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人才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人才概论
  • 燕补林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07828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人才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人才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才概述1

第一节 人才的社会地位与作用1

一、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地位1

二、人才的社会作用4

第二节 人才概念及其特征9

一、人才的概念9

二、人才的不同类型11

三、人才的不同层次12

四、人才的基本特征13

第三节 人才素质18

一、人才素质的概念18

二、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18

三、人才素质的形成21

第四节 我国需要高素质的现代人才30

一、实现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人才31

二、参与国际竞争需要高素质人才32

三、继往开来的现代化事业需要高素质人才34

第二章 人才成长与出现的规律37

第一节 人才成长与出现的一般规律37

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阶段37

二、人才成长与出现规律的含义39

三、人才出现的一般规律40

四、人才成长的几个具体规律45

第二节 人才成长的年龄规律49

一、人才成长的年龄规律49

二、人才创造的最佳年龄52

第三节 个体成才规律56

一、个体成才规律的客观过程56

二、几种不同的个体成才规律62

第四节 人才研究中的几对范畴72

一、显人才和潜人才72

二、社会需要与成才机遇73

三、天才与勤奋76

四、人才个性与共性79

五、常规人才与特异人才81

六、人才的学习与实践83

七、人才的竞争与协作85

八、人才的成功与失败86

第三章 人才成长发展的外部条件——社会环境89

第一节 社会大环境90

一、生产力水平90

二、社会制度90

三、社会变迁92

四、社会意识93

五、科学技术94

六、教育事业95

第二节 社会小环境100

一、家庭环境100

二、学校环境103

三、工作单位环境105

四、社区环境107

第三节 环境与成才109

一、环境的性质109

二、环境的效应110

三、环境的调节111

第四章 人才成长发展的内部条件——素质要求113

第一节 道德素质要求113

一、道德的本质和功能113

二、道德素质结构119

三、道德素质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122

四、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125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道德观念128

六、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原则——集体主义130

七、现代人才应具备的道德品质134

第二节 知识与智能素质要求140

一、人才的知识结构140

二、知识结构的要素141

三、人才的智能素质143

四、智能素质的差异性146

五、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知识与智能的挑战150

六、现代人才的知识与智能素质修养158

第三节 心理素质要求168

一、心理的实质168

二、心理素质及其构成171

三、心理素质对人才的重要性174

四、心理健康及其标准177

五、良好心理素质修养180

第四节 交往素质要求186

一、交往及其类型186

二、交往素质的构成要素188

三、交往素质对现代人才的重要性190

四、人际交往的一般规律194

五、现代人才的交往素质修养202

第五章 成才途径与成才设计211

第一节 成才的一般途径211

一、专业教育成才之路211

二、自学成才之路214

三、业余研究成才之路215

四、“半路出家”成才之路216

第二节 成才定向与设计217

一、成才定向与设计的意义217

二、成才定向与设计的特点219

三、人才定向的原则220

四、人才的自我设计222

第六章 创造与成才227

第一节 创造概述227

一、创造的概念227

二、创造性劳动229

三、创造特征与程序229

四、创造与协调232

五、创造方法234

六、创造灵感和机遇237

第二节 创造的种类239

一、科学研究239

二、发明创造242

第三节 开发创造能力 提高创造素质244

一、创造能力的构成244

二、开发创造力的重要性及其途径247

三、培养创造性格250

第七章 大学生成长特征及其成才道路259

第一节 大学生成长特征259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259

二、大学生社会化进程262

第二节 大学生成才道路264

一、正确认识成才的环境、条件、机遇和天赋264

二、“有志者事竟成”267

三、拼搏走向成功271

四、逆境常常造就人才274

五、走崎岖的科学之路278

第八章 人才管理及其基本原则283

第一节 人才管理概述283

一、人才管理的含义283

二、人才管理的意义285

三、人才管理的总目标286

第二节 人才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287

一、能级能质对应原则287

二、人才结构优化原则289

三、人才优势定位原则296

四、人才动力激励原则299

五、人才爱护原则302

第九章 人才的识别、发现与使用305

第一节 人才的识别、发现及其基本原则305

一、实践原则306

二、不拘一格原则308

三、就地就近原则310

四、比较择优原则312

五、开放性原则314

第二节 识别与发现人才的基本方法315

一、竞争考试法316

二、竞赛择优法317

三、民意评选法318

四、鼓励荐举法319

五、张榜招贤法321

六、信息跟踪法322

第三节 人才使用323

一、信任原则324

二、适用原则325

三、使用和培养并重的原则325

四、用当其愿原则326

第十章 人才流动331

第一节 人才流动的客观必然性331

一、人才流动是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331

二、人才流动是优化人才结构的需要332

三、人才流动是人才成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333

第二节 人才流动的性质及其基本原则335

一、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原则336

二、合理性的原则337

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337

四、以动求稳的原则338

五、鼓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339

六、兼顾性的原则340

第三节 人才流动方法和措施340

一、我国人才流动的方法340

二、促进人才流动的基本措施345

三、引进国外人才348

四、国外人才流动的十种制度350

第十一章 我国人才结构及其流动现状351

第一节 全国人才结构分布及其区域性流动的现状351

一、全国人才结构和分布的现状351

二、区域性人才流动现状353

三、区域性人才流动与全国人才结构和分布的关系356

第二节 全国人才结构和流动的基本规律、发展态势357

一、人才结构、分布和流动的影响因素357

二、人才流动、人才结构和分布的主要规律361

三、人才流动、人才结构和分布的发展趋势366

第三节 调整人才结构,实现人才合理流动的基本对策369

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369

二、健全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371

三、打破不利于人才流动的壁垒374

四、建立、完善人才流动的机制375

五、依托健全的社保体系构筑人才流动的安全网376

附录379

论我国企业的人才战略379

西部人才流失危机及其原因和对策386

国有企业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392

论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的创新与构建401

后记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