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影像技术质量控制与安全保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影像技术质量控制与安全保证
  • 王骏,宋宏伟,刘小艳,冯楠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6660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医学摄影-技术质量-质量控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影像技术质量控制与安全保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概述1

一、质量管理的理念1

二、质量管理活动与分析5

三、医学影像质量管理7

第二节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概述10

第三节 质量管理与经济优化13

一、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13

二、医疗质量管理原则14

三、经济管理用语15

第二章 医学影像相关法律法规18

第一节 医学影像相关法律18

一、放射性药品管理18

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19

第二节 医学影像相关法规22

一、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23

二、放射诊疗管理24

三、X线诊断放射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26

四、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27

五、放射防护监督员管理规定28

六、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28

七、2011—2015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规划29

八、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32

第三章 医学影像科室的管理33

第一节 医学影像科人员、设备和技术准入要求33

一、医学影像科人员准入要求33

二、医学影像科设备准入要求34

三、医学影像科开展影像诊疗工作基本要求36

第二节 人才的管理36

一、人才的培养36

二、人才管理专家37

三、科领导的素质37

四、医学影像科业务学习制度38

第三节 物品的管理38

第四节 设备的管理39

一、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制度39

二、设备维护40

三、设备维护保养岗位职责40

第五节 机房的管理40

第六节 医学影像科规章制度41

一、医学影像科组织管理制度41

二、影像质量控制和评价制度41

三、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42

四、设备维修保养制度43

五、设备故障、网络故障和停电应急预案44

第七节 放射师的管理45

一、技师长职责45

二、技术组长职责45

三、主任技师职责45

四、副主任技师职责46

五、主管技师职责46

六、技师职责46

七、技士职责47

八、工程技术人员职责47

九、登记员职责47

十、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规范化管理48

第八节 值班的管理49

一、值班、听班制度49

二、夜班制度50

三、交接班制度50

四、应急替代总体预案51

第九节 危急值51

一、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制度52

二、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范围52

三、医学影像科危急值处理流程53

四、常见危急值53

第十节 医学影像诊断管理57

一、报告室工作制度57

二、综合读片和疑难读片讨论制度57

三、医学影像科急诊检查及报告制度58

四、医学影像科追踪随访与反馈制度58

五、与临床联系制度59

六、与临床联系的方式59

七、医学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应急预案59

八、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的机制与流程60

第十一节 机房与操作室管理60

一、登记室管理制度60

二、X线机房与操作室制度61

三、CT机房与操作室制度61

四、磁共振成像机房与操作室制度62

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房制度62

六、超声机房制度63

七、核医学机房制度63

八、后处理工作站的制度64

九、医用激光相机管理制度65

第四章 医学影像技术质量控制66

第一节 医学影像技术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66

一、医学影像技术质量控制制度66

二、医学影像科查对制度66

第二节 医学成像技术的质量控制66

一、质量控制用语66

二、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常用名词68

三、医学影像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69

第三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70

第四节 医学影像科差错事故处理71

一、医学影像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71

二、医学影像科医疗差错事故处置规范72

三、医学影像科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72

第五章 X线成像74

第一节 X线成像机房的质量控制74

一、机房的位置74

二、机房的面积与高度74

三、机房的防护75

四、机房的通风76

