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唯识论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成唯识论讲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2042985.jpg)
- 王赐川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9999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唯识宗-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成唯识论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首语:造论缘由1
第一章 总说、阿赖耶识3
第一节 总说——假说我法,相依识变(第1、2颂)3
(一)颂文及略解3
(二)什么是假说3
(三)什么是我、我执、烦恼障和无我6
(四)各种外道的“有我论”及其谬误8
(五)法与法执11
(六)三能变识36
(七)小结39
第二节 阿赖耶识(第2-4颂)42
(一)颂文及略解42
(二)藏识三义与三相43
(三)种子之本有、熏习与种姓差别46
(四)种子的六特性55
(五)种子熏习义58
(六)阿赖耶识的功能业用——执受处了62
(七)相应心所“五遍行”68
(八)“无覆无记”性,“触等亦如是”71
(九)非断非常——“恒转如暴流”73
(十)“阿罗汉位舍”75
(十一)第八识存在之根据81
(十二)小结119
第二章 末那识122
第一节 末那识的含义及其所依所缘(第5-7颂)122
(一)颂文及略解122
(二)第七识之名称与所依124
(三)小结143
第二节 末那的性相、心所、有覆无记性及断伏位次145
(一)末那的性相(功能)145
(二)末那的相应心所146
(三)末那之性——有覆无记156
(四)末那的断伏与末那是否有净157
(五)小结161
第三节 教证理证末那实有162
(一)圣教证有末那162
(二)理证末那确有163
(三)小结173
第三章 六识175
第一节 六识之名称、功能、三性(第8、9颂)175
一、六识概说(第8颂)175
(一)颂文及略解175
(二)六识及其命名缘由176
(三)六识的功能与三性178
(四)小结182
二、六识心所法概说(第9颂)182
(一)颂文及略解182
(二)六位心所183
(三)三受与五受185
(四)小结192
第二节 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第10、11颂)193
一、五遍行、五别境193
(一)颂文及略解193
(二)五遍行194
(三)五别境195
(四)小结206
二、十一善(第11颂)207
(一)颂文及略解207
(二)信208
(三)惭、愧210
(四)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211
(五)勤——精进213
(六)轻安215
(七)不放逸216
(八)行舍217
(九)不害218
(十)建立善心所之理由及其各种性质218
(十一)小结222
第三节 根本烦恼、随烦恼、不定(第12-14颂)223
一、六根本烦恼(第12颂)223
(一)颂文及略解223
(二)五总根本烦恼224
(三)五别根本烦恼226
(四)根本惑十问解答229
(五)小结240
二、二十随烦恼(第12-14颂)242
(一)颂文及略解242
(二)十小随烦恼244
(三)二中随烦恼247
(四)八大随烦恼248
(五)对随烦恼诸问题的解说254
(六)小结262
三、不定(第14颂)263
(一)颂文及略解263
(二)悔、眠264
(三)寻、伺266
(四)“二各二”266
(五)对不定心所各种性质的解析267
(六)小结274
第四节 余论——有关八识的其他问题(第15、16颂)275
一、六识与心所的关系——非即非离275
二、六识的生起与断灭277
(一)颂文及略解277
(二)依止根本识278
(三)“五识随缘现”,“意识常现起”279
(四)意识的五位间断280
三、八识的相互关系283
四、小结287
第四章 唯识、赖耶缘起与唯识性289
第一节 论一切唯识(第17颂)289
一、颂文及略解289
二、“不离识”与“唯有内识”290
三、论证“唯识”理之正确性291
(一)佛典根据291
(二)理论根据293
四、解答与唯识有关的几个问题296
(一)境由识变与世人所见相违的问题296
(二)解答唯识与教义相违的问题297
(三)解答“唯识性亦空”的问题297
(四)解答色处以识为体,为何有形象显现的问题298
(五)解答“色等外境”“现量所得”等问题300
(六)解答梦觉见实境的问题300
(七)解答他心非自识境的问题301
(八)解答唯识不仅只一人之识的问题302
五、小结303
第二节 赖耶缘起(第18-19颂)305
一、赖耶缘起(第18颂)305
(一)颂文及略解305
(二)四缘307
(三)十因与二因315
(四)四缘与十因等之关系318
(五)五果320
(六)小结321
二、论生死轮回不离赖耶(第19颂)321
(一)颂文及略解321
(二)两种生死324
(三)小结325
第三节 唯识性(第20-25颂)326
一、三自性(第20-22颂)326
(一)颂文及略解326
(二)遍计所执性与依他起性327
(三)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330
(四)三自性结语333
(五)三自性与它法的关系333
(六)小结336
二、三无性与唯识实性(第23-25颂)338
(一)颂文及略解338
(二)四种胜义谛339
(三)二种唯识性340
(四)小结341
第五章 唯识行、唯识果342
唯识行、果概说342
第一节 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第26-28颂)344
一、资粮位344
(一)颂文及略解344
(二)二障的含义345
(三)修行内容348
(四)小结349
二、加行位(第27颂)350
(一)颂文及略解350
(二)加行四位351
(三)空有二相有,未证真胜义353
(四)小结355
三、通达位(第28颂)356
(一)颂文及略解356
(二)两种见道358
(三)两种见道之关系及其与见相二分、六现观之关系361
(四)小结364
第二节 修习位、究竟位(第29、30颂)365
一、修习位(第29颂)365
(一)颂文及略解365
(二)修习位之“十地”368
(三)十胜行370
(四)断十重障373
(五)证十真如384
(六)得二转依386
(七)小结395
二、究竟位(第30颂)396
(一)颂文及略解396
(二)什么是“无漏界”398
(三)论“不思议、善、常”401
(四)论佛身、佛土403
(五)余论——相分、见分是否真实408
(六)小结409
(七)流通分410
附录:八识规矩颂讲解补充资料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