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
  • 王忠武著(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01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发展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1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结构、功能与形成机制5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结构5

二 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功能14

三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机制17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道德辨证24

一 科学发展观的道德合理性24

二 科学发展观的道德目标26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与发展模式创新28

一 发展模式的结构解析28

二 发展模式的社会功能31

三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系统创新32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37

一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条件37

二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41

三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44

四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目标45

五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48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目标选择51

一 现代化目标的概念、结构与功能分析51

二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科学化55

三 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定型57

四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功能目标定性59

五 中国现代化的目标系统定值68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创新72

一 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概念界定72

二 确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的基本原则73

三 依据科学发展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进行系统创新76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科学发展81

一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科学理论的一种具体推广81

二 充分认识和发挥社会科学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作用83

三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86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89

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目标模式89

二 和谐社会的基本概念与特征91

三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94

四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确定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方略95

第九章 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99

一 全球化的概念99

二 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贡献101

三 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现代化方略选择102

第十章 消费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104

一 消费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分析104

二 传统消费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制约作用107

三 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的积极变化及存在的问题110

四 构建有效支持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消费文化115

第十一章 大众文化与中国现代化118

一 大众文化的概念与特征描述118

二 大众文化的结构与功能120

三 小康时代的大众审美文化批判125

四 社会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128

第十二章 社会科学与中国现代化135

一 社会科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35

二 社会科学的科技功能分析139

三 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的社会科学原因142

四 社会科学的价值标准与价值评价146

五 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建构方法152

六 以社会科学率先现代化来带动社会现代化158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164

一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功能164

二 “李约瑟难题”再思考166

三 当代科学文化的系统特征与系统建构171

四 科学技术的异化与消除178

五 以科技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182

第十四章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中国可持续发展188

一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概念界定与互补功能188

二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同时发扬和依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192

三 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发展的社会机制195

四 新型现代化道路与大科学战略选择200

第十五章 科学系统和谐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215

一 科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215

二 三大科学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和谐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219

三 科学系统失调对社会和谐的不良影响222

四 实施以科学和谐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知识带动战略225

第十六章 创新能力与中国现代化230

一 创新的结构与功能分析231

二 创新能力滞后严重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238

三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41

第十七章 社会危机防范与中国现代化245

一 社会危机的类型与危害245

二 转型期社会危机的成因分析250

三 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强社会危机防范能力建设256

第十八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理性建构260

一 关于价值理性的概念界定与结构功能分析260

二 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理性问题及其危害266

三 建设现代化和谐社会需要进行价值理性的重构与正位269

主要参考文献271

后记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