五、X线机在机房中的位置设计76

第二节 X线机安装调试质量控制77

一、X线机的安装77

二、X线机的调试78

第三节 计算机X线摄影质量控制79

一、影响CR图像质量的因素79

二、CR系统性能检测80

三、CR系统辐射剂量优化82

第四节 数字X线摄影质量控制85

一、影响DR图像质量的因素85

二、DR的质量控制87

三、DR的质量保证88

四、DR系统辐射剂量优化88

第五节 X线机维护保养90

一、X线机的正确使用90

二、X线机的日常维护保养91

三、X线机主要部件的保养92

四、X线机的定期检查93

第六节 医用激光相机质量控制95

一、医用激光相机工作环境95

二、医用激光相机日常维护保养95

三、医用激光相机的注意事项96

四、医用激光相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96

五、柯达相机常见故障现象及维修97

第七节 X线影像质量评价103

一、优质片的条件103

二、影像质量评价方法105

第六章 CT成像108

第一节 CT采购应注意的问题108

一、基本配置和高端配置的区别108

二、合理选择临床需求配件108

三、密码的开放与操作手册108

四、DICOM3.0接口109

五、附属设备的购置109

六、同类CT的比较109

七、维修方便性109

第二节 CT成像机房的质量控制109

一、CT机房布置109

二、空气要求110

三、电源要求110

第三节 CT机安装质量控制111

第四节 CT成像质量控制116

一、机器的维护与保养是被检者检查的基础116

二、合理用药是被检者进行检查的先决条件122

三、辐射防护是被检者进行检查的根本123

四、规范化作业是被检者进行检查的核心123

五、消除伪影为诊断的先决条件124

六、CT成像质量标准127

第五节 CT剂量的规范与优化127

一、MDCT技术127

二、单层CT(SDCT)与MDCT的差异128

三、MDCT与SDCT辐射剂量的差异128

四、影响MDCT辐射剂量的因素129

五、加强CT被检者的辐射防护130

六、儿科CT质量控制133

第六节 CT机日常操作与维护134

一、日常操作规范134

二、日常维护保养134

三、延长球管寿命的方法135

四、球管的更换136

第七章 磁共振成像138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机房的质量控制138

一、磁场对外界环境的影响138

二、外界环境对磁场的影响139

三、磁共振成像机房选址139

四、MRI机房的屏蔽原理和设计原则139

五、工作室的设计141

六、进出通道及液态气体的供应141

七、电能源、水源及室内环境要求142

八、磁共振成像机房设计142

九、磁共振成像机房建设143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机安装质量控制144

一、设备的就位及相互间电缆连接145

二、MRI设备安装145

三、各组件的启动146

四、磁体冷却及励磁、匀场146

五、系统调试147

六、MRI安装时密切关注的问题148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150

一、成像参数与MR图像质量的相关性151

二、磁共振成像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55

三、MR图像质量控制中相关人员的职责156

四、MRI子系统的主要参数指标157

第四节 MRI伪影及其消除161

一、运动伪影161

二、设备相关伪影162

三、序列参数相关伪影164

四、化学位移伪影165

五、截断伪影166

六、金属异物伪影166

七、磁敏感伪影166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机维护与保养167

一、设备硬件及其维护保养167

二、表面线圈及其维护保养168

三、其他辅助配件及其维护保养168

四、工程师在维护保养中的作用169

第八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72

第一节 影响DSA图像质量的因素172

一、DSA机房172

二、设备结构因素的影响172

三、成像方式的影响173

四、操作技术的影响174

五、造影方法的影响174

六、对比剂的影响174

七、患者本身因素的影响175

八、DSA性能及其影响175

第二节 DSA的伪影177

一、运动性伪影178

二、饱和状态伪影178

三、设备性伪影178

四、图像配准不良179

第三节 DSA的质量控制179

一、数字减影系统的性能检测179

二、DSA图像质量改善措施179

三、DSA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80

四、DSA图像的质量控制181

第四节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183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183

二、人员基本要求184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185

四、培训186

五、其他管理要求187

第五节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188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188

二、人员基本要求189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189

四、培训190

五、其他管理要求192

第六节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192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192

二、人员基本要求194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194

四、培训195

五、其他管理要求196

第七节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198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198

