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 心脑病证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 心脑病证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173746.jpg)
- 周丽莎,朱书秀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3938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针灸疗法;脑血管疾病-针灸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针灸名师临床笔记丛书 心脑病证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风后遗症1
一、头针为主 施以抽添法2
二、风府-哑门 振奋督脉阳气3
三、阳经经穴为主 长针透刺4
四、随症选穴 接气通经5
五、泻火补虚 针药并用6
六、治分三步 综合运用9
七、头体针并用 随症取穴10
八、头穴为主 配以腰骶腧穴11
九、风池为主 随症配穴12
十、人迎为主 气至病所13
十一、辨证选经 排列针刺14
十二、梅花针为主 配以多针刺14
十三、醒脑开窍 重在手法15
郁证19
一、头穴为主 配导引吐纳19
二、辨证分型 重用督脉经穴21
三、证分四型 分期治疗22
四、针药并用 疏调肝脾肾23
五、互动式针刺 贵在调神24
六、针刺为主 解郁调神25
七、针刺夹脊配耳压 疏肝解郁26
八、体耳针并用 疏肝宁心27
十、电针智三针 配小柴胡汤29
十一、八脉交会穴为主 调理脑神30
十二、针刺天谷八阵 调神解郁31
眩晕34
一、头穴为主 矩阵针刺34
二、主穴二个 调督益肾35
三、平肝潜阳 熄风开窍36
四、调补髓海 重镇止晕37
五、传统针刺 标本兼治38
六、定眩舒肝 重在手法39
七、实眩十法 虚眩五法40
八、滋阴潜阳 化痰降冲42
九、项丛刺配穴注 标本兼治43
附:颈性眩晕45
一、辨证取穴 疏通经络45
二、温针颈夹脊 温阳补气47
三、针刺配刺络拔罐 行气活血47
四、针推并用 宣通气血48
五、小醒脑针法 祛痛止晕49
六、傍刺天柱 疏调营卫气血50
七、经络辨证 局部取穴51
八、独取大椎 重在手法52
九、针刺配穴注 随证施治52
十、综合治疗 功效卓著53
十一、独取大杼 温针灸55
胸痹57
一、证分三型 辨证取穴57
二、辨证分型 据证选穴58
三、艾灸膻中 择时施治59
四、针灸并用 立时见效60
五、针内关膻中 加然谷放血61
六、穴位旋转走罐 通经活络62
七、补泻兼施 标本兼治62
八、丘墟为主 辨证配穴63
九、益心气 通心阳64
心悸66
一、穴取心包经 气至病所66
二、三阴交-内关 先后针刺67
三、缓慢进针 控制针感68
四、经验选穴 眼针心区69
五、独取内关 调整心率70
六、安神镇惊 养血宁心71
七、辨证施治 标本兼顾71
头痛73
一、大椎为主 刺血拔罐74
二、刺血为主 辨证施治75
三、辨证合辨病 针刺加埋针77
四、四关为主 辨证配穴78
五、远近配穴 重针刺方向78
六、风池百会 通络止痛79
七、辨经与辨证并重 随证取穴81
八、梅花针叩刺 痛减症除82
九、肓俞-合谷-风池顺序进针84
十、风池-太冲 随因配穴85
十一、辨证分型 循经刺血86
十二、哑门深刺为主 随症加减87
十三、针刺四关 配通天刺88
十四、针药并用 通络止痛89
十五、辨证分型 锋勾针施治90
十六、头皮针为主 配导引吐纳91
十七、温针穴注 疏通经络93
十八、辨证取穴 针灸并用94
失眠97
一、背俞穴为主 重手法97
二、针药并用 平调阴阳98
三、艾灸涌泉 取效迅速99
四、艾灸配捏脊 协调阴阳99
五、主穴两个 大陵-失眠100
六、辨证分型 巧用对穴101
七、耳穴贴压 镇静安神102
八、六交会穴为主 辨证加减104
九、芒针透刺 交通阴阳104
十、皮内针埋针 调整脏腑105
十一、温针灸 调阴阳106
十二、补阴抑阳 平衡跷脉107
十三、治疗失眠 重在调治内脏108
十四、头五针为主 辨证取穴108
十五、证分五型 取穴各异109
十六、穴注与艾灸 两法合用111
神经衰弱113
一、矩阵针刺 镇静安神113
二、少阳经枢转 揉抹点穴为主114
三、头部分区 循经取穴116
四、养心健脑 随症取穴117
五、治神十法 因症而施117
六、体耳针并用 安心神119
七、补心宁神 平衡阴阳120
八、四神聪为主 针刺配心理治疗121
九、取穴头腹足 辨证加减122
十、体穴百会风池 耳穴随症加减123
十一、梅花针浅刺 辅以心理开导125
十二、内关-三阴交 随症配穴126
十三、随证取穴 中药穴敷127
三叉神经痛129
一、叉三针为主 随症加减129
二、按部取穴 通络止痛130
三、病位取穴 龙虎交战131
四、透针法 强刺激重手法132
五、独取阳明 通经络133
六、辨证取穴 虚补实泻134
七、下关-合谷 随症配穴135
八、深刺强刺激 配穴注136
九、深刺太阳 随症配穴138
十、针药并用 辨证施治139
