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进倒装芯片封装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先进倒装芯片封装技术
  • 唐和明(Ho-Ming Tong),赖逸少(Yi-Shao Lai),(美)汪正平(C.P.Wong)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7683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芯片-封装工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进倒装芯片封装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市场趋势:过去、现在和将来1

1.1 倒装芯片技术及其早期发展2

1.2 晶圆凸点技术概述2

1.3 蒸镀3

1.3.1 模板印刷3

1.3.2 电镀4

1.3.3 焊坝4

1.3.4 预定义结构外电镀6

1.4 晶圆凸点技术总结6

1.5 倒装芯片产业与配套基础架构的发展7

1.6 倒装芯片市场趋势9

1.7 倒装芯片的市场驱动力11

1.8 从IDM到SAT的转移13

1.9 环保法规对下填料、焊料、结构设计等的冲击16

1.10 贴装成本及其对倒装芯片技术的影响16

参考文献16

第2章 技术趋势:过去、现在和将来17

2.1 倒装芯片技术的演变18

2.2 一级封装技术的演变20

2.2.1 热管理需求20

2.2.2 增大的芯片尺寸20

2.2.3 对有害物质的限制21

2.2.4 RoHS指令与遵从成本23

2.2.5 Sn的选择23

2.2.6 焊料空洞24

2.2.7 软错误与阿尔法辐射25

2.3 一级封装面临的挑战26

2.3.1 弱BEOL结构26

2.3.2 C4凸点电迁移27

2.3.3 Cu柱技术28

2.4 IC技术路线图28

2.5 3D倒装芯片系统级封装与IC封装系统协同设计31

2.6 PoP与堆叠封装32

2.6.1 嵌入式芯片封装34

2.6.2 折叠式堆叠封装34

2.7 新出现的倒装芯片技术35

2.8 总结37

参考文献37

第3章 凸点制作技术40

3.1 引言41

3.2 材料与工艺41

3.3 凸点技术的最新进展57

3.3.1 低成本焊锡凸点工艺57

3.3.2 纳米多孔互连59

3.3.3 倾斜微凸点59

3.3.4 细节距压印凸点60

3.3.5 液滴微夹钳焊锡凸点60

3.3.6 碳纳米管(CNT)凸点62

参考文献63

第4章 倒装芯片互连:过去、现在和将来66

4.1 倒装芯片互连技术的演变67

4.1.1 高含铅量焊锡接点68

4.1.2 芯片上高含铅量焊料与层压基板上共晶焊料的接合68

4.1.3 无铅焊锡接点69

4.1.4 铜柱接合70

4.2 组装技术的演变71

4.2.1 晶圆减薄与晶圆切割71

4.2.2 晶圆凸点制作72

4.2.3 助焊剂及其清洗74

4.2.4 回流焊与热压键合75

4.2.5 底部填充与模塑76

4.2.6 质量保证措施78

4.3 C4NP技术79

4.3.1 C4NP晶圆凸点制作工艺79

4.3.2 模具制作与焊料转移81

4.3.3 改进晶圆凸点制作良率81

4.3.4 C4NP的优点:对多种焊料合金的适应性83

4.4 Cu柱凸点制作83

4.5 基板凸点制作技术86

4.6 倒装芯片中的无铅焊料90

4.6.1 无铅焊料的性能91

4.6.2 固化、微结构与过冷现象93

4.7 倒装芯片中无铅焊料的界面反应93

4.7.1 凸点下金属化层93

4.7.2 基板金属化层95

4.7.3 无铅焊锡接点的界面反应96

4.8 倒装芯片互连结构的可靠性98

4.8.1 热疲劳可靠性98

4.8.2 跌落冲击可靠性99

4.8.3 芯片封装相互作用:组装中层间电介质开裂101

4.8.4 电迁移可靠性104

4.8.5 锡疫109

4.9 倒装芯片技术的发展趋势109

4.9.1 传统微焊锡接点110

4.9.2 金属到金属的固态扩散键合113

4.10 结束语114

参考文献115

第5章 倒装芯片下填料:材料、工艺与可靠性123

5.1 引言124

5.2 传统下填料与工艺125

5.3 下填料的材料表征127

5.3.1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固化特性127

5.3.2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玻璃转化温度129

5.3.3 采用热机械分析仪测量热膨胀系数130

5.3.4 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测量动态模量131

5.3.5 采用热重力分析仪测量热稳定性133

5.3.6 弯曲实验133

5.3.7 黏度测量133

5.3.8 下填料与芯片钝化层粘接强度测量134

5.3.9 吸湿率测量134

5.4 下填料对倒装芯片封装可靠性的影响134

5.4.1 钝化层的影响136

5.4.2 黏附性退化与85/85时效时间137

5.4.3 采用偶联剂改善粘接的水解稳定性140

5.5 底部填充工艺面临的挑战141

5.6 非流动型下填料143

5.7 模塑底部填充148

5.8 晶圆级底部填充149

5.9 总结153

参考文献154

