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肝活检病理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袁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1885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肝疾病-活体组织检查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肝活检病理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肝脏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术1
一、经皮肝活检术4
二、经颈静脉肝内活检术7
三、腹腔镜下肝活检术9
四、细针吸引肝活检术9
五、肝楔形活检术10
六、肝穿刺活检标本的检查和人工因素所致的肝组织学异常改变11
第2章 肝脏标本的固定和染色15
第一节 肝活检标本的固定15
第二节 肝脏标本的染色16
一、常用的特殊染色16
1.网状纤维染色16
2.Masson三色染色17
3.弹力纤维染色17
4.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17
5.过碘酸希夫法(PAS)17
二、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7
第3章 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23
第一节 正常肝组织和肝病的基本组织病理学改变23
一、正常肝组织23
1.肝小叶和肝腺泡23
2.汇管区25
3.肝实质和肝间质25
二、肝脏病基本组织病理学改变27
1.病毒、细菌的感染和炎症反应28
2.变性33
3.坏死和凋亡35
4.肉芽肿39
5.淤胆和色素沉积40
6.钙化和骨化44
7.再生和异型增生44
8.纤维化和硬化44
第二节 肝脏病活检组织病理学切片解读49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49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55
三、脂肪性肝病60
四、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重叠综合征64
五、胆汁淤积性肝病68
六、药物性肝病及中毒性肝病76
七、小儿肝病和遗传及代谢性肝病87
八、血管性肝病100
九、系统疾病与肝脏104
十、肝硬化和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118
十一、肝良性肿瘤和结节性病变123
十二、肝恶性肿瘤129
十三、肝移植141
第4章 肝脏病活体组织病理学改变与临床主要特点153
第一节 肝脏感染性疾病153
一、急性感染性肝病(嗜肝病毒感染)153
1.急性病毒性肝炎基本病变153
2.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154
3.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55
4.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156
5.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57
6.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159
7.急性庚型病毒性肝炎159
8.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病毒肝炎亚大块坏死)160
9.急性重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大块肝坏死)160
二、慢性感染性肝病(嗜肝病毒感染)161
1.慢性病毒性肝炎基本病变161
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62
3.HBV血清标志物的含义164
4.慢性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164
5.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65
三、其他感染性肝病(包括非嗜肝性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蠕虫感染)166
1.巨细胞病毒感染166
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67
3.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168
4.腺病毒感染169
5.柯萨奇病毒B感染169
6.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69
7.风疹病毒感染169
8.鸟胞内分枝杆菌感染170
9.结核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70
10.化脓菌感染(细菌性肝脓肿)171
11.白色念珠菌感染172
12.新型隐球菌感染172
13.曲霉菌感染172
14.组织胞浆菌感染173
15.放线菌感染173
16.阿米巴原虫感染(溶组织阿米巴肝病)174
17.疟原虫感染175
18.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176
19.弓形虫感染177
20.血吸虫感染178
21.棘球蚴绦虫感染179
22.华支睾吸虫感染180
23.肝片形吸虫感染181
24.肝毛细线虫感染181
25.类圆线虫感染182
26.蛔虫(蚓蛔线虫)感染182
27.蛲虫感染183
第二节 全身感染性疾病的肝损害183
1.麻疹病毒感染183
2.梅毒螺旋体感染184
3.细菌性脓毒败血症184
4.钩端螺旋体病(Weil病)185
5.麻风分枝杆菌感染186
6.莱姆病186
7.登革热187
8.伤寒187
9.布氏杆菌病(布鲁菌病)188
10.回归热188
11.球孢子菌病(圣华金山谷热)189
12.拉沙热189
13.李斯特菌病189
14.马尔堡出血热190
15.类鼻疽190
16.巴西芽生菌病(类球孢子菌病)191
17.卡氏肺囊虫感染191
18.Q热192
19.黄热病192
20.兔热病(土拉菌病)193
21.青霉病193
22.舌形虫病193
23.酵母菌病194
24.埃博拉出血热194
25.拉合菌病194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肝病195
1.自身免疫性肝炎195
2.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类196
