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轻松为官 破解千年隐蔽秩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轻松为官 破解千年隐蔽秩序
  • 完颜绍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3772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官制-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轻松为官 破解千年隐蔽秩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务员考试”的由来有才未必能当“公务员”1

任官无甄录,漏洞多后门大2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3

不及格者的制服——粗麻短衣4

写滥字喝墨水5

隋唐创科举,多了一种出身6

唐代的“竞争上岗”制度7

笔试才是关键8

出身不一样,试卷也有区别9

王安石对考试法的改革10

先人也可以假冒11

作弊防不胜防12

你肯花多少钱作弊13

第二章 官告——官员上任的身份证国家颁发的身份证14

领证付费,价格不菲16

凭证丢失不能赴任16

荫蔽子孙的证明17

精工细作的十二等次18

宰相告身特快办理19

告身也是一件书法作品19

有告身不等于有官做20

砸钱办证21

告身准确得像寻人启事22

喜剧开始悲剧收场22

泛滥的告身23

告身比任命状重要24

官照不过是另一种有价证券25

第三章 公服——当官的行头出席典礼时,需要穿朝服佩法物27

正规制服用颜色区分等级28

衣服引来的纷争30

七品芝麻官只能穿青袍30

话说补子31

公服的“配件”31

笏版——随身携带的工作备忘录32

速记笔插在头上33

鱼符——出入宫门的通行证33

当官的行头包装35

不同场合应有不同穿着35

恨也官服,爱也官服36

当上公务员即可领制服37

朝服法物损坏得自掏腰包38

政府报销服装费39

多绣一只锦鸡惹怒皇帝40

第四章 脚色——干部升职的依据拥有一份履历是授官的前提41

表明立场与划清界限43

填报脚色——心照不宣的场面话43

“官年”与实年44

冒名接脚与乱认祖宗45

古人也需要伪造学历47

太学扩招引来的教育腐败47

大学就是大家来学48

“唯才是举”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49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50

