四、保障党员和党组织的申诉权186
第六章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188
第一节 人大监督的主体、职权与地位189
一、人大监督的主体189
二、人大监督的性质、职权与地位190
第二节 人大监督的基本要求和原则193
一、依法行使监督权原则193
二、集体行使监督权原则194
三、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原则194
四、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原则195
五、公开原则195
第三节 人大监督的方式196
一、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题工作报告196
二、审议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197
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198
四、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200
五、询问和质询201
六、特定问题调查202
七、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204
第七章 政府专门机关的监督206
第一节 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性质及监察原则206
一、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207
二、行政监察机关的性质及监察对象210
三、行政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211
第二节 行政监察的职责、职能、任务及权限215
一、行政监察机关职责215
二、监察机关的职能219
三、行政监察的任务与作用220
四、监察机关的权限222
第三节 审计机关的设置、职责与作用226
一、国家审计主体及机构设置227
二、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229
三、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230
第四节 审计工作的实施233
一、审计程序233
二、审计机关的权限236
三、审计工作的法律保障239
第八章 司法监督241
第一节 司法监督制度概述241
一、司法监督的含义241
二、司法监督的主体和对象243
三、司法监督的方式和特点245
第二节 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246
一、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司法监督247
二、人民法院内部的审判监督247
三、人民法院内部监察部门的监督251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的司法监督252
一、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司法监督252
二、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255
三、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执法机关的司法监督258
四、人民检察院对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司法监督260
五、人民检察院的内部监督261
第九章 人民政协的监督264
第一节 人民政协监督的性质264
一、人民政协监督是非国家权力的民主监督265
二、政党监督是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监督266
第二节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与形式268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与职能268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形式269
第三节 人民政协监督的特点271
一、监督的广泛性和代表性272
二、监督的鲜明政治性和党派性272
三、监督的超脱性和权威性273
第十章 社会监督275
第一节 社会监督概述275
一、社会监督的内涵275
二、社会监督的特点276
三、加强社会监督是人民政权的本质要求278
第二节 公民监督279
一、通过选举对国家事务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280
二、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申诉等方式进行监督281
三、通过评议和“三公开”的形式进行监督283
第三节 社会团体监督284
一、工会进行监督的内容与形式285
二、共青团进行监督的内容与形式286
三、妇联进行监督的内容和形式286
四、群众自治组织进行监督的内容与形式287
第四节 舆论监督288
一、舆论监督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289
二、我国舆论监督的内容和形式290
三、舆论监督的功能与作用292
后记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