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 试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75055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历史-小学教师-师资培养-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 试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政治篇1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社会政治与改革1
第一节 先秦的政治制度1
一、“禅让”制1
二、分封制2
三、宗法制3
第二节 古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3
一、秦朝的三公九卿制3
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4
三、元朝的行省制5
四、明朝的内阁六部制5
五、清朝的军机处5
第三节 古代中国的改革和变法6
一、秦国的商鞅变法6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7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7
四、明朝张居正改革8
第四节 古代中国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影响8
一、西汉“文景之治”8
二、东汉“光武中兴”9
三、唐朝“贞观之治”9
四、清朝“康乾盛世10
第二章 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斗争12
第一节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2
一、鸦片战争12
二、中日甲午战争14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
第二节 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斗争16
一、太平天国运动16
二、洋务运动17
三、戊戌变法18
四、义和团运动18
五、辛亥革命1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及胜利20
一、五四运动20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0
三、国民革命运动21
四、土地革命22
五、抗日战争23
六、人民解放战争24
第三章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7
第一节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27
一、新中国政权的巩固27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30
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30
第二节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33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33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33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35
四、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发展35
第四章 中国的对外关系38
第一节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大事件38
一、张骞通西域和陆上丝绸之路38
二、甘英出使大秦39
三、海上丝绸之路39
四、玄奘和《大唐西域记》40
五、郑和下西洋40
六、我国古代同朝鲜、日本的交往40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41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41
二、晚清政府走向世界的尝试42
三、民国时期的外交4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与成就44
一、独立的外交政策44
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45
三、建设现代化的国防45
第五章 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48
第一节 民主政治的历史渊源48
一、古希腊的城邦制度48
二、罗马的共和制49
第二节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50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50
二、美国独立战争52
三、法国大革命53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55
一、英国的立宪君主制55
二、美国的三权分立制56
三、法国的共和制56
第六章 社会主义从一种思潮到社会制度的发展59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59
一、“乌托邦”和“太阳城”59
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5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60
一、工人运动的兴起60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61
第三节 俄国十月革命62
一、二月革命62
二、十月革命63
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64
第七章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66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66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66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68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极世界的形成69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69
二、冷战政策71
三、北约和华约的对峙72
四、古巴导弹危机72
第三节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73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73
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75
三、“一超多强”的趋势75
经济篇77
第八章 古代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77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77
一、生产技术的提高77
二、生产工具的发明79
三、农作物的普遍种植80
第二节 手工业的成就80
一、冶铸业的发展80
二、制瓷业的进步82
三、纺织技术的提高82
第三节 赋役制度的变化83
一、“相地而衰征”、“初税亩”83
二、编户制度83
三、租调制和租庸调制84
四、两税法84
五、一条鞭法84
六、摊丁入亩(地丁银制度)85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85
一、商业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86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87
第九章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历程89
第一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89
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89
二、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90
第二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91
一、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91
二、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92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艰难发展94
第十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96
第一节 经济建设的发展96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96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98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99
一、农村改革的兴起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9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99
第三节 对外开放100
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100
二、改革开放的成就102
第十一章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105
第一节 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105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与条件105
二、新航路的开辟105
三、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107
第二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08
一、工业革命108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109
第三节 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110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10
二、垄断组织的产生111
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112
第四节 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113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13
二、罗斯福新政114
三、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打击115
第十二章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18
第一节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18
一、内战结束后的形势118
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实施118
三、苏联的成立119
第二节 斯大林模式及其影响121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21
二、农业集体化121
三、高度集权体制的建立122
四、个人崇拜及肃反运动123
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123
第十三章 战后世界经济125
第一节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25
一、全球性经济改革浪潮125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人口和资源问题128
第二节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128
一、苏联的经济改革与挫折128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129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130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并存131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131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131
第四节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32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132
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133
三、南北之间的经济不平衡134
文化篇136
第十四章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136
第一节 百家争鸣136
一、道家136
二、儒家138
三、墨家139
四、法家140
第二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41
一、汉初的黄老思想141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41
三、大一统142
第三节 宋明理学143
一、理学的形成143
二、代表人物144
第十五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47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147
一、四大发明147
二、天文和历法148
三、数学148
四、医学149
五、水利工程149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史学150
一、古代文学150
二、古代艺术151
三、古代史学153
第三节 中国古代宗教与风俗节令153
一、古代宗教153
二、风俗节令154
第四节 中国古代教育155
一、中国古代学校156
二、科举制度156
三、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及主要教育思想157
第五节 文物古迹158
一、六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158
二、四大考古成就160
三、古代园林161
第十六章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62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162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62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63
三、改良主义思潮163
四、君主立宪思潮164
第二节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164
一、旧三民主义165
二、新三民主义166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166
一、新文化运动167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68
第十七章 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17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17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初步形成170
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探索17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73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1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75
一、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175
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178
第十八章 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181
第一节 文艺复兴181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181
二、人文主义182
三、文艺复兴的扩展183
第二节 宗教改革185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85
二、加尔文的改革186
第三节 启蒙运动187
一、卢梭187
二、伏尔泰188
三、孟德斯鸠188
第十九章 近现代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文化190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190
一、物理学190
二、生物学与医学191
三、电子技术与光学192
第二节 文学艺术与史学194
一、文学194
二、艺术196
三、史学198
后记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