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1756206.jpg)
- 陈毓川,王登红,朱裕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5120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00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021页
- 主题词:成矿区-成矿规律-研究-中国;成矿区-矿产资源-评价-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总序3
前言3
第一篇 中国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3
第一章 中国地壳演化及其对成矿的控制3
第一节 地质构造控(成)矿学说的历史回顾和评述3
第二节 地壳演化和地质历史中成矿作用27
第三节 中国地壳演化概述43
第二章 中国成矿域及成矿构造环境62
第一节 中国成矿域划分62
第二节 前寒武纪成矿构造环境67
第三节 古亚洲成矿域成矿构造环境81
第四节 秦祁昆成矿域成矿构造环境111
第五节 滨太平洋成矿域成矿构造环境125
第六节 特提斯成矿域成矿构造环境152
第三章 中国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与成矿170
第一节 中国地球物理场特征、深部构造与成矿关系170
第二节 岩石圈结构及其不连续与大规模成矿作用194
第四章 中国地球化学场及其与成矿关系207
第一节 中国浅表地球化学场基本特征及地球化学场分区207
第二节 地层化学元素的时序演化与成矿元素富集层位220
第三节 区域岩石圈地球化学特征与矿产富集区231
第四节 区域地球化学场对成矿作用的控制238
第二篇 中国地质历史时期成矿作用的演化267
第五章 前寒武纪成矿作用267
第一节 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及成矿地质构造环境267
第二节 前寒武纪矿床分布、类型及典型矿床279
第三节 前寒武纪超大陆旋回与成矿292
第四节 前寒武纪成矿区(带)298
第五节 中国前寒武纪大规模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预测307
第六节 讨论316
第六章 古生代成矿作用319
第一节 古生代地壳演化与区域成矿319
第二节 古生代矿床类型及时空分布323
第三节 古生代成矿区(带)及典型矿床327
第四节 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335
第五节 古生代成矿旋回与成矿环境350
第七章 中生代成矿作用354
第一节 中生代构造旋回与构造环境354
第二节 中生代矿床的分布、类型及特征357
第三节 中生代矿集区和成矿区带364
第四节 中生代矿床的成矿演化376
第五节 中生代幔根构造与成矿389
第八章 新生代成矿作用392
第一节 新生代地壳演化及成矿地质构造环境394
第二节 新生代矿床分布、类型及典型矿床398
第三节 新生代重要矿集区及主要成矿作用416
第四节 新生代成矿特征与成矿谱系425
第五节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431
第六节 讨论437
第九章 中国地质历史时期成矿作用的演化439
第一节 各地质历史时期成矿作用的分布格局439
第二节 成矿演化的若干规律445
第三节 某些重要矿种演化规律的特殊性449
第四节 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主要矿床成矿系列454
(下册)465
第三篇 中国矿床的成矿系列、成矿谱系和成矿体系465
第十章 矿床成矿系列、成矿系列类型与成矿谱系465
第一节 成矿系列研究的新进展和今后方向466
第二节 矿床成矿系列的结构特征516
第三节 矿床成矿系列类型524
第四节 矿床成矿谱系549
第十一章 中国大陆成矿体系562
第一节 关于成矿体系的含义562
第二节 由矿床成矿系列构筑中国成矿体系之总体框架565
第三节 由矿床式揭示中国成矿体系之基本细胞565
第四节 由矿床成矿(亚)系列揭示成矿体系之组织关系573
第五节 各时代矿床成矿系列、成矿体系与大陆成矿体系的形成575
第六节 矿床成矿系列组与大陆成矿体系形成的阶段性与旋回性593
第七节 中新生代中国大陆成矿体系的典型研究601
第八节 关于中国成矿体系形成规律的几点认识609
第九节 从中国大陆成矿体系的形成历史看找矿前景614
第四篇 中国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623
第十二章 中国成矿区(带)的划分623
第一节 成矿区(带)研究概况623
第二节 中国成矿区(带)的划分627
第十三章 成矿省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环境及区域成矿谱系636
第一节 成矿地质环境概述636
第二节 成矿省及主要成矿区(带)形成的成矿地质环境及区域成矿谱系637
第三节 中国东南地区大别-台湾走廊带成矿系列时空演化817
第五篇 全国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潜力预测877
第十四章 主要成矿区(带)矿产预测及勘查靶区优选877
第一节 矿产预测的特点和基本内容877
第二节 矿产预测的地质理论依据882
第三节 预测远景区的优选和勘查靶区定位893
第四节 全国矿产勘查宏观部署的原则907
第十五章 全国重要矿产远景评价及资源潜力评估909
第一节 大型、超大型矿床及矿床密集区勘查评价的一般方法909
第二节 综合信息解译的基本方法914
第三节 大型、超大型矿床密集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研究916
第四节 综合信息矿床密集区统计预测数学模型922
第五节 综合信息基底成矿特征923
第六节 综合信息中酸性岩体成矿特征924
第七节 综合信息基性、超基性岩体成矿特征925
第八节 综合信息盖层的成矿特征925
第九节 综合信息解译构造成矿特征926
第十节 矿床密集区综合信息定位和资源量统计预测927
第十一节 综合信息矿床密集区预测成果评估935
第十二节 结论和建议936
第十六章 矿产资源综合信息评价系统939
第一节 概述939
第二节 区域综合信息矿产资源评价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941
第三节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结构948
第四节 系统程序设计952
结语956
英文摘要961
参考文献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