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说奶牛繁殖技术与繁殖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说奶牛繁殖技术与繁殖管理
  • 郝海生主编;程小强,穆秋玲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28157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4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说奶牛繁殖技术与繁殖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发情鉴定技术1

1.1 概念与原理1

1.1.1 初情期与繁殖年龄1

1.1.2 发情周期2

1.1.3 发情期母牛行为和生殖道分泌物变化4

1.1.4 发情期母牛卵巢变化5

1.1.5 发情周期调节机制6

1.1.6 影响母牛发情表现的因素8

1.2 发情鉴定主要方法10

1.2.1 人工观察法10

1.2.2 活动量监测法11

1.2.3 尾根涂抹法12

1.2.4 其他方法14

1.3 影响发情鉴定检出率的因素16

1.3.1 发情鉴定方法16

1.3.2 母牛因素16

1.3.3 环境因素17

参考文献17

第2章 同期发情技术18

2.1 同期发情概念与原理18

2.1.1 同期发情技术原理18

2.1.2 同期发情技术的优点与作用19

2.1.3 同期发情常用激素19

2.2 同期发情主要方法及其操作过程22

2.2.1 前列腺素同期发情方法22

2.2.2 孕酮+PG同期发情方法22

2.3 同期发情技术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25

2.3.1 同期发情技术在青年牛繁殖中的应用25

2.3.2 同期发情技术在泌乳母牛繁殖中的应用26

2.4 影响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因素26

2.5 同期发情处理应注意的事项27

参考文献27

第3章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28

3.1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概念与原理28

3.1.1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概念28

3.1.2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原理29

3.1.3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的优点30

3.2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常用的激素31

3.2.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31

3.2.2 前列腺素31

3.2.3 孕酮31

3.3 不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处理过程31

3.3.1 GnRH+PG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32

3.3.2 孕酮埋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CIDR-Synch33

3.3.3 其他方法34

3.3.4 不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的优点与缺点34

3.4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35

3.4.1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青年奶牛中的应用35

3.4.2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泌乳母牛中的应用36

3.5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应注意事项37

3.5.1 选择合适的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37

3.5.2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激素制剂37

3.5.3 观察发情37

3.5.4 注重日粮营养平衡和饲养管理37

参考文献37

第4章 人工授精技术38

4.1 人工授精概念及优缺点38

4.1.1 概念38

4.1.2 牛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与缺点38

4.2 牛精液制作39

4.2.1 冷冻精液的制作39

4.2.2 牛冷冻精液剂型40

4.3 牛冷冻精液的保存40

4.4 人工输精过程41

4.4.1 人工输精前的准备41

4.4.2 输精45

4.5 影响奶牛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因素49

4.5.1 公牛繁殖性能的影响49

4.5.2 母牛繁殖性能51

4.5.3 人工输精技术51

参考文献52

第5章 妊娠诊断技术53

5.1 妊娠诊断概念与原理53

5.1.1 妊娠诊断概念53

5.1.2 妊娠诊断原理53

5.2 妊娠不同时间母牛子宫及胎儿的变化54

5.2.1 妊娠30~45天54

5.2.2 妊娠60天55

5.2.3 妊娠90天55

5.3 不同妊娠诊断方法及其诊断过程55

5.3.1 直肠触诊法56

5.3.2 B超检查法57

5.3.3 孕酮(P4)检测法63

5.3.4 妊娠相关糖蛋白检测法65

5.4 不同妊娠诊断方法的优点与缺点67

参考文献68

第6章 性别控制技术69

6.1 性别控制概念与原理69

6.1.1 性别控制概念69

6.1.2 性别控制原理69

6.2 性别控制方法70

6.2.1 X、Y精子分离技术70

6.2.2 胚胎性别鉴定技术77

参考文献80

第7章 繁殖疾病防治技术81

7.1 奶牛主要繁殖疾病81

7.1.1 卵巢疾病81

7.1.2 生殖道疾病81

7.1.3 胎衣不下82

7.2 繁殖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82

7.2.1 卵巢囊肿82

7.2.2 子宫炎84

7.2.3 胎衣不下86

参考文献88

第8章 胚胎移植技术89

8.1 胚胎移植概念与原理89

8.1.1 胚胎移植概念89

8.1.2 胚胎移植原理89

8.1.3 胚胎移植分类91

8.1.4 胚胎移植技术的优势91

8.2 体内胚胎生产与移植92

8.2.1 供体和受体牛选择92

8.2.2 供体牛和受体牛的同期发情处理93

8.2.3 供体牛超数排卵93

8.2.4 供体发情观察与配种95

8.2.5 胚胎采集95

8.2.6 胚胎质量鉴定102

8.2.7 胚胎冷冻保存104

8.2.8 胚胎移植107

8.2.9 妊娠诊断111

8.3 体外胚胎生产与移植111

8.3.1 体外胚胎生产溶液的配制111

8.3.2 卵母细胞采集113

8.3.3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115

8.3.4 卵母细胞体外受精116

8.3.5 早期胚胎体外培养117

8.3.6 体外胚胎移植117

参考文献117

第9章 繁殖管理118

9.1 奶牛繁殖性能指标118

9.1.1 短时间繁殖指标118

9.1.2 长时间繁殖指标120

9.1.3 其他繁殖指标121

9.2 制定合理的繁殖指标122

9.2.1 制定奶牛合理繁殖指标的原则122

9.2.2 奶牛繁殖指标122

9.3 奶牛繁殖技术人员岗位职责125

9.3.1 繁殖技术人员岗位设置125

9.3.2 繁殖主管职责与考核125

9.3.3 繁殖技术人员职责与考核126

9.3.4 繁殖技术人员的激励126

9.4 奶牛繁殖疾病的监控126

9.4.1 生殖道疾病监控126

9.4.2 卵巢疾病监控127

9.5 奶牛繁殖记录与繁殖结果分析127

9.5.1 奶牛繁殖记录127

9.5.2 奶牛繁殖记录常用表格128

9.5.3 配种记录数据分析与管理129

9.6 不同时期奶牛繁殖管理要点130

9.6.1 犊牛和青年牛的繁殖管理130

9.6.2 配种期泌乳母牛的繁殖管理130

9.6.3 妊娠期母牛的繁殖管理132

9.6.4 围产期母牛的繁殖管理134

9.6.5 产后20~45天母牛的繁殖管理143

9.6.6 产后 45~150天母牛的繁殖管理144

9.6.7 产后未发情母牛的繁殖管理145

9.6.8 未参配母牛的繁殖管理145

9.6.9 久配不孕母牛的繁殖管理145

9.6.10 流产母牛的繁殖管理145

参考文献1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