履历公证50

取保印结也挡不住作假51

第五章 回避——徇私的有效预防制度皇帝召见听出口音53

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54

堂兄弟不能同州联职55

宋朝制度最称完备56

迟到了六年的宰相之位56

寄居之地也在回避之列57

如实申报物业田产以便回避58

南人官北,北人官南58

苏松人不得进户部59

办事员多为吴越人61

本人亲供与同乡担保的双保险61

绍兴师爷63

矫枉过正的流弊64

第六章 初入仕途先见习“当官”见习期内千万别捅娄子65

吏部试——文才与能力并重66

幕职——曲线救国的捷径67

找单位实习,也得要有门路68

进士登第一律面向基层69

从“习学公事”干起70

包公也被猾吏暗中操纵71

朱元璋的“公务员培训法”71

先“观政”后“办事”72

“学习行走”与“差委试用”73

康有为是工部见习生74

道光举人段光清自述见习经历76

第七章 官场称谓——当官的基础课程老子得呼儿子为公77

叫一声万岁无所谓78

早期的“君臣”称谓其实很宽松79

潇洒出格的魏晋士大夫79

拎不清的宰相80

家族出身很重要81

“检校”之制——代理的泛滥82

杜甫——没进过工部的工部员外郎83

官场称谓的“泡沫经济”84

司马光的全套头衔85

车载斗量的“学士”86

过称·僭称·谀称87

大人·老爷·老先生88

好好一篇文章被汝闹坏89

第八章 钱粮搭配着发放薪水廪粟——人人平等分发90

带一匹绢做盘缠91

葵扇——另类的退休工资92

领回几个包装袋93

过剩的米票里有多少贪墨瓜分的机会94

荒年饿不死公家人96

折粮折布的讲究96

俸钞折色——政府的节流之道98

券历按期兑付99

预支俸禄居然成为退敌妙方100

御史领米是笔糊涂账101

第九章 从出行工具看行政级别冠盖满京华102

轻车简从,不是节约而是违制104

老牛笨车充分体现了魏晋卓尔不群的另类风度 104

猪呵羊呵乘到哪里去105

典礼乘车,平时骑马105

王安石反对坐轿子106

朱元璋厉行规范106

文件基本没用,走路基本不动107

僭越多了,也便成了寻常108

政府只为中高级官员配备专车110

有无骑乘待遇,要看单位效益111

地方官出门摆阔反倒比京官容易很多112

狐假虎威的首长司机113

第十章 异地当官者可享受福利分房异地任官国家提供住房114

居住官舍也是一种政治待遇116

办公住家一体化116

官多房少117

黄金地段多为高尚住宅区118

宰相也租房119

退休离任必须搬出官舍120

免费公房能提高办事效率121

政府为中小官员广建宿舍122

各机关筹款自建房屋造福员工123

衙署不许另开后门125

集体宿舍——吏员留宿机关的产物126

家具杂用不许擅自添置127

第十一章 公务员的公费医疗待遇公费医疗的滥觞129

身份不同,各有定点医院131

京官看病比地方方便132

地方官也可享受太医出诊待遇133

地方医官一手抓医药一手抓行政133

能者多劳的全科医官134

慷公家之慨,受己身之惠135

有些关口得有医家参与136

外行领导内行136

地位太低太医纷纷想跳槽137

医药界黑幕重重138

太医走穴挣外快139

穷人也能享受公费医疗待遇140

便民药房开设昼夜服务业务141

公共药政陷入千疮百孔142

第十二章 诰封命妇——优待家属有封号的女性称命妇143

官太太的封号有讲究144

梁山泊的封君们145

丈夫官四品,老婆得诰命146

三从四德的禁锢146

名额有限制,封个诰命不容易147

诰命难当,但总有特例148

时刻遵循大老婆优先的原则149

来自娘家的荣耀150

诰命、敕命也要颁发证书150

和丈夫一起参加的活动151

太太礼仪培训班152

凤冠霞帔背后的趣闻153

官太太也能吃俸禄155

夫人不得干政156

当官的管好老婆很重要157

第十三章 明法读令——古代官员的在职学习在职官员必须熟习业务158

想保官就得业务过硬159

在职习律催生热门专业160

名师门下编织自己的人脉关系网161

除了通晓法令,还要贯通运用161

以上管下、以大管小的人事管理通例162

各月有各月该干的事163

中央核心层的学习活动——“读五时令”164

皇帝带头,组织官员太学听课165

基层干部学习的文件汇编——《诏书辑录》165

诏令要向民众传达讲解166

认真学习红头文件是有用的168

不通律意的后果169

能力下降,请师爷帮忙170

第十四章 官员任期在缩短做官没有期限,子承父荫171

秦汉官员的任期普遍很长172

三年一考,九年一任173

当官是为了脱贫致富174

政策支持,鼓励干部支边175

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才能干好176

任期与经济发展情况挂钩177

职位任期逐步由长变短178

僧多粥少的冗官问题179

走马转蓬式的干部替换模式180

迎新送故都是钱180

机关中的隐性势力181

第十五章 政绩考核弹性大“末位淘汰”制源头184

后世范型的考核体制185

课吏大会现场纪实186

人事部专门设立考功司187

考核不及格者职位不保188

好坏全凭领导印象 189

档案袋里记录成绩、得失190

“事故多发地段”部门的官员最受气191

想升官,拿分数说话192

自我鉴定自有一番套数194

官员考核也做问卷调查194

绩效的量化伴生出的弄虚作假195

形式主义式的衙门作风196

第十六章 送礼的学问今年不收礼,损失一百万198

靠山是靠红包打通的199

贺仪中的最低标准200

差别红包性质的基本原则205

朝廷不许收礼的美好愿望206

居官看大节,收礼是小眚207

汪辉祖说送礼是顾全大局208

要送就得送大礼208

收礼合法,就是清官209

官场运用“送礼学”的战术209

送礼兵法新编三十六计211

第十七章 捐官买缺的门道有很多爵位公卖自古有之212

政府摆脱财政困境的烂招数213

推陈出新售三公215

亦官亦商身份难辨216

官价高低也有地域差异性217

“待岗干部”不计其数218

捐官可享受打折待遇219

选任官职还是中央说了算221

人事部长乃卖官大户222

想当官也得讲策略222

人事部门里的猫腻223

临时抱佛脚224

官有大小,明码标价224

私卖官缺中形成的中介市场226

金店有信,实行三包一条龙服务228

暗箱操作,特快专递229

第十八章 不要小看秘书“文法吏”当家的时代232

首席秘书始于三国时代233

秘书地位紧随首长浮动234

秘书的官职与身份不成比例235

秘书的技术含金量236

秘书的地位首长说了算237

激扬文字为指点江山的本钱238

培植自己的机要秘书239

秘书工作是通往仕途的行政历练240

以去中央工作为最高目标240

吸取教训,改进制度241

自掏腰包聘请私人秘书242

秘书当家蔚成风气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