十一、独取颧髎 针灸并用140
十二、特定穴 清热降火141
十三、针刺透穴 导气直达病所141
十四、针刺配中药 通络止痛142
十五、透刺强针感 配耳压143
十六、针刺为主 配刺络拔罐144
十七、耳体穴并用 强刺激145
偏头痛147
一、率谷为主 三针齐刺147
二、深刺风池 立竿见影148
三、针刺耳压 平肝泻胆149
四、颈夹脊为主 随症配穴150
五、曹氏额区调控点 沿皮针刺151
六、针刺为主 辅以推拿152
七、独取太冲 重刺激153
八、疏风平肝 通络止痛153
九、按部取穴 顺序针刺154
十、审因辨证 随证取穴155
十一、远近配穴 呼吸补泻156
十二、单针浅刺 配合叩打157
十三、华佗夹脊 补泻并用158
十四、刺血为主 辅以针刺159
十五、穴位注射 重在疏通159
十六、头穴为主 辨证加减160
十七、风池为主 气至病所161
十八、太阳-率谷为主 长针透刺162
震颤麻痹164
一、以补为主 益精养血165
二、辨证施治 针灸并用166
三、合穴为主 头针腕踝针并用167
四、综合治疗息风镇颤168
五、行气开郁为主 平肝风滋肝阴169
六、肢体躯干肌群 梅花针轻叩170
七、补益肝肾 健脑安神171
八、滋肾益肝 养血祛风173
九、督脉为主 豁痰息风173
十、头针合四关息风通络174
十一、头体针并用 息风解痉175
脑瘫177
一、阳经为主 合靳氏理筋术177
二、头体针并用 配运动疗法179
三、针药并用 辨证施治180
四、风府-哑门 随症加减182
五、舌针为主 配头体针183
六、三穴为主 随症加减埋线186
七、头针滞针 醒脑开窍186
八、针推穴注 综合治疗188
九、风府哑门为主 针刺配刮痧190
十、针刺夹脊 解痉挛191
十一、夹脊穴为主 随症加减191
面瘫194
一、分期治疗 方法各异194
二、梅花针叩刺 辅以隔姜灸195
三、水沟承浆 平衡阴阳196
四、穴注为主 配合体针198
五、远近结合 深透刺198
六、针刺合谷 气至病所200
七、顽固难症 独用灸法201
八、左右交替针刺 通调气血201
九、半刺法 调整阳经气血203
十、面瘫三针方 顿退六部法203
十一、针刺效点 补虚泻实204
十二、三步疗法 分期施治205
十三、从经筋论治 标本兼顾207
十四、分期辨证 加减配穴207
十五、辨证治面瘫 以补为主209
十六、腹针为主 通调气血210
面肌痉挛213
一、主穴三个 吊针配刺络拔罐213
二、依经筋论治 多针浅刺215
三、挂针为主 配辨证取穴216
四、齐刺-浮刺-直刺 三法结合217
五、辨证取穴 头体针并用218
六、辨证取穴 补益气血219
七、针刺配穴注 辨证施治219
八、四关为主辨证分型取穴221
九、透刺为主 一针两穴222
十、循经远取 长留针223
十一、取阳明为主 浅刺久留针224
十二、耳穴治疗 调十二经经气226
十三、健脾疏肝 标本兼顾226
十四、病分四型 辨证取穴227
十五、四关血海 辨证施治229
痴呆232
一、醒脑通络针法 健脑养神232
二、穴位注射 调补先后天233
三、头部围刺 直指病灶234
四、药氧针刺 通补兼施235
五、原络配穴 辨证施治235
六、综合治疗 阴阳平衡236
七、头部电针为主 辅以体针237
八、针药合用 醒脑益智238
九、智三针-四神聪 电针治疗239
十、益元聪神 祛风火痰瘀240
十一、从虚瘀论治 辨证取穴241
十二、调神益智针法 化痰祛湿242
十三、益肾醒脑针法 益肾填髓243
十四、头三神为主 辨证加减244
十五、补下清上 调神益智245
十六、补肾为主 配以对症治疗245
十七、醒神开窍 补肾填精246
十八、十二井 大接经247
十九、电针调髓海 穴取头部为主248
高血压病251
一、百会-神阙-涌泉 上中下相配252
二、清上补下 辨证取穴252
三、耳尖放血 取效迅速253
四、独取足三里 温针降血压253
五、四穴相配 平肝潜阳254
六、体针配耳压 整体调治255
七、辨证分型 耳穴贴压256
八、针刺扶突 调阳明气血257
九、泻阳亢为主 阴阳虚实兼顾257
十、针药并用 控制血压258
十一、辨病辨证相合 平衡阴阳259
十二、针药并用 调补阴阳259
十三、刺方氏头穴 灵活加减260
十四、穴位按摩 调和阴阳261
癫痫264
一、药线埋植 辨证取穴265
二、皮内针埋植 配以耳穴266
三、三棱针刺长强 通调阳气266
四、头皮针平刺 益肾健脑267
五、发作与间歇 刺络以放血268
六、小针刀配拔罐 辅以埋线269
七、穴位埋线 息风涤痰270
八、针刺华佗夹脊 重调脏腑气机271
九、针刺为主 配神阙敷贴272
十、通督开窍 醒脑安神272
十一、辨证分型 从阳引阴273
十二、副哑门-腰奇 毫针深刺274
十三、独取督脉 穴分四组275
多动症278
一、针罐并用 收神制动278
二、耳穴治疗 整体调节279
三、耳针加体针 平肝熄风镇静280
四、推拿及耳穴贴敷 调阴阳281
五、针刺加耳穴 辨证施治281
六、头针配中药 取效明显283
七、针刺加中药 宁心安神283
八、头穴为主 随症加减284
九、针药结合 补益后天285
十、综合治疗 标本兼顾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