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宋诗分类选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宋诗分类选讲
  • 尚永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1573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唐诗-文学研究-高等学校-教材;古典诗歌-文学研究-中国-宋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宋诗分类选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唐宋诗的发展嬗变2

二、唐宋诗的特点及其异同8

三、唐宋诗的类别及本教材的分类依据19

第一章 赠别思归23

第一节 赠别思归诗的演进历程23

第二节 唐宋赠别诗的格调变化26

一、初盛唐:浪漫之别26

二、中晚唐:悲凉之别36

三、北宋:沉重之别40

四、南宋:悲愤之别45

第三节 唐宋思归诗的类型48

一、宦游思归型48

二、漫游思归型51

三、无家可归型54

四、思归实现型58

第四节 赠别思归诗产生的原因和特征59

一、赠别诗的缘起与时空模式59

二、思归诗的产生原因与特点61

第二章 情爱悼亡65

第一节 兴象玲珑的抒情短章67

一、玲珑明月传深情68

二、乐府民歌唱心声73

三、凄艳感伤写真意79

第二节 情意隽永的叙事长篇85

一、言情长诗的叙事方式与表现内容85

二、言情叙事诗的艺术特征88

第三节 哀婉凄绝的生死恋歌97

一、时空阻隔之痛98

二、沉沦凄凉之哀101

三、痴情难托之悲103

第四节 唐宋情爱悼亡诗的发展历程与特点105

第三章 咏物言志109

第一节 沿袭与新变:初唐咏物言志诗112

一、咏物范围全面系统112

二、兴寄艺术日趋成熟113

第二节 多彩的繁荣:盛唐咏物言志诗115

一、自我品格的象征116

二、审美情趣的寄托120

三、多种艺术能力的融合与创造124

第三节 变化中的发展:中晚唐咏物言志诗126

一、现实主义精神的深化126

二、个性意识的极度张扬129

三、内敛式文人情趣的全方位展现131

第四节 借物议论、因物寓理:宋代咏物言志诗133

一、立意新巧134

二、针砭深刻136

三、寓理精妙138

第四章 贬谪流放143

第一节 悲凉郁愤的唐代贬谪诗145

一、宫廷斗争与初盛唐逐臣146

二、政争、党争与中晚唐逐臣152

第二节 逆境中走向超然的宋代贬谪诗163

一、王禹偁等人与元祐逐臣163

二、和战之争中的南宋逐臣172

第三节 唐宋贬谪诗歌的情感走向与艺术特征176

一、贬谪诗歌的内容与情感走向176

二、唐宋贬谪诗的艺术特征182

第五章 忧民伤乱189

第一节 苛政、桃源与各类人物画廊191

第二节 泣诉历史的唐代诗人197

一、“穷年忧黎元”的杜甫197

二、“惟歌生民病”的中唐新乐府派202

三、“诗旨未能忘救物”的晚唐诗人群205

第三节 忧民伤乱诗的宋代流变209

一、先天下忧的北宋政治诗人210

二、爱民复忧民的采风诗人范成大214

三、关心民瘼的南宋“江湖派”216

第六章 边塞战争221

第一节 唐代边塞战争诗222

一、突破宫廷,初涉大漠223

二、戎马豪情,群星璀璨225

三、盛唐余音,时露悲凉234

四、低沉萧瑟,气格顿衰237

第二节 宋代边塞战争诗241

一、调杂唐音弱,塞角咽边声242

二、惊尝国破味,难状乱离情246

三、感愤思报国,深哀泣黍离249

第三节 唐宋边塞战争诗小结255

第七章 咏史怀古259

第一节 唐代咏史怀古诗261

一、班左余绪,以古写今262

二、讽时寄寓,兴象玲珑264

三、抚事兴慨,议论初起269

四、追光蹑影,理性反思273

第二节 宋代咏史怀古诗278

一、由唐风到宋调的过渡279

二、意深理透的大家手笔285

三、咏史明志与精巧运思293

四、沉痛坚贞的咏史余响298

第三节 唐宋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300

第八章 山水田园303

第一节 唐代山水田园诗305

一、孟浩然:唐音的代表306

二、王维:隐者之诗308

三、李白:壮美山水与时代精神的融合313

四、事事关心:从杜甫到白居易的田园农事诗318

第二节 宋代山水田园诗323

一、妙喻与灵动:苏东坡的山水诗326

二、集大成之作: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328

三、自然与活法:杨万里的诗趣332

第三节 唐宋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原因与价值指向336

第九章 体制格律341

第一节 唐宋诗的体制342

第二节 唐宋诗的押韵347

一、韵与韵式347

二、韵部353

第三节 唐宋诗的平仄360

一、调与声调说的由来360

二、近体诗的平仄363

三、近体诗的拗救与拗体律诗371

四、古体诗的平仄376

第四节 诗句的对仗379

第十章 名著导读387

第一节 总集类387

第二节 别集类399

主要参考文献417

后记4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