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态心理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变态心理学 第2版
  • 顾瑜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23261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变态心理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概论1

第一节 变态心理的界定2

一、变态心理的概念2

二、心理异常的表现和类别4

三、判断心理异常的标准与原则6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9

一、异常心理学的过去10

二、异常心理学的现在16

第三节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18

一、观察法19

二、调查法19

三、个案研究与抽样研究20

四、相关研究法20

五、实验法20

第二章 心理活动异常的表现22

第一节 正常心理活动22

一、心理过程23

二、心理状态24

三、心理特征24

第二节 心理异常表现25

一、感知觉障碍26

二、思维障碍29

三、注意障碍34

四、记忆障碍35

五、智力障碍36

六、定向障碍37

七、心境障碍37

八、意志障碍39

九、动作与行为障碍39

十、意识障碍40

十一、自知力41

第三节 特殊的心理异常综合征42

一、幻觉-妄想综合征42

二、精神自动症综合征43

三、类妄想性幻想综合征44

四、疑病综合征45

五、Cotard综合征46

六、遗忘综合征47

七、紧张症性综合征48

八、情感综合征49

九、强迫状态49

十、病理性嫉妒综合征50

十一、替身综合征51

第三章 异常心理的解释模式53

第一节 生物学模式54

一、脑的解剖结构与心理异常54

二、神经递质与心理异常56

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模式58

一、精神分析58

二、阿德勒的社会兴趣学说65

三、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66

四、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66

五、霍妮的神经症文化决定论67

六、客体关系理论67

第三节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模式69

一、人本主义理论70

二、存在主义理论70

第四节 行为主义模式71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72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72

三、社会学习理论72

第五节 认知模式73

一、理性情绪治疗理论73

二、认知理论73

第六节 家庭治疗模式74

一、鲍文式家庭治疗74

二、结构式家庭治疗74

三、沟通与策略性家庭治疗75

四、经验式家庭治疗77

五、心理动力学家庭治疗79

六、认知行为家庭治疗80

七、建构主义家庭治疗80

八、叙事治疗81

第七节 后现代心理学模式82

第四章 评估、诊断与治疗84

第一节 心理评估84

一、临床访谈84

二、身体检查86

三、行为评估86

四、心理测量87

第二节 临床诊断92

一、诊断的目的92

二、诊断步骤93

三、诊断原则93

四、精神障碍的分类体系93

第三节 治疗策略105

一、药物治疗105

二、心理治疗107

三、物理治疗108

第五章 焦虑障碍109

第一节 惊恐障碍110

一、概述110

二、病因110

三、临床表现111

四、诊断标准11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13

六、治疗113

第二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114

一、概述114

二、病因115

三、临床表现115

四、诊断标准116

五、诊断与鉴别标准116

六、治疗117

第三节 社交焦虑障碍118

一、概述118

二、病因118

三、临床表现119

四、诊断标准119

五、诊断与鉴别标准120

六、治疗121

第四节 广场恐怖症121

一、概述121

二、病因122

三、诊断标准12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23

五、治疗124

第五节 特定恐怖症124

一、概述124

二、临床表现125

三、诊断标准125

四、诊断与鉴别标准125

五、治疗126

第六章 强迫及相关障碍127

第一节 强迫障碍127

一、概述127

二、病因128

三、临床表现130

四、诊断标准13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31

六、治疗132

第二节 躯体变形障碍132

一、概述133

二、病因133

三、临床表现133

四、诊断标准13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35

六、治疗135

第三节 囤积障碍136

一、概述136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37

三、临床表现137

四、诊断标准138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39

六、治疗139

第四节 其他强迫障碍141

一、拔毛症(拔头发障碍)141

二、抓痕(皮肤搔抓)障碍142

三、其他强迫及相关障碍的诊断标准142

第七章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145

第一节 躯体症状障碍145

一、概述146

二、病因146

三、临床表现147

四、诊断标准14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49

六、治疗150

第二节 疾病焦虑障碍151

一、概述152

二、病因152

三、临床表现153

四、诊断标准15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55

六、治疗156

第三节 转换障碍157

一、概述157

二、病因157

三、临床表现158

四、诊断标准15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60

六、治疗160

第八章 分离障碍163

第一节 分离性身份障碍163

一、概述164

二、病因165

三、临床表现165

四、诊断标准16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66

六、治疗167

第二节 分离性遗忘症169

一、概述169

二、病因169

三、临床表现169

四、诊断标准17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70

六、治疗171

第三节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171

一、概述171

二、病因172

三、临床表现172

四、诊断标准17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73

六、治疗174

第四节 其他174

第九章 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177

第一节 反应性依恋障碍177

一、概述178

二、病因178

三、临床表现179

四、诊断标准17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80

六、预防与治疗180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181

一、概述181

二、病因182

三、临床表现182

四、诊断标准18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84

六、治疗185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185

一、概述186

二、病因186

三、临床表现187

四、诊断标准18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89

六、预防与治疗190

第四节 适应障碍191

一、概述192

二、病因192

三、临床表现193

四、诊断标准19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94

六、治疗195

第十章 人格障碍196

第一节 A类人格障碍197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197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199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201