3.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抑制药标准治疗方案196
4.自身免疫性肝重叠综合征196
第四节 肉芽肿性肝病198
1.肝结节病198
2.肉芽肿性肝炎199
3.慢性儿童肉芽肿病199
4.法伯脂肪肉芽肿病200
第五节 脂肪性肝病200
1.急性酒精性脂肪肝(急性酒精性脂肪性变)200
2.酒精性肝炎201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01
4.局限性脂肪肝(局限性脂肪性变)203
第六节 胆汁淤积性肝病203
1.Caroli’s病(卡罗利病,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203
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04
3.肝外胆管闭锁205
4.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肝炎综合征)206
5.肝外胆管梗阻(早期)206
6.肝外胆管梗阻(中、晚期)207
7.特发性成人肝内胆管缺失症207
8.肝内胆管闭锁(Alagille’s综合征和非Alagille’s综合征)208
9.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9
10.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10
1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慢性增生性胆管炎212
12.胆汁黏稠综合征212
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胆管病(艾滋病性胆病)213
14.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213
第七节 药物性肝病213
一、药物性肝病的基本组织病理学改变213
1.急性肝炎214
2.胆汁淤积214
3.脂肪性变214
4.慢性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214
5.肉芽肿性肝炎214
6.血管病变214
7.肝肿瘤214
二、肝损害药物(毒物)以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突出特点215
1.肝小叶坏死伴轻度炎症或无炎症215
2.肝小叶坏死伴显著炎症215
3.肝小叶融合性坏死216
4.胆汁淤积伴炎症216
5.单纯胆汁淤积216
6.胆管病变217
7.汇管区纤维化217
8.脂肪性变217
9.血管病变218
10.肉芽肿肝炎218
11.肝肿瘤218
12.其他病变219
13.常见肝毒性中草药219
三、药物性肝病临床主要特征及诊断要点219
(一)临床主要特征219
(二)诊断要点220
第八节 遗传性及代谢性肝病222
1.肝淀粉样变性222
2.肝淀粉样变性的分类223
3肝糖原贮积症223
4.囊性纤维化225
5.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226
6.半乳糖血症227
7.胆固醇酯贮积症227
8.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228
9.含铁血黄素沉积症228
10.夸希奥科病228
11.Fabry’s病(法布里病,糖神经鞘脂病)229
1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229
13.胱氨酸病229
14.同型胱氨酸尿症(高胱氨酸尿症)230
15.完全胃肠外营养(TPN)231
16.长链和中链酰基辅酶A脱氨酶缺乏症231
17.纤维蛋白原贮积病(血纤维蛋白原缺乏症)232
18.黏多糖贮积症232
19.黏脂贮积症(唾液酸低聚糖贮积症)233
20.肉毒碱缺乏症233
21.酪氨酸血症(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233
22.丹吉尔病(Tangier’s病,家族性高密度脂蛋白缺乏症)234
23.Whipple’ s病(惠普尔病,肠源性脂质代谢障碍综合征234
24.Wolman’ s病(渥尔曼病)235
25.α1-抗糜蛋白酶缺乏症235
26.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α1-AT缺乏症)235
27.α1-AT缺乏相关肝脏疾病临床特点237
28.血色病237
29.遗传性血色病患者对定期放血治疗的反应238
30.Wilson’ s病(威尔逊病,肝豆状核变性)238
31.Crigler-Nejjar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240
32.Dubin-Johnson综合征(慢性特发性黄疸)240
33.Gilbert’ s综合征(体质性肝功能不良症)241
34.Gaucher’s病(戈谢病,葡萄糖脑苷脂酶缺乏症)241
35.Niemam-pick病(鞘磷脂沉积病)242
36.甘露糖苷过多症243
37.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243
38.异染性脑白质病(硫酸脑苷脂沉积病)243
39.Zellweger’s综合征(泽尔韦格综合征)244
40.Byler’s综合征(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44
第九节 肝血管性疾病245
1.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245
2.肝小静脉闭塞病246
3.门静脉炎247
4.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Osler-Rendu-Weber病)248
5.紫癜肝(肝紫斑病)248
第十节 全身性系统疾病与肝脏249
一、血液病与肝损害249
1.白血病249
2.淋巴瘤(霍奇金病)250
3.淋巴瘤(非霍奇金病)250
4.多发性骨髓瘤251
5.骨髓增生性疾病251
6.镰状细胞性贫血252
7.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52
8.特发性嗜酸性细胞增多综合征253
9.朗格汉斯(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253
10.轻链病254
二、风湿性疾病和炎症性肠病与肝损害254
1.系统性红斑狼疮254
2.类风湿关节炎254
3.结节性多动脉炎255
4.结节性脂膜炎(回归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Weber-christian病)255
5.川崎病(Kawasaki病)256
6.溃疡性结肠炎256
