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视野下的茶产业创新 以茶文化促进崂山茶产业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保生,李安增,王刚,刘明佳主编 著
- 出版社: 社会图片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80230083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区(城市)-绿茶-文化-研究-青岛市;区(城市)-绿茶-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青岛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视野下的茶产业创新 以茶文化促进崂山茶产业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部分 现状分析与目标定位3
第一章 崂山茶的发展现状3
一、茶文化与茶产业概述3
二、崂山茶的现状5
三、地位与意义7
(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7
(二)有利于普及生态环保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8
四、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关系——相关理论9
(一)经济与产业的一般关系9
(二)茶文化与茶产业之间相互关系与知识结构9
第二章 崂山茶的目标定位13
一、优势与局限13
(一)优势13
(二)局限17
二、扬长避短的目标定位18
(一)避开规模扩张,走内涵式发展之路19
(二)开拓新的产业领域19
(三)做北方茶产业的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北方绿茶销售集散地19
第二部分 基本战略概论23
第三章 振兴崂山茶的基本战略选择23
一、实施精品化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24
(一)必要性与意义24
(二)措施建议25
二、实施品牌战略,提升青岛的传统文化形象27
(一)必要性与意义27
(二)措施建议29
三、实施市场培育战略,加快茶文化的普及30
(一)必要性与意义30
(二)措施建议32
四、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开发新的产业领域33
(一)必要性与意义33
(二)措施建议34
五、“走出去”,实现产业转型战略36
(一)必要性与意义36
(二)措施建议37
第三部分 具体措施建议41
第四章 茶树引种与茶园管理41
一、茶树引种41
(一)南茶北引的历史与现状42
(二)南茶北引的经济与文化意义43
二、南茶繁育和推广的产业化44
(一)可能性分析44
(二)条件分析44
(三)规划与措施45
三、茶园改良46
(一)崂山茶园现状46
(二)茶园改良的必要性47
(三)茶园改良的基本政策建议47
四、茶园生态安全48
(一)崂山茶园经济的生态意义48
(二)茶园生态安全的经济和文化意义49
(三)茶园生态保护的基本政策建议49
五、种植管理50
(一)崂山茶园的产权分布与种植现状50
(二)加强种植管理的重要性50
(三)关于茶园种植管理与基地建设的基本建议51
(四)关于茶园旅游与茶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53
第五章 鲜茶采摘与茶叶加工54
一、采摘环节54
(一)采茶工紧缺问题54
(二)设立专业采茶工组织及其经营者的建议59
(三)采摘高品质鲜茶的积极性问题61
(四)建立鲜茶质量等级鉴定和预测体系62
三、采摘与加工之间的衔接——产业模式问题65
(一)三种产业模式及其比较66
(二)企业、茶园与茶农之间的产业模式68
四、加工与质量监管70
(一)加工工艺70
(二)茶叶加工企业的混乱问题73
(三)建立鲜茶采购资格审查制度的意义75
(四)建立鲜茶采购资格审查制度的措施建议76
(五)鼓励和规范茶叶代理加工业务的建议76
第六章 公司、茶农与茶园之间的产业模式安排80
一、取消鲜茶零散产业模式的建议80
二、推广一体化模式的建议82
(一)一体化模式是解决采摘与加工衔接问题最好的模式82
(二)全面推广一体化模式需要考虑的问题84
(三)推广一体化模式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87
三、推广“公司+农户”契约式合作模式的建议93
(一)“公司+农户”的契约式合作模式的优势94
(二)“公司+农户”的契约式合作模式的局限性95
(三)“公司+农户”模式的实际推广要把握的几个方面96
四、推广鲜茶预售制度的建议99
(一)鲜茶预售制度的几点优势99
(二)鲜茶预售制度的推广101
第七章 产品销售与市场秩序103
一、销售现状与问题103
(一)基本销售渠道103
(二)市场混乱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105
(三)市场混乱的影响106
二、规范市场秩序107
(一)生产环节:先规范后整治107
(二)销售环节:严格限制假冒伪劣包装进入市场107
(三)消费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各类鉴别和举报服务108
(四)发挥证明商标与原产地保护的作用108
三、销售的市场定位109
(一)崂山茶现阶段的市场定位109
(二)高端市场定位及其文化意义110
(三)高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政策建议110
第八章 原产地保护、证明商标管理和崂山茶信息系统112
一、必要性:原产地标识和证明商标的管理需要建立电子信息系统113
(一)管理依据:崂山当地鲜茶的产量和销售去向113
(二)鲜茶档案数据库114
(三)质量监控数据库114
(四)将两数据库合并为信息系统115
二、前提:鲜茶产量预测体系与鲜茶预售制度115
(一)进行茶园普查勘测,确定各茶园的等级分类116
(二)建立茶园信息的动态搜集体系117
(三)设立权威鲜茶预测评估机构和预测评估标准117
三、后续:销售监督与消费服务118
(一)销售监控系统119
(二)消费者服务和举报系统119
四、拓展:信息服务和文化交流平台120
(一)为精品化战略的实施提供全程指导和监控120
(二)为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品牌保护120
(三)为市场培育战略的实施提供消费服务121
(四)为科技兴茶战略提供技术和信息保障121
(五)为“走出去”战略提供经验积累和服务网络121
五、总结:崂山茶信息系统的构成122
第九章 会展经济123
一、崂山区会展业经济效益分析123
(一)会展经济123
(二)崂山区会展经济效益123
二、借助展会特有的文化传播力,培育崂山茶文化124
(一)魅力独特的崂山茶文化124
(二)快速崛起的崂山茶产业125
(三)加快振兴的崂山茶经济126
三、崂山茶文化节举办中的不足及对策127
(一)专业观众相对较少127
(二)展会的主题设计需要加强针对性127
(三)专业技术人才相对不足128
(四)借鉴其他展会的经验,实现会展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128
第十章 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专题介绍129
一、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129
二、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131
(一)农业产业集群的定义131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特征132
(三)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的研究133
(四)农业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134
三、区位商、区位基尼系数和集群指数137
(一)区位商理论137
(二)区位基尼系数和集群指数137
附录一:“以茶文化促进崂山茶产业经济的发展”课题分报告139
中国山东崂山茶系探源新说&刘国明139
附录二:崂山茶文化与茶产业的部分理论文章167
崂山茶文化建设GEP模式的路径探讨&刘金山167
做茶文化旅游文章 促崂山茶产业发展&郭和平176
提高文化含量 促进产业发展——崂山茶文化略论&王春元183
关于推进崂山茶标准化进程的思考&柳淑珍187
对茶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深层思考&高先春193
山东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栽培技术&彭正云 江崇焕198
附录三:崂山茶事三人谈203
附录四:课题鉴定专家名单及鉴定意见206
后记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