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史集续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史集续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0017787.jpg)
- 安作璋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1287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55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670页
- 主题词:安作璋-纪念文集;史学-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史集续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历史学的传承与创新(代序)1
一、文集2
关于编写地方志的几个问题2
关于新编地方志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问题9
《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19
中国古代用人之道33
附:读书札记51
东宫制度考述55
理论上的重大突破78
不忘历史教训增进人民友谊——从中日关系史上看济南惨案80
为国·为学·为人——纪念“五四”寄语青年85
建国四十年的成就举世瞩目88
曲折的道路艰苦的探索——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92
泰山的历史与文化96
把孙子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99
传统道德与现代精神文明102
关于商都文化的几点思考106
附:论范蠡的商道与商德110
说“孝”——兼论“汉以孝治天下”112
开展中国地域文化研究118
保护文物古迹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为祝贺《人文与自然》杂志创刊而作120
论清代后期今文经学的复兴124
论晏子和齐文化133
中国历史概要142
中国大运河与运河文化146
论齐国的“贤人政治”153
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158
大舜、龙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167
傅斯年与齐鲁文化研究171
略论丘处机的历史贡献186
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儒学与东亚文化谈起188
论伊尹与商都(亳)文化研究192
附:伊尹故里商都(亳)文化研究195
虞朝的建立与夏商周三代文明198
一脉相承的两部兵学经典——《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206
附:白圭治生与孙子用兵之道208
清代山左学术略说及刍议210
论传统道德与人学214
二、书序222
《枣庄史话》序222
《孔孟之乡历史名人》序224
《徐福研究》序226
《中国皇帝全传》序228
《国耻》《国威》序232
《孙膑研究》序234
《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序236
《孙膑初探》序238
《中国皇后全传》序240
《中国状元全传》序243
《正统的北方人》序246
《失误丛书》序248
《临淄与齐国》序249
《民国山东史》序252
《孔孟之乡名人名胜名产》序256
《说三国话用人》序259
《琅琊台志》序262
《齐国政治史》序264
《东汉兴亡史》序267
《古帝传说与华夏文明》序272
《两千年济南大事记》序274
《邹平通史》序276
《山东历史名人电视系列讲座》序279
《炎黄虞夏根在海岱新考》序283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序287
《儒学与汉代社会》序289
《先忧后乐范仲淹》序295
《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序297
《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研究》序301
《王鸿一传略》序304
《董永与孝文化》序306
《新编陋巷志》序308
《第六次续修安氏族谱》序310
《丘处机》序312
《论孙膑》序315
《曲阜历史文物论丛》序(一)317
《曲阜历史文化论丛》序(二)319
《风雨域外行》序321
《菏泽通史简编》序323
《齐鲁史前文化与三代礼制》序325
《日本与山东问题》序329
《章丘历史与文化》序331
《徐福志》序334
《追随徐福东渡行》序337
《齐鲁八景诗大观》序339
《明清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序341
《齐鲁诸子名家志》总序343
《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论坛》序349
《周自齐传》序352
《两汉诸子治国思想研究》序355
《论大舜》序357
《稷下学宫与齐文化研究》序359
《华不注漫话》序361
《百年历史的影像回忆》序365
《潍坊民间习俗与社交礼仪》序367
《〔道光〕济南府志》点校本序375
《孙氏族谱》序379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评传》序381
《济南“五三”惨案史料汇编》序384
《德州往事》序387
《游百川研究》序389
《崇庆县志校注》序391
三、书评394
《山东汉画像石选集》评介394
简评《中国公文学》397
推荐《世界富豪传》401
评历史人物传记系列403
教人之道首重发蒙——评新编《小儿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406
读《山东省志·文化志》409
读《仪礼译注》411
评《后汉书辞典》415
评《唐代民族与文化新论》419
《牛僧孺年谱》评介422
评《山东省志·文物志》425
评《魏晋南北朝经济史》427
评《两汉乡村社会史》431
评《中国用人思想史》435
评《山东经济史》438
《中华名门望族丛书》评介443
《中华野史》简评446
评《荣成市志》448
评《中国气论哲学研究》451
《山东省志·社会科学志》评介454
评《中国用人史》457
评《社会环境与人才》460
站在学术的制高点上俯瞰齐长城467
读《常青的友谊树——中华古代友谊故事》472
评《郑玄三礼注研究》474
《两汉全书》——汉代文献集成的鸿篇巨制478
四、回忆录482
祝贺《史学月刊》创刊五十周年482
我与中华书局交往的四十年487
我与齐鲁大学492
永远的海岱居500
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祝贺山东省社科联成立五十周年502
殷殷师生未了情——深切悼念修智同志505
我和铁基509
五、访问记、访谈录514
肩负重任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访十三大代表、山师大历史系教授安作璋同志514
潜心史学研究的安作璋教授516
饱蘸浓墨写齐鲁青史——访著名历史学家、《山东通史》主编安作璋教授519
齐鲁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访历史学家安作璋教授522
安作学人的安作璋525
通·博·专·勤——安作璋教授谈读书528
良史春秋笔 名师齐鲁风——记著名史学家安作璋先生530
殷殷教育情 拳拳杏坛心——近访安作璋教授537
安作璋先生访谈录540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安作璋先生的史学成就与治学之道548
板凳需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访著名历史学家安作璋先生565
史学大家眼中的“国学热”——安作璋教授访谈录569
答《大众日报》记者问574
安作璋:80岁的春天581
盛世修史 贵有创新——访《济南通史》总主编、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585
史学老人的“道德学问”588
道德学问人 经世济民才——访安作璋教授593
安作璋:弘扬国学需慎重600
史学大家安作璋先生访谈录606
安作璋先生与秦汉史研究626
安作璋先生与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研究635
半世纪情系治史 一甲子缘结山师——记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646
安作璋:做学问要有面壁十年的精神652
后记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