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图像文化史 魏晋南北朝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图像文化史 魏晋南北朝卷
  • 韩丛耀主编;姚义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 ISBN:978751790487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图象-文化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图像文化史 魏晋南北朝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1

二、本书的写作思路5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图景9

第一节 分裂的国家版图10

一、三国鼎立10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八王之乱”11

三、五胡十六国和中原板荡11

四、南北对峙12

第二节 黑暗的政治现实14

一、民族矛盾空前激化14

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18

三、政治腐败和生活上的极度腐朽21

第三节 特殊的魏晋风度24

一、魏晋风度的观念背景24

二、魏晋风度的形态表现25

第四节 密切的文化交流30

一、区内交流30

二、域外交流36

小结41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图像总貌43

第一节 图像的社会形态44

第二节 图像的形神追求46

第三节 图像发展的三个阶段50

一、三国西晋时期50

二、东晋十六国时期(包括北魏前期)51

三、南北朝时期54

第四节 图像的区域化特征58

第五节 图像的多维向交流60

小结63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图像生产性场域65

第一节 图像的生产主体66

一、画工66

二、画师67

三、画家68

四、赞助人69

第二节 图像的创作意图72

一、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意图分析72

二、宗教图像的创作意图74

三、墓葬图像的创作意图分析80

第三节 图像的技术性形态84

一、壁画的粉本程序84

二、画像砖的制作流程85

三、雕塑的技术考察89

四、工艺类图像的技术发展91

小结9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图像构成性场域101

第一节 宗教图像的构成场域102

一、石窟建筑构成文本102

二、佛教图像文本构成118

三、道教的图像构成场域128

四、宗教图像的色彩语言130

第二节 墓葬图像的构成形态136

一、墓葬图像构成的区域差异137

二、传统母题的继承140

三、新生图像母题172

第三节 工艺图像的构成形态184

一、异风昌炽的织品图像184

二、佛仙交汇的铜镜图像187

三、异彩纷呈的瓷器图像189

第四节 绢帛图像的构成形态192

一、洛神赋图192

二、女史箴图196

三、职贡图203

小结211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图像社会性场域213

第一节 图像传播的社会路径214

一、早期图像的使用环境及其范围的拓展214

二、佛教图像的传播途径221

三、南北交融的交流状态226

四、祆教图像的传播路径229

五、其他图像的传播路径231

第二节 图像传播的受众分析234

一、图像受众的广泛性与复杂性234

二、图像受众的功利性236

小结238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图像的寓意与象征241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图像表征242

一、都城选址和城墙构造——政治权力的维护系统242

二、向心化都城布局——皇权中心的图像语言244

三、皇帝即佛——皇权维系的观念灌输246

四、坞堡和庄园——政治权力的基层维持系统248

第二节 道德维系的图像呈现252

一、孝子列女图像252

二、孝子列女的文本参照255

三、圣君贤臣历史故事图像的消减257

四、宗教图像的道德维系功能260

第三节 墓葬图像的象征性符码264

一、镇墓神兽264

二、钱纹组合266

三、羽人神仙268

小结272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图像类型分析275

第一节 宗教图像276

一、佛教图像——以克孜尔第17窟为例276

二、道教图像——以魏文朗造像碑为例284

三、祆教图像——以史君石椁为例290

第二节 墓葬图像300

一、神道图像300

二、墓室图像——以“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画像砖为例305

三、西善桥墓葬壁画中“竹林七贤”的性质306

四、“四神”的重新出现及“列女侧侍”和齐东昏侯308

五、北齐墓葬壁画中“竹林七贤”的性质310

第三节 工艺图像312

一、神兽铜镜312

二、青瓷莲花尊316

小结319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图像的山水符码321

第一节 山水图像的形态变迁322

一、东汉以前的山水文本形态322

二、山水价值转向的玄学促成325

三、魏晋南北朝的山水文本形态327

第二节 山水图像的外来元素332

一、祆教石刻图像中的山水332

二、佛教图像中的山水335

第三节 山水图像的世俗形态338

一、“崇犹尘积”——《女史箴图》中的山水338

二、“神光离合”——《洛神赋图》中的山水341

三、崔芬墓中的山石343

第四节 山水画论的人文形态346

一、山水画论的哲学内涵346

二、山水画论的文学基础348

小结351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图像个案分析353

第一节 顾恺之与《女史箴图》354

一、顾恺之生平354

二、张子华的《女史箴》355

三、《女史箴图》、《女史箴》和《列女图》356

四、《女史箴图》与时代画风358

第二节 杨子华与《校书图》362

一、杨子华与《校书图》362

二、《校书图》图像志362

三、《校书图》与北朝家具364

四、《校书图》与疏体画风370

第三节 徐显秀墓壁画372

一、徐显秀墓壁画图像志372

二、徐显秀墓壁画的图像分析375

小结377

结束语378

参考文献382

后记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