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学理论与政治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学理论与政治制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1783983.jpg)
- 徐育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168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7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95页
- 主题词: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学理论与政治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模式3
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3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辨析3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构想9
解读《共产党宣言》12
一、《共产党宣言》的产生背景12
二、《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25
三、《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33
四、《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局限5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68
一、从中国国情出发,创立了中国特色的人民革命理论68
二、把马列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理论73
三、总结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创立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76
四、依据马列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创立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理论80
五、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特点结合起来,创立了符合我党发展规律的建党理论83
六、立足于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国家利益的取向,创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外交理论和策略86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几个问题9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给无产阶级专政下定义吗?91
二、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概念不包括国家的政体吗?94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只是原则地、概括地论述吗?98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02
一、要统一考察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出发点和立足点10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10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学习中共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5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历史考察116
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内容120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特征和道路12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128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30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132
关于政治文明理论的几个问题137
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138
二、政治文明的内涵和结构体系141
三、政治文明的主要功能144
四、政治文明的基本特性145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若干设想150
一、自由人联合体150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53
三、个人奴隶般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156
论共产主义运动的含义、内容及其作用162
一、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含义163
二、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内容167
三、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作用172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历史经验178
一、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180
二、共产主义政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181
三、共产主义政党在领导革命中首先必须解决政权问题,走自己夺取政权的道路182
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183
五、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84
六、共产主义政党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186
七、共产主义政党必须坚持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原则187
八、各国共产主义政党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89
共产主义在实践中前进192
一、共产主义是科学的真理192
二、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196
三、共产主义是一定要实现的社会制度202
第二编 政治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建设209
加强马列主义政治学中的民主理论研究209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主理论210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贡献2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恩格斯的民主思想228
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资产阶级民主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229
二、社会主义民主既是实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的必要手段,又是他们争取解放的根本目标234
三、资产阶级民主制在历史上是个巨大的进步,同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强烈的阶级性,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发展237
四、法制是民主的保障,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242
解析毛泽东政治学说中的民主理论246
一、民主宪政理论246
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250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251
四、多党合作理论254
五、统一战线理论256
六、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理论258
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262
八、党内民主理论264
论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269
一、民主立国论269
二、民主选举论271
三、民主决策论272
四、民主管理论273
五、民主监督论274
六、民主专政结合论275
七、民主法制统一论275
八、依法治国论276
九、法律权威论277
十、“两手”建国论278
十一、法制观念论278
十二、法制原则论279
十三、“一国两制”论280
十四、政制改革论281
论社会主义的初级民主与高度民主284
一、社会主义初级民主及其特征285
二、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及其特征290
正确认识民主和专政的关系294
一、民主和专政的等同性295
二、民主和专政的差别性299
三、正确认识两者关系的重要性303
论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相互关系的原则307
一、确认党对国家生活领导的本质内容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应有之义308
二、确认党对国家生活领导的本质内容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是党三十多年来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310
三、确认党对国家生活领导的本质内容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是新时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314
简论社会主义民主中的直接民主319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直接民主319
二、直接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326
三、脚踏实地地加强直接民主建设331
解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338
一、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339
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重要标志340
三、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障346
论民主监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51
一、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支柱352
二、民主监督是现代国家管理的关键手段356
三、民主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机制358
四、民主监督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有力保证362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369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并非等同概念,而是一种包含关系369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具有政体含义,而且首先具有国体含义,是国体和政体的真正统一374
三、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际发展水平,并非主要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性质378
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解决党政不分问题,实行党政职能分开384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388
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390
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395
三、切实扩大党内民主396
四、加强党内民主监督399
五、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402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的道路404
一、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405
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09
三、努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民主素质412
四、加强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414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机制418
一、政治参与机制419
二、政治竞争机制420
三、政治监督机制420
四、依法治国机制422
第三编 政治制度理论与中国政制改革425
政治制度解析425
一、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425
二、政治制度的涵义和内容426
三、政治制度的功能和作用432
政治体制概念辨析435
一、政治体制概念在中国的提出435
二、政治体制的诸种界说437
三、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443
政治运行机制浅析445
一、政治运行机制的含义和内容445
二、当代西方国家政治运行机制的类型与特点447
三、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现状与完善449
正确认识和看待中西民主政治制度452
一、应当从人类政治文明的角度看待当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453
二、应当科学地认识和对待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454
三、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现行的中国政治体制455
四、应当以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的视野来比较中西民主政治制度456
毛泽东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贡献459
一、确立新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59
二、确立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467
三、确立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是真正的国家权力机关475
四、确立实行“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投票”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484
论中国人大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490
一、中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491
二、人大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494
三、人大制度为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496
在改革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0
一、实行党政分开,充分地、独立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501
二、完善人大监督制度,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实施506
三、制定人民代表法,保证人民代表履行好自己的职权和义务510
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主要特色517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17
二、实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521
三、各政党有共同的纲领和目标524
四、各政党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526
五、有一条明确的处理党际关系的政治准则528
解读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532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近代政党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533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35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为执政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538
完善中国多党合作的实现机制543
一、完善政权合作机制544
二、完善政治协商机制546
三、完善民主监督机制548
论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552
一、人民政协不同于西方国家议会上院553
二、人民政协是宪政架构下行使工作职能的中国特色组织形式555
三、人民政协的独特功能是不可替代的558
略论领导体制的民主化和科学化563
一、什么是领导体制563
二、领导体制和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关系565
三、坚持改革,实现领导体制的民主化和科学化567
后记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