第二节 B类人格障碍203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03

二、边缘型人格障碍206

三、表演型人格障碍210

四、自恋型人格障碍211

第三节 C类人格障碍213

一、回避型人格障碍214

二、依赖型人格障碍215

三、强迫型人格障碍217

第十一章 双相及相关障碍219

第一节 概述219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220

一、遗传学因素220

二、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220

三、神经影像变化221

四、神经生化假说221

五、心理社会因素221

第三节 临床表现221

一、双相障碍的危险因素222

二、典型症状222

三、双相及相关障碍的临床类型223

第四节 诊断标准225

一、双相Ⅰ型障碍的诊断标准225

二、双相Ⅱ型障碍的诊断标准227

三、环性情感性障碍229

第五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29

一、诊断要点229

二、鉴别诊断230

第六节 治疗与预防231

一、全病程治疗原则231

二、治疗方案232

三、预后233

第十二章 抑郁障碍234

第一节 概述234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理235

一、生物学因素235

二、心理学因素236

三、社会文化因素237

第三节 临床表现237

一、抑郁心境238

二、兴趣减退或消失238

三、愉快感丧失238

四、疲劳感239

五、精神运动迟滞239

六、食欲和体重改变239

七、睡眠障碍240

八、躯体不适240

九、焦虑和激惹240

十、负性认知241

十一、自杀241

第四节 诊断标准241

一、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242

二、重性抑郁障碍243

三、持续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244

四、经前期苦恼障碍245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245

一、诊断要点246

二、鉴别诊断246

第六节 治疗和预后246

一、抑郁障碍的治疗策略246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247

三、治疗技术的应用248

四、预后251

第十三章 自杀及干预253

第一节 自杀的概念253

一、自杀的定义253

二、自杀的人口学资料254

三、自杀的形式与类别256

第二节 自杀行为的分析258

一、自杀的原因258

二、自杀的危险因素261

第三节 自杀的预防与干预262

一、自杀的过程262

二、自杀危险性的评估263

三、自杀的预防265

四、自杀的干预267

第四节 特殊人群的自杀预防269

一、精神障碍患者269

二、大学生270

三、其他高危人群270

第十四章 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71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271

一、概述272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72

三、临床表现274

四、诊断标准27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76

六、治疗与预后277

第二节 妄想障碍278

一、概述279

二、病因279

三、临床表现279

四、诊断标准28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81

六、治疗和预后281

第三节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281

一、概述28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82

三、临床表现282

四、诊断标准28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83

六、治疗284

第四节 分裂情感性障碍284

一、概述284

二、病因284

三、临床表现285

四、诊断标准28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85

六、治疗和预后286

第五节 精神分裂症样障碍287

一、概述288

二、临床表现288

三、诊断标准28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89

五、治疗289

第六节 感应性精神病289

一、概述289

二、病因290

三、临床表现29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90

五、治疗和预后291

第十五章 摄食障碍和睡眠障碍292

第一节 喂食及摄食障碍292

一、概述292

二、病因293

三、神经性贪食症293

四、神经性厌食症296

第二节 睡眠-觉醒障碍299

一、概述299

二、失眠障碍303

三、梦魇障碍307

第十六章 性障碍310

第一节 性功能障碍310

一、概述310

二、勃起障碍313

三、早泄316

四、女性性高潮障碍319

五、生殖器-盆腔疼痛/插入障碍321

第二节 性别苦恼323

一、概述324

二、原因324

三、临床表现325

四、诊断标准32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26

六、治疗327

第三节 性偏好障碍328

一、概述328

二、露阴障碍330

三、恋物障碍332

第四节 性行为障碍335

一、概述335

二、性暴力335

三、儿童性侵害337

四、性亢进338

第十七章 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340

第一节 概述340

一、物质的成瘾性340

二、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研究的历史341

三、病因学理论342

四、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的有关概念343

五、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的分类346

第二节 酒精相关障碍347

一、概述347

二、酒精相关问题影响因素348

三、临床表现349

四、诊断标准35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52

六、治疗及预后353

第三节 阿片类物质相关障碍355

一、概述355

二、作用机制356

三、临床表现356

四、诊断标准35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59

六、治疗及预后359

第四节 兴奋剂相关障碍361

一、概述361

二、药理作用362

三、临床表现362

四、诊断标准36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65

六、治疗与预后365

第十八章 成长与神经发育障碍368

第一节 概述368

一、神经发育障碍的分类及概要368

二、对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的基本认识369

第二节 智力发育障碍370

一、概述371

二、病因372

三、临床表现373

四、诊断标准37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76

六、治疗378

第三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379

一、概述380

二、病因380

三、临床表现381

四、诊断标准38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384

六、治疗385

第四节 交流障碍388

一、概述388

二、病因389

三、临床表现390

四、诊断标准390

五、诊断392

六、治疗393

第五节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394

一、概述394

二、病因395

三、临床表现395

四、诊断标准396

五、诊断398

六、治疗400

第十九章 衰老与神经认知障碍401

第一节 概述401

一、老龄化的问题401

二、老年人的身心变化402

三、老年人的社会心理问题402

四、神经认知障碍与老年精神障碍403

第二节 谵妄404

一、概述404

二、病因404

三、临床表现405

四、诊断标准40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07

六、治疗407

第三节 神经认知障碍408

一、概述408

二、病因408

三、临床表现409

四、诊断标准41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12

六、治疗413

第四节 神经认知障碍的常见亚型414

一、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414

二、额颞叶神经认知障碍417

三、神经认知障碍伴路易氏体419

四、血管性神经认知障碍420

五、由于创伤性脑损伤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422

六、HIV感染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424

七、朊病毒病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426

八、帕金森病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427

九、亨廷顿病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428

第二十章 相关法律与职业伦理问题431

第一节 法律保障431

一、精神卫生的立法432

二、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432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有关的司法体系433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433

二、民事行为能力评定435

三、其他相关法律问题436

四、政府强制医疗和保安处分437

第三节 治疗中的职业伦理和法律问题438

一、变态心理学的基本伦理准则438

二、变态心理患者的权利保护438

三、治疗中的伦理问题441

参考文献443

后记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