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探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探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2048209.jpg)
- 郑玉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2949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探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部分 学科及其发展3
一、学科概念及其发展沿革3
(一)分类知识4
(二)传播知识6
(三)创新知识8
1.学科准入制度9
2.学科划分制度10
3.专业人才培养制度11
(四)现代高等教育12
二、学科的内涵与外延17
(一)学科的内涵17
(二)学科的外延17
三、学科的特点18
(一)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特点18
1.学科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18
2.学科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18
3.学科具有累积性和前瞻性19
(二)作为研究活动的学科特点20
1.学科具有人本性和集群性20
2.学科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20
3.学科具有持续性和目的性20
四、学科分类21
(一)按学科知识体系分类21
1.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21
2.各国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22
(二)其他学科分类方法概述23
1.按照学科产生的时间划分23
2.按照学科的成熟度划分24
3.按照“采掘”方式不同划分24
4.按照学科生成的方式划分24
5.根据比较的视角不同划分25
6.根据建设机制的不同划分25
7.根据高校学科布局的不同划分26
第二部分 学科建设27
一、学科建设的概念27
(一)学科建设27
1.学科建设的主体27
2.学科建设的载体28
3.学科建设的客体28
4.学科发展和学科进步29
(二)高校学科建设及其特点29
(三)重点学科建设30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探讨31
三、学科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模式32
(一)学科建设的内容32
(二)大学学科建设及其模式34
1.基于学科布局的大学学科建设模式35
2.基于学科建设途径的大学学科建设模式37
第三部分 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49
一、综合性大学的概念49
二、国内外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概况51
(一)合理的学科布局52
1.在学科设置方面53
2.在学科结构方面54
3.在发展战略方面56
4.在管理体制方面57
5.在学科功能方面58
(二)建设学科队伍59
(三)凝练学科方向62
1.学科内涵是凝练学科方向的基础62
2.学术发展是衡量学科方向合理的标尺63
3.符合社会需求是凝练学科方向的向导64
(四)重视科学研究65
(五)建设学科基地67
(六)营造学科环境68
1.重视“软”环境建设68
2.加大“硬”环境投入69
三、国内外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情况比较分析70
(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目的70
(二)交叉学科——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73
(三)经费投入——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74
第四部分 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77
一、中医药学科的历史沿革77
(一)历代中医药学科的设置78
(二)当代中医药学科的设置80
1.中医药学科设置及相关组织机构80
2.中医药学科设置的特点126
3.中医药学科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7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科设置现状128
(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科概况130
(二)学科授权点130
1.博士学位学科授权点130
2.硕士学位学科授权点132
3.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思考135
(三)重点学科136
1.国家级重点学科13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39
第五部分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举隅141
一、河南中医学院学科建设发展141
(一)学科建设的原则和思路142
1.学科建设的原则142
2.学科建设的思路142
(二)学位点建设现状143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146
1.学科布局渐趋合理146
2.学科方向趋于稳定152
3.学科队伍实力增强153
4.学科基地日益完善154
5.学科研究水平稳步提升155
6.学科管理日趋科学155
二、河南中医学院学科建设不同时期的特点156
(一)学科建设的萌芽期(1988~1999)156
(二)学科建设的发展期(2000~2009)157
(三)学科建设的突破期(2010~2015)157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8
(一)学科优势和特色需进一步彰显158
(二)内涵建设和发展需进一步深化159
(三)协同创新和学术交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160
(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需进一步提升160
第六部分 学科建设的思考161
一、正确把握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关系161
二、理解学科建设内涵与外延的关系163
三、重视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的关系164
四、重视基地平台与学科建设的关系165
(一)以学科方向为导向,构筑学科基地166
(二)多渠道筹集经费,完善学科基地167
(三)重视学科管理,科学运转学科基地168
五、重视建设与绩效评价的关系169
(一)从建设目标评价建设绩效170
1.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170
2.科学研究水平的评价172
(二)从建设任务评价建设绩效173
1.内涵是评价学科方向凝练的标准173
2.凝聚力是评价学科队伍汇聚的标准174
3.满足学科需求是评价学科平台构筑的标准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