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宪法 增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比较宪法 增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1966950.jpg)
- 谢瑞智编著 著
- 出版社: 地球出版社
- ISBN:957714021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733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7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比较宪法 增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宪政专题研究1
第一章 总统副总统之选举与任期之探讨1
第一节 各国总统选举原则1
第二节 各国总统选举方式之分析2
一、总统制2
二、内阁制4
三、混合制4
第三节 各国总统任期之分析5
一、总统制6
二、内阁制7
三、混合制7
第四节 各重要国家总统选举之实际演变8
一、美国总统选举8
二、韩国总统选举8
三、威玛宪法之总统选举9
四、法国总统选举10
五、奥国总统选举10
六、我国总统选举11
第五节 未来我国总统副总统选举之方向12
一、由人民直接选举12
二、委任直接选举14
三、委任直选是过渡,公民直选是目标15
第二章 中央政府体制之析论18
第一节 议会内阁制18
一、内阁制之特征19
二、内阁制之优点20
三、内阁制之缺点21
四、内阁制之实施22
第二节 总统制25
一、总统制之特征25
二、总统制之优点26
三、总统制之缺点26
四、总统制之实施27
第三节 混合制28
一、威玛宪法之中央政制28
二、法国第五共和宪法之中央政制29
三、中华民国宪法之中央政制29
四、混合制之实施33
第四节 监察院之存废及监委之选任问题36
一、监察院应否继续存在?36
二、监察委员之选任问题37
第五节 考试院之存废与人事行政权问题39
第三章 国民代表制之理论与实际42
第一节 民意机关代表权与选举之关系42
一、委托说42
二、代表说42
三、国家机关说44
第二节 国民的代表制44
一、多数代表制44
二、少数代表制47
三、比例代表制49
四、我国法律对比例代表制之规定75
五、职业代表制82
第四章 一院制与两院制85
第一节 议会制度之历史沿革85
第二节 一院制与两院制之法理87
一、一院之理论87
二、两院之理论89
第三节 两院制之类型与特性92
一、贵族院与众议院型(保守的两院制)92
二、联邦院与众议院型(联邦型的两院制)93
三、参议院与众议院型(民主的两院制)94
四、职业代表与众议院型(职业代表型两院制)98
五、国民大会与立法院型(国会分工之两院制)100
第四节 一院制与两院制之国家104
一、一院制国家105
二、两院制国家107
三、三院制国家108
第五节 第一院与第二院之名称108
一、第一院之名称109
二、第二院之名称110
第六节 国会会议之种类111
一、常会111
二、临时会112
三、特别会113
第七节 国会会议召开之次数114
一、常会二次制114
二、临时会之问题115
第五章 议院之解散118
第一节 解散之意义与功能118
第二节 到一九七四年各国议院采用解散情形119
一、采用解散制国家119
二、不采用解散制之国家120
第三节 解散制之种类120
一、绝对主义下之解散制120
二、民主体制下之解散制121
第四节 解散之限制124
一、解散手续之限制124
二、解散之原因与目的125
三、解散之时期126
四、连续解散之限制127
第五节 解散之效果127
一、议员丧失身分与地位127
二、参议院同时闭会128
三、重新选举128
第六节 结论129
第六章 民意代表之特权131
第一节 言论免责特权131
一、言论免责特权在英国之起源131
二、民意代表言论免责特权之各国发展135
三、我国宪法之规定138
第二节 不逮捕特权145
一、不逮捕特权在英国之起源145
二、不逮捕特权在各国之发展147
三、我国宪法之规定150
第三节 民意代表之薪俸与津贴154
一、民意代表待遇之性质154
二、各国议员之待遇155
三、我国民意代表之待遇162
第七章 司法权之问题171
第一节 司法权之独立171
一、法官之独立171
二、法院权限之独立173
三、法官之选任175
四、结论178
第二节 宪法审判权180
一、普通法院审查制181
二、独立审查机关制183
三、类似法院之机关制185
四、结论188
第八章 公民投票195
第一节 公民投票之概念195
第二节 公民投票之起源196
第三节 公民投票之种类198
一、宪法制定的公民投票198
二、立法上的公民投票201
三、其他决策之公民投票207
第九章 地方制度及与中央权限划分问题212
第一节 地方自治法制化问题212
一、台湾省政府组织之法律依据212
二、在戡乱时期建立地方自治制度之困难213
三、当前省政府组织之合法依据214
四、奠定省(市)及各县市地方自治基础215
五、如何建立地方自治法制化215
第二节 县长对警察局长有任命权吗?219
一、宪法上对警察之规定220
二、有权指挥警察之机关221
三、中央对全国警察人事有管理权221
四、县(市)对警卫有实施权,惟欠缺人事任免权222
五、警察人员之管理有特别法222
第十章 社会安全问题224
第一节 残障同胞之权益问题224
一、残障福利政策之现况224
二、各国宪法对残障福利之规定225
