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方法再探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少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888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方法再探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返本与开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转换与超越1
第一节 近年来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综述2
一 关于理想信念的时代价值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研究5
二 关于理想信念教育本质和经验的研究7
三 关于重点人群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的研究10
第二节 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本书的创新点16
第二章 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历史回顾与检讨反思26
第一节 苏联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回顾与检讨27
一 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地对待马列主义,将本国经验神圣化、绝对化,难以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资源的合法性、先进性28
二 采用行政强制手段管控思想言论,屏蔽、封锁其他文化成果,难以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资源的纯洁性、统一性33
三 苏联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的最严重流失: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首先丧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出现严重的人格分裂36
四 苏联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的最严重误用:把“灌输”理解成运动式的“硬塞”和“强灌”,忽视生活载体的教育功能作用39
本节结语41
第二节 现代西方国家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探微44
一 公开直接的文化宣教45
二 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身教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的“三观”47
三 以文化消费品为载体进行价值观渗透48
四 以校园课程及活动为载体进行灌输5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评析反思54
一 主要方式、方法举要及评析54
二 对我国当代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的反思65
本章结语76
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再探讨78
第一节 面向生活实践汲取、重构、扩充理想信念教育资源78
一 结合现实社会主义实践重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体系79
二 结合社会主义历史实践重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81
第二节 理想信念教育介质、载体优化问题再探讨94
一 马克思主义的出场、传播形态对理想信念教育资源质量的影响问题94
二 马克思主义“三化”中的世界化形态实现度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104
三 大众生活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介质112
四 实践激励机制的选择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的优化117
第四章 当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几个关键链接与着力点126
第一节 正确认识处理“两制”关系问题127
一 厘定标准,析出成果,拓展“两制”共处互鉴新空间128
二 立足现实、摒弃空想,把握“两制”更替的正确方式136
第二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实现形式问题144
一 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确立需要什么样的客观前提条件145
二 各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实现形式的艰辛探索149
三 应从社会主义所有制探索过程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153
四 未来经济制度变迁的焦点和枢纽: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兼容的公有制实现形式158
第三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路径问题164
一 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巨大成就165
二 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71
三 对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方式的理论反思174
第四节 正确认识人民公仆、廉价政府目标的兑现问题179
一 苏联人民公仆、廉价政府目标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80
二 人民公仆、廉价政府思想在当代中国实践中遭遇的问题、原因及对策193
第五节 正确认识人民权利的保障问题——以苏联人权保障实践为例的分析讨论202
一 苏联在生存权、发展权保障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203
二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13
三 如何有效保障人民的权利218
本章结语221
第五章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如何在新社会阶层延续——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与新方法的运用与检验222
一 专业技术人员群体的劳动、收入及阶层属性分析222
二 专业技术人员群体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228
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掌握新社会阶层群众的策略235
主要参考文献244
后记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