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茶艺:茶艺师点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茶艺:茶艺师点津](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0184066.jpg)
- 李伟,李学昌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 ISBN:978780641612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茶-文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茶艺:茶艺师点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了解茶艺1
第一节 何为茶艺1
一、茶艺的由来1
二、茶艺的内容3
三、茶文化4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茶艺7
一、掌握一种生活技能7
二、提高生活品位8
三、修身养性9
四、弘扬中华茶文化10
第二章 茶叶11
第一节 茶叶的分类11
一、基本茶类11
(一)绿茶12
(二)红茶14
(三)乌龙茶14
(四)黄茶15
(五)白茶16
(六)黑茶16
二、再加工茶类17
(一)花茶17
(二)紧压茶17
(三)保健茶18
第二节 神州问茶18
一、绿茶类19
(一)西湖龙井19
(二)黄山毛峰23
(三)太平猴魁28
(四)洞庭碧螺春31
(五)信阳毛尖35
(六)新林玉露41
二、乌龙茶类42
(一)大红袍42
(二)铁观音45
(三)黄金桂48
(四)凤凰单枞50
(五)冻顶乌龙51
(六)东方美人53
三、红茶类54
(一)祁红54
(二)滇红58
四、黄茶类59
(一)君山银针59
(二)沩山白毛尖61
五、黑茶类62
(一)普洱茶62
(二)六堡散茶65
六、白茶类66
(一)白毫银针66
(二)白牡丹70
七、再加工茶类71
(一)紧压茶71
(二)花茶73
(三)保健茶类(非茶之茶)74
第三节 茶叶的鉴别76
一、新茶与陈茶的鉴别76
二、春茶、夏茶和秋茶的鉴别76
(一)看干茶77
(二)开汤评审77
三、真茶与假茶的鉴别77
第四节 茶叶的贮藏78
一、茶叶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78
二、传统贮藏方法79
三、现代贮藏方法79
第三章 喝茶的好处80
第一节 茶叶与健康80
一、茶叶的主要营养成分80
(一)维生素80
(二)氨基酸81
(三)矿物质81
(四)碳水化合物82
二、茶叶的主要药效成分82
(一)茶多酚82
(二)脂多糖82
(三)芳香物质83
(四)色素83
(五)生物碱83
三、茶叶的保健功能84
(一)我国古代对茶叶保健功能的认识84
(二)茶叶的保健功效86
四、实用茶疗88
(一)滋补健身类89
(二)养颜减肥类90
(三)清热解毒类91
(四)解表散邪类92
(五)止咳润肺类93
五、茶菜94
第二节 茶与文明95
一、和平之饮95
二、理性之饮96
三、爱国之饮97
四、健康之饮99
五、21世纪的最佳饮料100
第三节 饮茶情趣与科学饮茶101
一、饮茶情趣101
二、科学饮茶102
(一)饮茶量因人而异102
(二)饮茶禁忌102
三、英国午后茶104
第四章 泡茶用具106
第一节 茶具的发展及演变106
一、茶具的起源106
(一)最早的饮茶器具106
(二)专用茶具的确立107
二、完备的唐代茶具107
三、兴盛的宋代茶具114
四、过渡期的元代茶具115
五、定型的明代茶具116
六、多彩的清代茶具118
第二节 茶具的种类和产地119
一、陶土茶具119
二、瓷器茶具120
(一)青瓷茶具120
(二)白瓷茶具120
(三)黑瓷茶具121
(四)青花瓷茶具121
三、漆器茶具121
四、玻璃茶具122
五、金属茶具122
第三节 紫砂壶123
一、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123
二、紫砂壶的选购技巧124
三、新壶的处理方法126
四、如何养好一把壶126
五、紫砂名家127
第四节 茶艺实用茶具128
一、煮水器129
二、置茶器129
三、理茶器129
四、分茶器130
五、品茗器130
六、涤茶器130
七、其他茶具130
第五章 如何泡好一杯茶132
第一节 泡茶用水132
一、泡茶用水的标准133
二、泡茶用水的选择133
(一)古人评水论泉133
(二)现代泡茶用水136
第二节 泡茶用器137
一、家庭泡茶用器的选择137
二、茶艺馆所需之器138
第三节 泡茶四要素139
一、置茶量139
二、泡茶水温140
