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脉穴区带疗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脉穴区带疗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1990761.jpg)
- 沙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3786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经络-穴位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脉穴区带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针灸腧穴的发展历史1
第一节 奇妙的穴位4
第二节 不定穴阶段5
第三节 固定穴阶段7
第四节 活穴的趋势8
第二章 经脉穴区带疗法概述13
第一节 正常机体与“反应点”15
第二节 病理状态时的敏感点19
第三节 穴区带概念的形成21
第四节 穴区带疗法的概念和特点26
第三章 经脉穴区带疗法的方法31
第一节 穴区带的划分与定位33
第二节 敏感点的查找与选定39
一、定点方法40
二、敏感点的选定42
三、敏感点的移动43
四、查不出敏感点的原因44
五、简略查点法44
第三节 针法47
一、术前准备48
二、针刺方法48
三、针刺后反应50
四、循行性针感50
五、疗程问题51
六、其他方法53
七、针刺意外53
第四节 “动态按摩器”疗法54
第四章 经脉穴区带疗法临床应用57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59
心绞痛59
第二节 呼吸系统及胸部疾病61
支气管炎61
第三节 消化系统及腹部疾病63
一、消化性溃疡63
二、胃扭转66
三、急性胃肠炎68
四、肠梗阻70
五、急性阑尾炎71
六、急性腹痛74
第四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77
一、肾盂肾炎77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79
三、尿潴留81
四、遗尿症83
五、睾丸炎、附睾炎83
第五节 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85
一、头痛85
二、眩晕88
三、面神经麻痹89
四、脑血栓91
五、神经衰弱94
六、癔病97
七、癫痛98
八、多发性神经炎100
九、坐骨神经痛(包括腰椎间盘突出)101
十、腓神经麻痹103
十一、股外侧皮神经炎104
第六节 传染性疾病105
一、流行性感冒105
二、细菌性痢疾107
三、急性中毒性脑病109
四、破伤风110
五、霉菌性阴道炎113
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114
第七节 寄生虫病115
一、胆道蛔虫症115
二、蛲虫病116
第八节 外科疾病117
一、疖、痈117
二、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119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1
四、急性乳腺炎122
五、肛痔疾患124
第九节 骨科(运动系统)疾病125
一、颈部扭伤、落枕126
二、肩关节周围炎127
三、肘关节痛128
四、狭窄性腱鞘炎128
五、膝关节痛129
六、踝部扭伤130
七、足跟痛131
八、急性腰扭伤132
九、慢性腰背痛133
十、颈椎病135
第十节 妇科疾病137
一、痛经137
二、功能性子宫出血138
三、盆腔炎139
第十一节 皮肤科疾病140
一、荨麻疹141
二、过敏性皮炎142
三、带状疱疹143
四、斑秃145
第十二节 耳鼻咽喉科疾病146
一、急性扁桃体炎146
二、急性喉炎148
三、鼻窦炎150
第十三节 口腔科疾病151
一、急性牙髓炎152
二、急性根尖周围炎153
第十四节 眼科疾病154
一、眼睑、结膜急性炎症156
二、角膜炎、角膜溃疡157
三、虹膜睫状体炎159
四、青光眼160
五、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162
六、大脑皮质盲167
七、失用性弱视168
八、麻痹性斜视、睑下垂170
第五章 经脉现象临床实验研究173
第一节 实验方法176
第二节 经脉现象临床观察176
一、手太阴脉经脉现象177
二、手厥阴脉经脉现象180
三、手少阴脉经脉现象183
四、手阳明脉经脉现象185
五、手少阳脉经脉现象187
六、手太阳脉经脉现象189
七、足太阴脉经脉现象191
八、足厥阴脉经脉现象193
九、足少阴脉经脉现象194
十、足阳明脉经脉现象196
十一、足少阳脉经脉现象198
十二、足太阳脉经脉现象199
十三、任脉经脉现象201
十四、督脉经脉现象204
十五、阳维脉经脉现象205
十六、阴维脉经脉现象207
十七、阳跷脉经脉现象207
十八、阴跷脉经脉现象209
十九、冲脉经脉现象209
二十、带脉经脉现象209
二十一、经脉现象实验小结211
第六章 经脉皮部临床实验研究215
第一节 经脉皮部经典概念217
一、经脉循行感觉依据其走行在“经脉皮区”的位置而命名217
二、人体的第三种皮肤地图:大脑皮部·高级躯体感觉分布图218
第二节 经脉皮部实验观察222
一、手太阴脉皮区带223
二、手厥阴脉皮区带224
三、手少阴脉皮区带225
四、手阳明脉皮区带226
五、手少阳脉皮区带228
六、手太阳脉皮区带230
七、足太阴脉皮区带231
八、足厥阴脉皮区带233
九、足少阴脉皮区带234
十、足阳明脉皮区带236
十一、足少阳脉皮区带237
十二、足太阳脉皮区带239
十三、任脉皮区带241
十四、督脉皮区带241
第三节 关于穴位的讨论242
一、穴位的发现与发展243
二、人体都有哪些类型的腧穴244
三、穴位是穴区带内的反应点244
附录246
一件真事246
神医爷爷249
主要参考文献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