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基础课”教学重点的研究 抓重带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对“基础课”教学重点的研究 抓重带轻](https://www.shukui.net/cover/5/31920857.jpg)
- 卢黎歌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8873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思想修养-教学研究-高等学校;法律-中国-教学研究-高等学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对“基础课”教学重点的研究 抓重带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教学教材研究3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研究3
一 关于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基本状况3
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的理论思考5
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思考11
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核心观点和重点理论遴选15
第二部分 教材主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主线研究16
一 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16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18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渊源29
四 主导向主流转化的关键35
五 对作为主线和作为内容的思考38
第三部分 教学重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重点研究40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41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46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50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56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62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68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74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82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86
第四部分 研究综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理论研究综述91
绪论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及其培养研究综述91
第一章 理想信念研究综述101
第二章 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研究综述111
第三章 人生观问题及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129
第四章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研究综述151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研究综述160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综述174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研究综述182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研究综述196
下篇 研究论文203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203
一 两种不同体系之比较203
二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05
三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207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观念210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210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213
三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216
谈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论内化为主的教改取向219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目的219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0
三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教育、教学中的相互关系分析222
四 坚持以教学内容为主、教学形式为辅的教学改革取向223
搞好教学设计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226
一 对教学进行顶层设计226
二 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227
三 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229
国外名校公开课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启示231
一 情境教学之“巧”:巧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231
二 议题设置之“精”:精心设置议题,吸引学生关注232
三 问题提炼之“深”:问题引领求索,展示“思辨的性感”233
四 教师风采之“美”:解放教师个性,凸显人格魅力234
“中国梦”与共同理想及其关系辩证236
一 “中国梦”的理论内涵236
二 对“中国梦”和共同理想两者关系的理解239
用崇高理想信念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41
一 依托理想信念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241
二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面临的现实挑战244
三 用理想信念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246
强化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引导培养文化自觉 推动传承创新——“基础课”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思考250
一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250
二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内容的教育253
三 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257
四 关于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259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262
一 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目标理念262
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探析2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几个关系268
一 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68
二 国家意识形态与个体发展需求的关系269
三 理论解释证成与价值诉求吸引的关系271
四 外在灌输与心理接受塑造信念信仰的关系273
五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与遵循教育规律的关系275
六 理想应然与现实体现的关系277
爱国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280
一 爱国的价值目标与评价标准280
二 全球化时代如何体现爱国精神281
当前社会变革中的人生观争论与教育283
一 社会变革中人生观争论的主要表现283
二 社会变革引发人生观争论的原因分析288
三 社会变革中人生观教育的着力点291
建设生态文明是破解生态问题的必然选择297
一 生态问题显现的历史背景297
二 生态文明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299
三 深刻理解我党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主要精神300
四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30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析306
一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突出特点306
二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索309
道德风气与品德建设312
一 社会风气与个人品德312
二 公共领域与公民品德316
道德焦虑现象的成因与对策320
一 引发道德焦虑的典型案例320
二 道德焦虑的成因分析322
三 缓解道德焦虑的有效路径325
如何认识和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329
一 历史“虚实之辨”仅仅是学派相争吗?329
二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何会有一定市场?330
三 “还原历史”与“虚无历史”有何区别?331
四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真的是要“虚无”历史吗?332
五 “虚无”历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333
六 历史虚无主义有哪些影响?336
后记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