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史论1921-196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史论1921-1966
  • 房晓军,张子礼,胡业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5453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员-党性-修养-研究-1921~196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史论1921-196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从党性谈起2

一、党性概念的历史渊源2

二、党性的基本含义3

三、党性是与时俱进的4

四、与党性相联系的几对关系5

第二节 党性修养面面观1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性修养观12

二、党性修养的基本含义15

三、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17

四、加强党性修养是党的优良传统18

第一章 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期间的党性修养(1921—1935)20

第一节 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期间党性修养面临的问题20

一、机会主义的危害特别严重20

二、党内存在阶级意识和思想觉悟不纯的现象22

三、党内生活存在民主集中制不健全、纪律不严的现象24

第二节 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期间党性修养的实践探索和时代特点25

一、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期间党性修养的实践探索26

二、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期间党性修养的基本经验27

三、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期间党性修养的历史局限性29

第三节 古田会议与党性修养30

一、古田会议召开之前红四军党内环境审视31

二、从党性修养视角对《古田会议决议》的文本研读32

三、古田会议对党性修养的重要历史贡献35

第二章 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期间的党性修养(1935—1945)38

第一节 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期间党性修养面临的问题38

一、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存在“左”倾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38

二、党内广泛存在着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39

三、有些党员干部素质不高40

第二节 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期间党性修养的实践探索41

一、全党范围学习马列主义:增强理论修养41

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思想修养41

三、发扬党内民主:增强组织和纪律修养42

四、克服脱离人民群众的倾向:加强善于联系群众的党性修养43

五、加强学习:提高文化修养43

第三节 《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党性修养的重要文献45

一、《决定》产生的背景45

二、《决定》的文本解读47

三、《决定》成为延安整风中改正党员思想、转变工作作风的锐利武器之一49

第四节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党性修养的典范之作50

一、《修养》产生的简要过程50

二、《修养》的主要内容51

第五节 延安整风与党性修养60

一、整风运动的经验回顾60

二、延安整风运动的本质是一场党性修养运动62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党性修养(1945—1949)65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性修养的必要性65

一、党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存在成分不纯的问题65

二、党的作风不纯,存在官僚主义的问题66

三、党员的政治理论修养有待更进一步提高66

四、党员的组织修养有待更进一步加强68

五、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局要求党员加强党性修养69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性修养的实践经验及特色70

一、解放战争时期党性修养的实践探索70

二、解放战争时期党性修养的特色75

第三节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党性修养80

一、执政党党性修养的首要方面:确立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80

二、执政党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执政规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81

三、执政党党性修养的核心:转变党风,提高防腐拒变能力81

四、执政党党性修养的武器:批评和自我批评82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党性修养(1949—1956)8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性修养面临的新问题83

一、党的历史地位的变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给党性修养提出了新课题84

二、党员队伍的迅速发展给党性修养提出了新任务84

三、一小部分党员思想上腐化堕落给党性修养提出了新要求8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性修养活动的实践探索87

一、注重理论跟进:提高党性修养理论水平87

二、反对贪污腐化:保持党性纯洁88

三、开展整风、整党:普遍加强党性锻炼89

第三节 “三反”运动与党性修养91

一、开展“三反”运动的主要原因91

二、“三反”运动的主要经过92

三、“三反”运动与党性修养93

第四节 高饶反党事件后的党性修养95

一、高饶反党事件的主要经过95

二、《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的文本解读96

第五节 执政初期执政党党性修养规律的破题98

第五章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性修养(1956—1966)101

第一节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性修养面临的新问题101

一、国际国内环境对加强党性修养的要求101

二、党的自身建设对加强党性修养的要求102

第二节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性修养的实践探索104

一、中共八大对加强党性修养作出了重要贡献104

二、1957年整风运动对党性修养的作用108

三、这一时期提高党员个人党性修养的实践探索109

第三节 七千人大会与党性修养110

一、七千人大会的成就110

二、七千人大会与党性修养111

第四节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性修养的经验与启示113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114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性修养的经验与启示117

第六章 革命党党性修养的理论探索120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革命党党性修养的理论120

一、创建完全布尔什维克化的党:明确了党性修养的根本目的121

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指出了党性修养的最终体现122

三、实事求是:揭示了党性修养的思想方法123

四、进行整风运动:创造了增强党性的有效形式124

五、实施党内民主:促进了党性修养的健康发展126

六、弘扬典范精神:倡导了党性修养的学习榜样127

第二节 刘少奇关于革命党党性修养的理论128

一、全面阐述了党性修养的内容与方法128

二、深刻揭示了党性修养的精神实质130

三、明确指出了理想信念在党性修养中的关键地位131

四、高度重视理论修养在党性修养中的重要作用132

第三节 周恩来关于革命党党性修养的理论134

一、肃清非无产阶级意识,树立布尔什维克的精神134

二、注重军队的政治工作,锻炼坚定的革命战士135

三、积极以身作则,制定党性修养要则136

四、提出领导者标准,确立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原则137

第四节 朱德关于革命军队党性修养的理论138

一、坚定的信念是革命战士无形的武器139

二、自觉遵守纪律是革命军队得以巩固的基础140

三、政治训练是启发和提高指挥员、战斗员无产阶级觉悟的必要措施141

四、革命英雄主义是共产党员具有坚强党性的具体体现142

五、共产党人要有高尚的人格操守和先进的革命品格143

第五节 任弼时关于革命党党性修养的理论145

一、任弼时关于革命党党性修养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145

二、任弼时关于革命党党性修养理论的主要内容147

第六节 革命党党性修养的经验与规律149

一、革命党党性修养的基本经验150

二、革命党党性修养的规律153

第七章 执政党党性修养理论的初步探索156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党性修养的理论探索156

一、思想理论修养方面:防止资产阶级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156

二、作风修养方面:坚持“两个务必”,反对官僚主义158

三、组织修养方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的团结159

四、执政修养方面:加强执政能力,服务人民160

五、制度建设方面:加强民主集中制,接受党内外监督162

第二节 刘少奇关于执政党党性修养的理论探索163

一、思想和理论修养方面: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修养164

二、组织建设方面:注重党员的纯洁性,提高党员的先进性166

三、贯彻党的宗旨方面: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167

四、作风建设方面:树立实事求是作风,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作风168

五、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的领导体制169

第三节 周恩来关于执政党党性修养的理论探索171

一、思想修养方面:通过加强思想改造来促进党性修养171

二、组织修养方面:加强团结和完善民主集中制172

三、作风修养方面:要反对官僚主义和改善党的工作作风174

四、制度建设方面:要扩大党内民主和严格贯彻党的集体、民主领导175

五、党员个人修养方面:要切实完善自身和勇于、善于作自我批评176

六、民主决策的修养方面:提倡调查研究,实现决策科学177

后记1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