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稻农艺工培训教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稻农艺工培训教材
  • 陈温福,吴跃民,张文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5221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水稻-栽培-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稻农艺工培训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水稻农艺工岗位要求与考核指标1

一、设置水稻农艺工的目的与意义1

(一)农业职业及分类的基本知识1

(二)农艺工及水稻农艺工2

二、水稻农艺工的素质要求7

(一)文化程度及体能素质7

(二)道德素质7

(三)基础理论素质7

三、水稻农艺工的考核指标8

(一)等级及考核指标要求8

(二)各项考核所占比例15

(三)水稻农艺工的考核记录16

第二章 水稻农艺工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18

一、水稻种植区域18

二、水稻品种类型18

(一)按纬度和海拔高度分类20

(二)按栽培地域和季节的日照长短分类20

(三)按稻田土壤水分多少分类20

(四)各类型水稻的特性20

三、水稻的一生24

(一)水稻“三性”的概念及其应用26

(二)水稻的分蘖规律28

(三)水稻的需水规律28

(四)水稻的需肥规律29

四、水稻生产资料30

(一)生产机具及应用30

(二)稻田常用肥料的种类49

(三)稻田常用农药58

第三章 水稻基本栽培技术61

一、稻田耕整技术61

(一)泡田前的旱整地技术61

(二)泡田后的水整地技术62

二、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63

(一)品种选择与搭配63

(二)水稻种子处理65

(三)浸种与催芽68

三、水稻育秧技术72

(一)育秧方式及主要特点72

(二)常用育秧方式及其技术要点79

四、水稻移栽技术89

(一)水田设计89

(二)稻田对灌溉水的要求92

(三)培肥地力及泡田降盐碱94

(四)插秧96

五、水稻施肥技术100

(一)水稻的需肥特点及对肥料的反应100

(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措施107

(三)稻田施肥的相关问题116

六、水稻水分管理技术121

(一)灌溉水对稻田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121

(二)水稻灌溉技术124

(三)特殊条件下的水稻灌溉技术129

七、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133

(一)传染性病害的防治134

(二)非传染性病害的防治147

八、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149

(一)二化螟149

(二)稻水象甲152

(三)稻飞虱154

(四)其他害虫的防治155

(五)水稻苗期主要害虫的防治158

九、水稻本田杂草防除技术158

(一)稻田杂草及其危害158

(二)稻田杂草防除技术159

第四章 发展中的水稻栽培新技术164

一、水稻轻简强化栽培新技术164

(一)分蘖期强化管理165

(二)长穗期强化管理166

(三)结实期强化管理167

二、水稻无纺布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技术168

(一)水稻无纺布旱育稀植高产技术原理168

(二)无纺布旱育苗技术170

(三)无纺布育苗技术操作要点173

三、其他水稻栽培新技术简介175

(一)水稻晚育晚插节水栽培技术175

(二)水稻三化栽培技术177

(三)水稻直播栽培技术178

第五章 水稻基本试验技术179

一、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知识179

(一)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180

(二)田间试验的规划181

(三)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183

二、田间试验操作的基本技术185

(一)田间试验计划的制订185

(二)试验地的准备和田间区划186

(三)种子的准备188

(四)播种与插秧189

(五)试验田管理191

(六)观察、记载和测定192

(七)收获、脱粒和产量计算194

三、田间取样技术、调查项目及标准196

(一)常用的取样技术196

(二)田间试验调查记载和考种项目及标准1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