7.克罗恩病(Cronh’sdisease)256
三、循环系统疾病的肝损害257
1.急性循环功能衰竭257
2.充血性心力衰竭257
3.充血性肝病主要临床表现发生频率258
四、内分泌疾病的肝损害258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58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59
3.糖尿病259
五、妊娠与肝病260
1.妊娠毒血症260
2.妊娠急性脂肪肝261
3.溶血性肝酶增高低血小板综合征(HELP综合征)261
4.妊娠肝血肿并破裂262
5.妊娠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262
六、其他263
1.Reye’s综合征(雷亥综合征)263
2.外科性肝炎263
3.热射病(中暑)264
4.过高热264
5.良性手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264
第十一节 肝纤维化、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265
1.先天性肝纤维化265
2.印度儿童肝硬化266
3.酒精性肝硬化266
4.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267
5.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68
6.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非肝硬化性门静脉纤维化)269
第十二节 肝脏肿瘤性疾病270
一、肝脏良性肿瘤270
1.肝腺瘤(胆管细胞性)270
2.肝腺瘤(肝细胞性)270
3.腺瘤性增生结节(巨大再生结节)271
4.成人多囊肝271
5.血管肌脂瘤272
6.肝海绵状血管瘤273
7.肝囊腺瘤274
8.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75
9.结节性再生性增生276
10.炎性假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76
11.淋巴管瘤277
12.间叶性错构瘤277
13.胆管错构瘤(Von Meyenberg complex)277
14.孤立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278
15.肝其他良性肿瘤278
二、肝脏恶性肿瘤279
1.肝细胞癌279
2.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281
3.肝内胆管细胞癌282
4.肝胚细胞瘤(肝母细胞瘤)283
5.血管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284
6.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284
7.婴幼儿血管内皮瘤285
8.其他少见的肝肉瘤285
第十三节 肝移植286
1.急性排异(急性细胞性排斥)286
2.急性移植肝功能衰竭(原发性无功能)287
3.移植肝无功能的病因分析288
4.超急性排异(体液性排异)289
5.慢性排异(胆管减少性排异,胆管消失综合征)289
6.肝动脉血栓形成290
7.采集保存损伤(功能性胆汁淤积)291
8.纤维化性胆汁淤积性肝炎291
9.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病(PTLD)292
10.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93
第5章 肝病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与临床的关系301
第一节 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临床应用评估301
第二节 慢性肝病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评估系统303
一、慢性肝病组织病理学半定量评估系统303
二、慢性肝病常用的临床评估模型307
1.Child-Turcotte-pugh肝功能分级模型(简称CTP) 307
2.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308
第三节 慢性肝病临床表现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学的对比研究309
一、慢性肝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309
二、慢性肝病血清生物化学指标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311
三、慢性肝病血清纤维化标志物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313
1.透明质酸314
2.胶原蛋白314
3.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其抑制物315
4.YKL-40 315
5.细胞因子315
四、慢性肝病影像学改变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315
1.B型超声315
2.CT、 MRI、MRS及核素扫描317
附:Fibroscan方法319
第四节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方法的探讨320
一、常见的几种非创伤诊断模型320
1.Fibrotest-Actitest (FT-AT)模型320
2.Forns index模型321
3.APRI模式321
4.FBI模型322
5.欧洲肝纤维化模型(ELF)322
6.Fibrospect模型322
7.SHASTA模式322
8.上海肝纤维化组(SLFG)模型322
9.北京(Fibro index)模型323
10.G1yco Cirrho Test试验323
11.Steato Test-Nash Test模型324
二、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组合对肝纤维化的评估以及新方法的研究327
1.常规肝功能实验指标组成肝脏病理学预测诊断模式327
2.几种由肝脏特异性标志物组成的诊断模式的比较328
3.诊断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模型的联合应用329
4.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方法的应用及展望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