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0018535.jpg)
- 俞立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习出版社
- ISBN:97875147029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信息资源-信息管理-关系-区域经济-经济增长-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信息资源的地位1
二、信息资源的地区差距2
三、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4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4
第二节 文献综述5
一、信息资源测度5
二、信息资源地区差距10
三、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15
四、信息资源的作用机制17
五、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及效率分析18
六、信息资源管理19
第三节 技术路线21
一、研究基本前提与假设21
二、研究技术路线22
三、数据来源23
第四节 本书结构24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25
一、研究的创新25
二、有待完善之处26
第一章 理论回顾27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27
一、信息27
二、信息资源28
三、信息资源差距30
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分类、特征与作用31
一、信息资源的分类31
二、信息资源的公共物品特征32
三、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影响34
第三节 信息资源配置35
一、信息资源配置的类型35
二、信息资源的配置方式37
三、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39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理论40
一、经济增长理论及其进展40
二、区域经济理论42
本章小结45
第二章 信息资源建设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47
第一节 新中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47
一、萌芽阶段(1949—1980年)47
二、起步阶段(1981—1996年)48
三、高速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51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信息资源发展的聚类分析58
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中的若干问题59
一、信息资源差距问题59
二、信息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问题67
第四节 信息资源差距的危害与原因68
一、信息资源差距的危害68
二、国家间信息资源差距的根本原因69
三、地区信息资源差距的原因70
四、群体信息资源差距的主要原因71
本章小结72
第三章 信息资源的作用机制73
第一节 信息形成机制与信息源失真研究73
一、数据的处理机制73
二、信息源失真的原因分析74
三、信息源失真的防范75
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传播处理机制76
一、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76
二、信息资源与知识的处理机制及其比较78
第三节 信息资源的测度81
一、信息资源测度中存在的问题81
二、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修正84
三、信息资源的测度——基于中间数据92
第四节 信息资源与知识的作用机制94
一、信息资源与知识传播的比较94
二、知识的处理机制95
三、信息资源与知识处理机制的比较96
四、信息资源与知识利用的区别97
五、知识与信息资源融合的效率测度模型98
第五节 信息资源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作用100
一、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100
二、信息资源对自然资源的节约机制102
第六节 信息资源与人类行为的关系103
一、人类行为系统概述103
二、个体——信息行为模型105
三、组织——信息行为模型107
四、系统中的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系统109
第七节 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114
一、信息资源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114
二、信息资源具有协调生产要素功能114
三、信息资源具有改善管理的功能115
四、信息资源对产业结构调整会发生影响115
五、信息资源建设通过信息化推动了工业化116
本章小结117
第四章 地区信息资源差距119
第一节 信息资源衡量指标的选取119
一、电信指标119
二、邮政指标120
三、互联网指标121
四、信息综合指标121
第二节 信息资源地区差距的测度方法122
一、信息资源差距系数122
二、市场集中度122
第三节 信息资源地区差距实证123
一、电信指标分析123
二、邮政指标分析126
三、互联网指标分析129
四、信息资源综合指标的分析132
五、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差距135
第四节 案例分析——以江苏与广西为例137
一、江苏与广西简介137
二、江苏广西信息资源差距比较138
第五节 信息资源地区差距的综合测度140
一、信息资源间接测度模型141
本章小结145
第五章 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理想与实际贡献147
第一节 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147
一、引言147
二、研究方法148
三、数据151
四、实证结果152
五、本节结论158
第二节 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理想贡献159
一、引言159
二、方法与数据160
三、实证结果161
四、本节结论166
本章小结167
第六章 区域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169
第一节 区域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169
一、引言169
二、研究框架与方法170
三、变量与数据175
四、实证结果176
第二节 不同地区信息资源贡献的变参数估计181
第三节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信息资源弹性系数的变化183
一、引言183
二、分位数回归模型183
三、分位数回归结果184
第四节 信息资源地区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186
一、要素投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关系186
二、实证结果187
本章小结190
第七章 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及信息经济效率191
第一节 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191
一、研究意义191
二、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191
三、变量与数据192
四、面板数据实证结果194
第二节 信息经济的效率分析195
一、信息经济效率测度的意义195
二、数据包络分析(DEA)197
三、变量与数据204
四、实证结果204
本章小结208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209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209
一、信息资源的作用机制是多样化、层次化的209
二、中国地区信息资源差距正日趋缩小210
三、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动态变化的,总体上小于劳动力和资本211
四、无效率损失时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211
五、缩小地区信息资源差距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211
六、不同地区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弹性系数相差不大212
七、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与科技212
八、资本、劳动力、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212
第二节 政策建议213
一、进一步深化信息资源的应用213
二、加强信息资源欠发达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14
三、教育和科技是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措施214
四、加强信息监管,提高信息资源质量214
五、加强管理,提高各地区的投入产出效率215
第三节 研究展望215
一、中国和国外同类国家信息资源利用的比较研究215
二、信息资源的城乡差距及其影响研究215
参考文献217
本书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