二、人员基本要求200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200

四、培训201

五、其他管理要求202

第八节 DSA管理与常见并发症204

一、医学影像科介入诊疗管理制度204

二、介入手术室管理制度205

三、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206

四、DSA检查后注意事项206

五、穿刺插管的并发症206

六、DSA检查常见的并发症207

第九章 核医学成像208

第一节 核医学科的组建及其管理208

一、组建核医学科的基本要素208

二、核医学科的管理211

第二节 核医学机房的质量控制214

一、核医学机房建筑要求214

二、核医学机房内质量控制215

第三节 核医学显像的质量控制216

一、照相机的质量控制216

二、SPECT的质量控制218

三、PET的质量控制219

第四节 核医学机维护的质量控制220

一、维修人员的素质220

二、维修工具和测试仪器222

三、技术资料222

四、维护保养222

五、故障检修225

六、SPECT和SPECT/CT扫描仪日常校正227

七、SPECT-CT质量控制通用测试系统、模型和应用229

第五节 放射性测量仪器与质量控制232

一、医用核素活度计232

二、脏器功能测量仪器234

三、体外γ射线测量仪器236

四、污染与个人剂量监测仪237

第十章 对比剂安全保证239

第一节 概述239

一、对比剂的概念239

二、对比剂分类239

第二节 碘对比剂安全保证239

一、使用碘对比剂前的准备工作239

二、推荐“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内容240

三、肾功能正常患者血管内使用碘对比剂原则240

四、具有对比剂肾病高危因素患者血管内使用碘对比剂注意事项241

五、碘对比剂非肾毒性反应242

六、碘对比剂使用禁忌证243

七、碘对比剂血管外的使用244

第三节 钡类对比剂安全保证245

一、适应证245

二、禁忌证245

三、使用钡剂的注意事项245

四、并发症及处理措施245

第四节 钆对比剂安全保证246

一、使用钆对比剂前的准备246

二、推荐“钆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内容246

三、钆对比剂不良反应及处理247

四、肾功能正常患者使用钆对比剂248

五、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钆对比剂注意事项248

第五节 铁类胃肠道对比剂安全保证248

一、胃肠道MRI铁类对比剂剂型及用法248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249

三、慎用铁剂检查的情况249

四、不良反应249

第六节 CO2对比剂安全保证249

一、适应证249

二、禁忌证249

三、慎用CO2检查的情况250

四、并发症的防治250

第十一章 放射性药物安全保证251

第一节 放射性药物制备与质量控制251

一、基本概念251

二、放射性药物的制备253

三、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257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储存、使用与管理261

一、放射性核素的储存261

二、放射性核素的使用与操作262

三、放射性核素的管理264

四、核医学高活性室操作规程264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266

一、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266

二、住院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267

第四节 核医学科放射性废物处理268

一、固体放射性废物269

二、液体放射性废物269

三、气载放射性废物269

四、放射性废物处理办法270

五、消毒隔离制度270

六、科室缺陷管理措施271

第十二章 X线辐射安全保证272

第一节 放射生物效应及基本概念272

一、确定性效应272

二、随机性效应273

三、胚胎和胎儿的效应274

四、皮肤效应275

第二节 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276

一、放射防护的目的276

二、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276

三、外照射防护279

第三节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82

一、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82

二、国际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283

三、放射卫生人员的健康管理284

第四节 辐射与防护287

一、安全管理287

二、X线辐射与防护289

三、CT辐射与防护293

四、DSA辐射与防护298

五、核医学辐射与防护301

第十三章 磁共振成像安全保证305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的生物效应305

一、静磁场的生物效应305

二、梯度磁场的生物效应306

三、射频脉冲的生物效应306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307

一、铁磁性物质307

二、体内置入物307

三、MRI噪声310

四、幽闭恐惧症311

五、妊娠311

六、低温超导系统的安全311

七、制冷剂安全性312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安全检查313

一、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禁忌证313

二、磁共振成像检查前的准备313

三、磁共振成像检查步骤313

第十四章 被检者隐私及信息安全保证315

一、被检者隐私保护315

二、医学影像科PACS/RIS信息安全管理315

三、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机房安全316

四、医学影像工作站的应用及安全维护316

五、资料存档室管理318

参考文献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