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识茶、品茶、鉴茶轻图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识茶、品茶、鉴茶轻图典](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939696.jpg)
- 尹智君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5780223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茶叶-文化-中国-图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识茶、品茶、鉴茶轻图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初识茶,这些功课您做了吗14
第一章:爱上茶,先了解茶史14
茶之源:探究茶叶的起源14
神农说14
商周说15
西汉说15
茶之字:漫说“茶”字的演变16
“茶”字字形的由来16
“茶”字读音的由来17
各国语言中的“茶”读音17
茶之史:饮茶的作用及饮茶方式的发展、演变18
饮茶作用的发展18
饮茶方式的演变19
茶之地:茶的主要分布区域22
中国22
印度24
斯里兰卡24
肯尼亚24
印度尼西亚24
日本25
土耳其25
茶之播:茶叶在国内、海外的传播路径26
茶在国内的传播26
茶的对外传播路径27
茶之渊:丰富多彩的茶德茶俗30
茶德30
茶俗31
第二章:认识茶,需了解茶分类34
茶叶的基本分类法34
绿茶34
黑茶36
红茶37
黄茶39
白茶40
青茶41
再加工茶42
按发酵程度分类44
按采摘季节分类45
按茶叶形态分类46
按烘焙温度分类48
按茶树的生长环境分类49
按产地分类50
茶叶的其他分类方法51
第三章:品好茶,应懂得茶优存52
影响茶叶品质的五种因素52
茶有所属,不同容器的存茶之法53
茶叶罐贮存法53
冰箱贮存法55
塑料食品袋贮存法55
干燥剂贮存法56
暖水瓶贮存法58
茶有其性,按照茶类去存茶59
绿茶的保存方法59
红茶的保存方法60
青茶的保存方法60
白茶的保存方法61
黄茶的保存方法63
黑茶的保存方法64
再加工茶的保存方法65
第二部分 识茶、泡茶、品茶三位一体学习茶知识68
第四章:识得好茶,物有所值68
绿茶68
西湖龙井68
庐山云雾70
碧螺春72
蒙顶甘露74
太平猴魁76
南京雨花茶78
信阳毛尖80
大佛龙井82
六安瓜片84
金坛雀舌86
岳西翠兰87
安吉白茶88
婺源绿茶90
竹叶青91
湄潭翠芽92
绿宝石94
桂林毛尖96
开化龙顶97
黄山毛峰98
黑茶100
普洱茶(生)100
普洱茶(熟)102
七子饼生茶104
七子饼熟茶105
六堡茶106
青砖茶108
千两茶110
湖南天尖111
湖南黑砖112
花砖茶113
茯砖114
生沱茶116
熟沱茶117
红茶118
祁门红茶118
坦洋工夫120
正山小种122
政和工夫124
宜红工夫125
金骏眉126
白琳工夫128
银骏眉129
川红工夫130
宁红工夫132
红宝石134
C.T.C红碎茶135
老枞红茶136
遵义红138
英德红茶140
宜兴红茶141
滇红工夫142
黄茶144
君山银针144
蒙顶黄芽145
霍山黄芽146
白茶148
白牡丹148
白毫银针150
贡眉152
青茶154
铁观音154
武夷肉桂156
武夷水仙158
冻顶乌龙160
大红袍162
金萱茶163
永春佛手164
凤凰单丛166
凤凰水仙167
铁罗汉168
黄金桂169
高山乌龙170
水金龟171
蜜兰香单枞茶172
木栅铁观音173
白芽奇兰174
本山175
毛蟹176
再加工茶177
茉莉花茶177
玫瑰花茶178
金银花茶179
黄山贡菊180
杭白菊181
桂花茶182
千日红183
蓝莓果茶184
草莓果茶185
百合花186
苦丁茶187
第五章:泡出好茶,茶意浓188
好茶泡出好茶水188
从来佳茗似佳人:好茶的核心标准188
泡茶之前先鉴茶:六大茶类的甄别190