三、我国宪法之规定及修改意见227
第二节 犯罪被害救济制度之建立228
一、前言228
二、适用国家赔偿法请求赔偿之可能性229
三、引进犯罪被害人救济制度之缘由230
四、犯罪被害人救济制度之沿革231
五、犯罪被害救济制度之理论根据234
六、结论235
第十一章 原住民权益保障问题244
第一节 原住民之问题244
第二节 国际间对少数民族权益之保护245
第三节 我国宪法之规定及宪法之增修247
第十二章 教育文化问题249
第一节 教育宗旨之修改249
一、教育宗旨之确定249
二、我国宪法之教育宗旨与各国之比较250
三、教育宗旨条文之修改253
第二节 义务教育条文之修改254
第三节 教育文化之监督问题256
一、私立教育之开端与国家教育之形成256
二、各国对教育实施监督之法制化256
三、我国对教育文化之监督258
第四节 教育经费问题261
一、教科文预算应如何修改262
二、我国公私立教育资源分配问题263
第五节 成人教育问题267
一、成人教育意义、型态和功能267
二、提供成人终身学习的机会268
三、结语271
第十三章 长期维持台湾经济发展析论273
第一节 当前台湾经济之根本问题273
第二节 投资意愿之低落及其改善之道274
一、投资意愿不高之原因274
二、如何提升投资意愿277
第三节 如何导正贫富不均现象281
第四节 政府宜针对问题确立政策285
第五节 劳力市场不能配合经济发展造成落后之政策287
第六节 召开经济会议问题290
第十四章 宪法修改问题291
第一节 宪法制定权力问题291
第二节 宪法修改之界限问题293
一、无限制说294
二、有限制说295
第三节 我国宪法修改的原则296
第四节 二届国代修宪的成果297
一、总统的修宪理念297
二、国大代表任劳任怨298
三、国民大会内部之破坏与外界之误导299
四、修宪之具体成果300
五、群策群力的新起点304
第二编 重要民主国家宪政制度析论307
第十五章 日本国宪法制度之研究307
第一节 前言307
第二节 日本立宪简史309
一、明治宪法的诞生309
二、新宪法311
第三节 日本宪法之内容大要312
第四节 日本宪法之特色320
一、宪政架构完整、条文简明320
二、日本宪法采议院内阁制321
三、日本宪法对人权的保障采绝对主义321
四、法官之惩处有别于一般之公务员322
五、日本法官不以终身职为身分保障之方法323
六、日本订有完整之人事制度323
第五节 结语324
第十六章 大韩民国宪法初窥328
第一节 前言328
第二节 大韩民国立宪运动简史328
第三节 韩国现行宪法大要329
第四节 中韩宪法之比较339
第五节 结语342
第十七章 英国宪政制度之探讨与我国之比较研究345
第一节 前言345
第二节 英国宪法之概念346
一、宪法之内容346
二、宪法的重要原则348
第三节 英国国王349
一、英王的特权349
二、英王的权限350
第四节 英国国会(巴力门)351
一、国会之特点351
二、国会之组织353
三、两院职权的分配355
四、国会控制政府的方法356
第五节 英国内阁357
一、内阁与枢密院及国务院之区别357
二、内阁之组织358
三、内阁之解散权359
第六节 英国司法360
一、法院的组织360
二、英国司法之传统精神362
第七节 中英宪政制度之比较(代结论)363
第十八章 瑞士联邦宪政制度之探讨与我国之比较371
第一节 绪言371
第二节 瑞士联邦宪法之历史沿革372
第三节 瑞士联邦宪法重要内容之概述373
一、序文373
二、总则374
三、联邦机关376
四、联邦宪法之修正380
五、临时条款381
第四节 中瑞宪政制度之比较381
一、人民基本权利382
二、中央与地方权限382
三、国会方面383
四、总统职权383
五、中央政治制度384
六、宪法解释385
七、创制复决两权385
第五节 结语386
第十九章 德国基本法简介395
第一节 前言395
第二节 联邦总统397
一、总统之地位与选举397
二、总统之权限398
三、总统之弹劾399
第三节 内阁400
一、内阁总理之任免400
二、内阁之组织401
三、内阁之权限401
第四节 联邦议会与联邦参议院402
一、联邦议会403
二、联邦参议院413
第五节 联邦宪法法院与政党违宪审查414
一、联邦宪法法院之组织和地位414
二、联邦宪法法院之职权414
三、政党之性质及其法律上地位417
四、政党违宪之宣告与执行418
第二十章 中法宪法上制度之比较422
第一节 前言422
第二节 总统422
一、总统之选举方式423
二、总统之任期及缺位426
三、总统之职权427
四、紧急命令权430
第三节 国会432
一、制度432
二、职权433
三、综合比较434
第四节 释宪制度437
一、组织任期437
二、释宪机关之职权438
三、释宪决议之效力439
第五节 结语440
第二十一章 中奥宪法之比较443
第一节 前言443
第二节 奥地利共和国宪法简史及其发展趋势444
第三节 奥地利宪法总论446
一、奥地利宪法之形式及其组成446
二、奥地利宪法之基本原则447
三、奥地利宪法之内容概论448
四、奥地利宪法之特色449
第四节 奥地利宪法各论454
一、关于国民基本权利之保障454
二、中央与地方权限之分配455
三、联邦之立法权457
四、联邦之执行权460
五、宪法及行政之保障468
第五节 结语472
第二十二章 中美宪政制度之比较489
第一节 前言489
第二节 美国宪法略史490
第三节 美国宪法及其政府体制492
一、美国宪法所宣示之重要原则492
二、美国宪法有关人民基本权利之保障494
三、美国总统497
四、美国国会500
五、美国之司法机关508
六、美国联邦制度512
