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保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叶恭银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990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40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5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保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第一节 植物保护学的概念与范畴1
一、植物保护的研究对象1
二、植物保护的技术措施2
三、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2
四、植物保护的相关学科4
第二节 植物保护的作用与地位4
一、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5
二、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6
三、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7
四、植物保护与人类健康7
五、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贸易8
第三节 我国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展望9
一、植物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发展9
二、有害生物防治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10
三、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1
基础理论篇第一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13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13
二、一些重要的植物病理学术语14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16
四、植物病害的症状17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生物病原类型19
一、植物病原真菌19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39
三、植物病原病毒43
四、植物病原线虫49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54
第三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56
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56
二、病害侵染循环60
第四节 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63
一、寄主和病原物的识别63
二、病原物的致病性65
三、植物的抗病性68
四、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72
第五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74
一、植物病害诊断的程序74
二、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74
三、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75
四、柯赫氏法则77
五、植物病害诊断的一些新技术与方法78
第二章 蜱螨学基础第一节 形态特征82
一、体躯分段82
二、颚体83
三、躯体84
四、足85
五、感觉器86
第二节 生物学和生态学87
一、交配习性87
二、生殖方式87
三、个体发育87
四、性二型和多型现象88
五、世代和生活年史88
六、习性与环境89
七、滞育89
八、螨类发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90
九、螨类发生与食物的关系90
第三节 重要目、科概述91
一、寄螨目91
二、真螨目93
第三章 昆虫学基础第一节 外部形态98
一、头部98
二、胸部106
三、腹部113
第二节 体壁和内部器官116
一、体壁116
二、内部结构118
第三节 生物学与生态学128
一、生殖方式128
二、个体发育129
三、变态类型134
四、世代和年生活史135
五、休眠和滞育136
六、习性136
七、有关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39
八、环境物理因子对昆虫的影响143
九、与昆虫有关的生物因子146
十、生存对策148
第四节 分类基础149
一、分类阶元149
二、种、亚种和学名149
三、昆虫纲的分目150
四、农业昆虫重要目、科概述153
第四章 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第一节 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其方法170
一、病虫害的空间分布型170
二、调查取样方法171
三、调查与监测方法172
四、病虫情的表示方法174
第二节 预测预报的内容与任务175
一、预测的内容175
二、预测时限与预测类型175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预测176
一、预测的依据176
二、预测的方法177
第四节 植物虫害的预测178
一、发生期预测178
二、发生量预测180
第五章 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第一节 有害生物的治理策略及其概念183
一、综合治理183
二、全部种群治理184
三、大面积种群治理184
四、生态管理185
第二节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与经济学原理185
一、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85
二、经济学原理186
第三节 有害生物的治理技术188
一、植物检疫188
二、农业防治192
三、生物防治197
四、物理防治204
五、化学防治206
第四节 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体系和效益评估215
一、综合治理体系215
二、综合治理方案制订的原则218
三、综合治理的类型218
第五节 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219
一、有机农产品与有害生物治理219
二、绿色农产品与有害生物治理220
三、无公害农产品与有害生物治理221
实践应用篇第六章 水稻病虫害第一节 重要病害224
一、真菌病害224
二、细菌病害237
三、病毒病害241
第二节 有害软体动物248
一、形态特征249
二、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249
三、防治方法250
第三节 重要害虫251
一、飞虱类251
二、叶蝉类256
三、蓟马类258
四、螟蛾类261
五、象甲类266
第七章 旱粮和油料作物病虫害第一节 重要病害271
一、真菌病害271
二、细菌病害(甘薯瘟病)282
三、病毒病害283
四、线虫病害(大豆胞囊线虫病)286
第二节 重要害虫288
一、蚜虫类288
二、螟蛾类293
三、夜蛾类297
四、瓢甲类299
五、象甲类302
六、豆象类304
七、潜叶蝇类306
第八章 棉花病虫害第一节 重要病害310
一、苗期病害310
二、棉花枯萎病313
三、棉花黄萎病315
四、棉铃病害317
第二节 重要有害软体动物320
一、蜗牛类320
二、蛞蝓类322
第三节 重要螨类323
一、形态特征324
二、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325
三、防治方法326
第四节 重要害虫326
一、蚜虫类326
二、盲蝽类330
三、夜蛾类334
四、麦蛾类339
五、卷叶蛾类342
第九章 蔬菜病虫害第一节 重要病害345
一、真菌病害345
二、细菌病害358
三、病毒病害363
四、线虫病害365
第二节 重要螨类370
一、形态特征371
二、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372
三、防治方法372
第三节 重要害虫373
一、蚜虫类373
二、粉虱类376
三、长绿飞虱379
四、蓟马类380
五、菜蛾382
六、螟蛾类385
七、夜蛾类387
八、粉蝶类389
九、叶甲类392
十、潜叶蝇类394
第十章 果树病虫害第一节 重要病害399
一、真菌病害399
二、细菌病害415
第二节 重要螨类423
一、形态特征423
二、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424
三、防治方法424
第三节 重要害虫425
一、螟蛾类(桃蛀螟)425
二、卷叶蛾类(梨小食心虫)427
三、夜蛾类(吸果夜蛾)429
四、透翅蛾类(葡萄透翅蛾)432
五、潜叶蛾类(柑橘潜叶蛾)434
六、细蛾类(杨梅小细蛾)435
七、瘤蛾类(枇杷瘤蛾)436
八、实蝇类(柑橘大实蝇、柑橘小实蝇)438
九、吉丁虫类(金缘吉丁虫)440
十、天牛类(星天牛)442
十一、蚜虫类(柑橘蚜虫)444
十二、蚧类(梨圆蚧)446
十三、木虱类448
第四节 亚热带果树害虫综合治理技术451
一、植物检疫451
二、农业防治451
三、生物防治452
四、化学防治452
五、人工防治453
第五节 蔷薇科果树害虫综合治理技术454
一、植物检疫454
二、果树休眠期防治454
三、生长期防治455
第十一章 茶树病虫害第一节 重要病害457
一、真菌病害457
二、细菌病害(茶根癌病)471
三、线虫病害(茶苗根结线虫病)471
四、寄生性及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473
第二节 重要螨类475
一、形态特征476
二、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476
三、防治方法478
第三节 重要害虫479
一、尺蠖类479
二、毒蛾类481
三、刺蛾类485
四、卷叶蛾类487
五、象甲类490
六、叶蝉类491
七、粉虱类494
八、蚧类497
九、防治方法500
第四节 有机茶与无公害茶生产中的有害生物防治501
一、有机茶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501
二、无公害茶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502
第十二章 常见农田杂草识别与防治第一节 常见杂草种类及其识别506
一、杂草的概念506
二、杂草的分类方法506
三、农田常见杂草种类508
第二节 代表性农田杂草防治方法531
一、水稻田532
二、旱粮田533
三、油菜田534
四、棉花田535
五、蔬菜田535
六、果园537
七、茶园537
主要参考文献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