第6章 导电胶在倒装芯片中的应用159

6.1 引言160

6.2 各向异性导电胶/导电膜160

6.2.1 概述160

6.2.2 分类160

6.2.3 胶基体161

6.2.4 导电填充颗粒161

6.2.5 ACA/ACF在倒装芯片中的应用162

6.2.6 ACA/ACF互连的失效机理167

6.2.7 纳米ACA/ACF最新进展168

6.3 各向同性导电胶173

6.3.1 引言173

6.3.2 ICA在倒装芯片中的应用178

6.3.3 ICA在先进封装中的应用184

6.3.4 ICA互连点的高频性能187

6.3.5 ICA互连点的可靠性189

6.3.6 纳米ICA的最新进展191

6.4 用于倒装芯片的非导电胶194

6.4.1 低热膨胀系数NCA194

6.4.2 NCA在细节距柔性基板芯片封装中的应用196

6.4.3 快速固化NCA196

6.4.4 柔性电路板中NCA与ACA对比197

参考文献197

第7章 基板技术205

7.1 引言206

7.2 基板结构分类207

7.2.1 顺序增层结构207

7.2.2 Z向堆叠结构208

7.3 顺序增层基板208

7.3.1 工艺流程208

7.3.2 导线210

7.3.3 微通孔217

7.3.4 焊盘225

7.3.5 芯片封装相互作用231

7.3.6 可靠性239

7.3.7 历史里程碑245

7.4 Z向堆叠基板248

7.4.1 采用图形转移工艺的Z向堆叠基板248

7.4.2 任意层导通孔基板249

7.4.3 埋嵌元件基板250

7.4.4 PTFE材料基板253

7.5 挑战254

7.5.1 无芯基板254

7.5.2 沟槽基板255

7.5.3 超低热膨胀系数基板257

7.5.4 堆叠芯片基板258

7.5.5 光波导基板260

7.6 陶瓷基板261

7.7 路线图262

7.7.1 日本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协会路线图262

7.7.2 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263

7.8 总结264

参考文献264

第8章 IC封装系统集成设计266

8.1 集成的芯片封装系统268

8.1.1 引言268

8.1.2 设计探索269

8.1.3 模拟与分析决策273

8.1.4 ICPS设计问题274

8.2 去耦电容插入276

8.2.1 引言276

8.2.2 电学模型278

8.2.3 阻抗矩阵及其增量计算280

8.2.4 噪声矩阵282

8.2.5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去耦电容插入282

8.2.6 基于灵敏度分析算法的去耦电容插入286

8.3 TSV 3D堆叠296

8.3.1 3D IC堆叠技术296

8.3.2 挑战298

8.3.3 解决方法302

8.4 总结316

参考文献316

第9章 倒装芯片封装的热管理323

9.1 引言324

9.2 理论基础325

9.2.1 传热理论325

9.2.2 电热类比模型327

9.3 热管理目标328

9.4 芯片与封装水平的热管理330

9.4.1 热管理示例330

9.4.2 芯片中的热点331

9.4.3 热管理方法336

9.5 系统级热管理338

9.5.1 热管理示例338

9.5.2 热管理方法340

9.5.3 新型散热技术348

9.6 热测量与仿真357

9.6.1 封装温度测量358

9.6.2 温度测量设备与方法358

9.6.3 温度测量标准359

9.6.4 简化热模型359

9.6.5 有限元/计算流体力学仿真360

参考文献362

第10章 倒装芯片封装的热机械可靠性367

10.1 引言368

10.2 倒装芯片组件的热变形369

10.2.1 连续层合板模型370

10.2.2 自由热变形371

10.2.3 基于双层材料平板模型的芯片应力评估372

10.2.4 芯片封装相互作用最小化374

10.2.5 总结377

10.3 倒装芯片组装中焊锡凸点的可靠性377

10.3.1 焊锡凸点的热应变测量377

10.3.2 焊锡材料的本构方程378

10.3.3 焊锡接点的可靠性仿真384

10.3.4 下填料粘接强度对焊锡凸点可靠性的影响387

10.3.5 总结389

参考文献389

第11章 倒装芯片焊锡接点的界面反应与电迁移391

11.1 引言392

11.2 无铅焊料与基板的界面反应393

11.2.1 回流过程中的溶解与界面反应动力学393

11.2.2 无铅焊料与Cu基焊盘的界面反应397

11.2.3 无铅焊料与镍基焊盘的界面反应398

11.2.4 贯穿焊锡接点的Cu和Ni交叉相互作用403

11.2.5 与其他活泼元素的合金化效应405

11.2.6 小焊料体积的影响409

11.3 倒装芯片焊锡接点的电迁移412

11.3.1 电迁移基础413

11.3.2 电流对焊料的作用及其引发的失效机理415

11.3.3 电流对凸点下金属化层(UBM)的作用及其引发的失效机理421

11.3.4 倒装芯片焊锡接点的平均无故障时间426

11.3.5 减缓电迁移的策略429

11.4 新问题431

参考文献431

附录439

附录A 量度单位换算表440

附录B 缩略语表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