第四节 结语516
第三编 世界各国宪政制度列表分析525
第二十三章 君主国525
第一节 强势内阁(内阁制型态)525
日本国宪法525
泰国宪法526
马来西亚联合邦宪法528
寮国王国宪法530
汶莱和平邦宪法531
哈希密约旦王国宪法532
科威特酋长国宪法534
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宪法535
巴林国宪法536
比利时王国宪法537
列支敦斯坦侯国宪法538
卢森堡大公国宪法540
荷兰王国宪法541
丹麦王国宪法543
挪威王国宪法544
瑞典王国宪法546
英国联合王国宪法548
希腊王国宪法549
马尔他宪法550
加拿大宪法552
巴哈马(大英国协独立邦)宪法553
牙买加宪法555
千里达及托巴哥宪法557
巴贝多宪法559
贝利茲宪法560
安地瓜与巴布达宪法561
圣克里斯多福宪法563
圣露西亚宪法565
圣文森与格兰那地宪法567
利比亚王国宪法568
蒲隆地王国宪法569
摩洛哥王国宪法570
史瓦济兰王国宪法572
模里西斯宪法574
澳大利亚联邦宪法575
巴布亚纽几内亚宪法577
东加王国宪法578
所罗门群岛宪法579
吐瓦鲁宪法580
第二节 强势元首(总统制型态)581
尼泊尔王国宪法581
阿曼苏丹王国宪法582
沙乌地阿拉伯王国宪法583
摩纳哥侯国宪法584
梵蒂冈城邦宪法585
西班牙王国宪法586
衣索比亚王国宪法587
第二十四章 共和国588
第一节 内阁制588
新加坡共和国宪法588
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589
斯里兰卡共和国宪法591
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宪法593
土耳其共和国宪法594
黎巴嫩共和国宪法596
以色列共和国宪法597
爱尔兰共和国宪法598
义大利共和国宪法600
多明尼加共和国加宪法602
乌拉圭共和国宪法604
盖亚那共和国宪法606
苏利南共和国宪法607
格瑞内达共和国宪法608
乌干达共和国宪法610
索马利共和国宪法612
甘比亚共和国宪法614
狮子山共和国宪法615
辛巴威共和国宪法616
纳洛共和国宪法618
斐济共和国宪法619
万那杜共和国宪法620
第二节 总统制621
大韩民国宪法621
菲律宾共和国宪法622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宪法624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宪法625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宪法626
马尔地夫共和国宪法628
塞浦勒斯共和国宪法629
伊拉克共和国(临时宪法)631
卡达共和国宪法632
葡萄牙共和国宪法633
美利坚共和国宪法635
墨西哥共和国宪法636
海地共和国宪法637
尼加拉瓜共和国宪法639
宏都拉斯共和国宪法641
巴拿马共和国宪法642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宪法643
萨尔瓦多共和国宪法644
阿根廷联邦共和国宪法645
委内瑞拉共和国宪法647
厄瓜多尔共和国宪法649
巴拉圭共和国宪法651
玻利维亚共和国宪法653
智利共和国宪法655
巴西联邦共和国宪法657
哥伦比亚共和国宪法659
埃及阿拉伯共和国宪法661
马拉威共和国宪法663
喀麦隆联邦共和国宪法664
尚比亚共和国宪法664
肯亚共和国宪法666
加彭共和国宪法667
萨伊共和国宪法669
迦纳共和国宪法670
象牙海岸共和国宪法671
塞内加尔共和国宪法673
几内亚比索共和国宪法674
茅利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宪法675
尼日共和国宪法677
突尼西亚共和国宪法678
赖比瑞亚共和国宪法679
上伏塔共和国宪法680
维德角共和国宪法681
吉布地共和国宪法682
南非共和国宪法683
川斯凯共和国宪法685
圣多美及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宪法686
吉里巴斯共和国宪法688
第三节 混合制689
中华民国宪法689
印度联邦共和国宪法691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692
法兰西共和国(第五共和)宪法693
奥地利联邦共和国宪法69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697
冰岛共和国宪法699
芬兰共和国宪法701
秘鲁共和国宪法702
查德共和国宪法704
波札拿共和国宪法705
苏丹民主共和国宪法707
卢安达共和国宪法709
刚果共和国(布拉萨市)宪法710
多哥共和国宪法711
马利联邦共和国宪法712
奈及利亚联邦共和国宪法713
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宪法715
塞席尔共和国宪法716
葛摩共和国宪法717
西萨摩亚独立国宪法718
第四节 委员制719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宪法719
瑞士联邦共和国宪法720
第五节 共产党领导之民主集中制723
中共一九八二年宪法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