“喜新不厌旧”:新茶与陈茶之别192
同茶不同味:春茶、夏茶和秋茶的甄别193
好器沏好茶194
器之材:茶器的材质有哪些194
器之选:如何选购茶具196
器之用:如何使用茶具197
器之养:茶具的清洁和保养204
好水泡出好茶汤206
宜茶之水的标准206
水之源:中国五大名泉207
水之质:找到好水质208
水之用:煮水的讲究209
水之温:水温对茶的影响210
新手泡茶全攻略211
量茶:投放多少茶叶最合适211
投茶:什么是上投、中投与下投211
洗茶:洗茶的意义213
泡茶:泡茶时间和次数的掌握214
环境:不同场合的泡茶过程214
泡茶进阶:不同茶类的冲泡之法218
绿茶的冲泡方法218
红茶的冲泡方法220
乌龙茶的冲泡方法222
黄茶的冲泡方法224
白茶的冲泡方法226
黑茶的冲泡方法228
花草茶的冲泡方法230
第六章:品出好茶,意境深232
品茗五要素232
观茶形232
察茶色233
闻茶香233
品茶味234
悟茶韵234
品茗的怡然心境235
平心235
清静235
风度236
心意236
放松236
乐观236
禅定236
第三部分 优雅的茶艺与茶礼240
第七章:伴茗之魂赏茶艺240
乌龙茶茶艺表演240
1.孔雀开屏241
2.叶嘉酬宾244
3.大彬沐淋244
4.乌龙入宫244
5.高山流水244
6.乌龙入海245
7.重洗仙颜245
8.玉液回壶245
9.若琛听泉246
10.祥龙行雨246
11.凤凰点头246
12.龙凤呈祥246
13.鲤鱼翻身247
14.敬奉香茗247
15.喜闻幽香247
16.三龙护鼎248
17.初品奇茗248
18.宾主起立,敬杯谢茶248
茉莉花茶茶艺表演249
1.春江水暖鸭先知(洗杯)249
2.香花绿叶相扶持(赏茶)249
3.落英缤纷玉杯里(投茶)249
4.春潮带雨晚来急(冲泡)250
5.三才化育甘露美(闷茶)250
6.一盏香茗奉至交(奉茶)250
7.杯里清香浮情味(闻香)250
8.舌端甘苦人心底(品茶)251
9.茶味人生细品悟(回味)251
10.饮罢两腋清风起(谢茶)251
绿茶茶艺表演252
1.清心入茶境(净手)252
2.冰心去凡尘(洁具)252
3.清宫迎佳人(投茶)252
4.甘露润莲心(润茶)253
5.凤凰三点头(冲泡)253
6.慧心悟茶香(闻香)253
7.静心品佳茗(品茶)253
第八章:不可不知的茶礼仪254
泡茶中的礼仪254
泡茶前的礼仪254
泡茶时的礼仪255
奉茶中的礼仪257
奉茶顺序257
端茶257
放茶257
伸掌礼258
品茶中的礼仪258
用玻璃杯品茶的礼仪258
用盖碗品茶的礼仪259
用瓷杯品茶的礼仪259
品茶中的注意事项259
茶中的其他礼仪260
倒茶的礼仪260
喝茶做客的礼仪260
第九章:融入茶人圈的茶席美学262
茶席的渊源262
茶席始于唐262
茶席盛于宋262
茶席复兴于明262
茶席的设计263
茶具组合263
席面设计263
配饰选择263
茶点搭配263
空间设计263
第四部分 超简单茶疗方,调五脏、和气血、养容颜266
第十章:茶的保健功效266
茶叶中富含的营养元素266
茶多酚266
咖啡碱266
维生素266
矿物质266
氨基酸267
蛋白质267
糖类化合物267
脂多糖267
芳香物质267
饮茶的特殊功效268
第十一章:科学饮茶有讲究270
科学饮茶要适宜270
科学饮茶有八忌270
忌饮浓茶270
忌饮隔夜茶270
忌空腹饮茶271
忌以茶送药271
忌饮冷茶或烫茶271
忌饭后立即饮茶271
睡前不宜饮茶271
不宜饮茶的人群271
第十二章:简、便、廉、验,经典养生保健茶疗方272
四季有别:如何按季节喝茶272
春饮花茶理气除春困272
夏饮绿茶去火防暑湿273
秋饮青茶生津解秋燥274
冬饮红茶暖身驱寒邪275
五脏护养:不同脏器的保健茶饮276
疏肝清肝的保健茶饮276
清心安神的保健茶饮277
滋阴润肺的保健茶饮277
健脾益气的保健茶饮279
补肾填精的保健茶饮280
健康调理:祛病保健的茶疗验方281
家庭营养:强身健体的私房茶食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