三、冲泡时间141
四、冲泡次数141
第四节 茶叶的一般冲泡程序142
一、绿茶的一般冲泡程序142
二、大宗绿茶、花茶、红茶的一般冲泡程序143
三、红茶调饮法的一般冲泡程序144
四、乌龙茶的一般冲泡程序144
第六章 中华茶艺146
第一节 茶艺馆及家庭实用茶艺146
一、绿茶茶艺146
(一)西湖龙井茶茶艺147
(二)碧螺春茶茶艺150
(三)信阳毛尖茶茶艺152
(四)黄山毛峰茶茶艺154
二、功夫茶茶艺156
(一)武夷山功夫茶茶艺156
(二)潮汕功夫茶茶艺161
(三)宜兴功夫茶茶艺163
(四)台湾功夫茶茶艺169
(五)安溪功夫茶茶艺171
三、红茶茶艺174
四、普洱茶茶艺176
五、其他茶艺177
(一)白毫银针茶茶艺177
(二)君山银针茶茶艺178
第二节 舞台表演茶艺180
一、宫廷三清茶茶艺182
二、宫廷太子茶茶艺183
三、白族三道茶茶艺185
四、文士茶茶艺187
五、佛茶茶艺188
六、太极茶茶艺190
第三节 茶艺欣赏191
一、茶艺欣赏的内容191
二、茶艺欣赏的境界198
第七章 中华茶文化200
第一节 陆羽与《茶经》200
一、陆羽简介200
二、《茶经》概说201
第二节 名人与茶203
一、古代名人与茶203
二、现代名人与茶206
第三节 茶道精神与儒、道、佛209
一、何为茶道精神209
二、茶道与儒家211
三、茶道与道家213
四、茶道与佛教214
第四节 茶与艺术216
一、茶与诗词216
二、茶与书画218
三、茶与歌舞、戏曲221
四、茶与棋223
第五节 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224
一、维吾尔族的奶茶225
二、藏族的酥油茶226
三、傣族的竹筒香茶227
四、土家族的擂茶(打油茶)227
五、回族的罐罐茶228
六、苗族的八宝油茶228
七、哈尼族的土锅茶229
八、撒拉族的“三炮台”碗子茶230
第八章 现代茶艺馆232
第一节 现代茶艺馆的起源与发展232
一、现代茶艺馆的起源232
二、港、澳、台等地茶艺馆的发展234
三、中国大陆茶艺馆的发展235
第二节 茶艺馆的类型237
一、仿古式茶艺馆237
二、园林式茶艺馆238
三、室内庭院式茶艺馆238
四、现代式茶艺馆239
五、民俗式茶艺馆239
六、戏曲茶楼240
七、综合型茶艺馆240
第三节 茶艺馆的筹备240
一、选址240
二、定位242
三、装饰设计243
四、人员招聘与培训244
(一)招聘244
(二)培训245
五、开业准备246
(一)物品采购246
(二)证照办理247
(三)服务定价与茶谱247
(四)服装定制248
(五)广告宣传248
(六)试营业248
(七)酬宾活动及开业庆典248
第四节 茶艺馆的经营管理249
一、茶艺馆经营管理的特点和内容249
(一)茶艺馆经营管理的特点249
(二)茶艺服务的基本要求251
(三)茶艺员礼仪之美252
(四)茶艺馆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254
二、岗位职责254
(一)经理的岗位职责254
(二)领班的岗位职责255
(三)迎宾员的岗位职责256
(四)茶艺员的岗位职责256
(五)吧员的岗位职责256
(六)其他人员257
三、日常事务管理257
(一)物品管理257
(二)商品管理258
(三)采购管理258
(四)仓库管理258
(五)吧台管理258
(六)会议管理259
(七)财务管理259
四、现场管理259
(一)服务人员的管理260
(二)物品和设施的管理263
(三)环境管理263
五、营销策划266
(一)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的制定266
(二)营销活动的策划266
(三)宣传工作267
(四)产品创新管理267
(五)顾客管理267
(六)会员管理267
(七)服务人员销售意识的培养268
六、人事管理268
七、服务管理268
(一)服务的程序化269
(二)服务的标准化269
(三)服务的个性化270
(四)服务的技巧化270
(五)服务的关系化270
(六)服务质量管理270
八、茶艺馆的品牌营造271
第五节 现代茶艺馆的发展趋势272
一、茶艺馆的经营状况分析272
二、现代茶艺馆的创新之路274
(一)茶艺馆创新的必要性274
(二)茶艺馆创新的措施275
第九章 茶叶简史278
第一节 茶的起源与演变278
一、茶树的起源278
二、茶叶制作技术的演变280
第二节 古代茶事283
一、唐代以前的茶事283
二、唐代茶事284
三、宋代茶事285
四、明清茶事287
第三节 茶叶的对外传播288
一、古代茶的外传289
二、近代茶的外传291
三、现代茶文化的交流292
附293
中原知名茶艺馆、茶叶公司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