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约山亭诗稿评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约山亭诗稿评注
  • (清)李永绍著;兰翠评注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3387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注释-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约山亭诗稿评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约山亭诗稿·礼1

消闷自遣1

鹊山云 并序1

望雨2

又树步韵恨无雨,仍即韵慰之3

树影山 并序3

问雨期4

盼雨4

两日云盛不雨5

连阴叹5

连阴不得雨自慰5

半夜得雨6

喜雨6

苦雨用盼雨韵7

痴谈古今8

百合花8

中伏将尽,未见滴雨,今日雨,志憾9

七月十二至十八,无日不阴,雨却不大9

盼晴10

再盼晴10

盼晴后复雨,口号祈晴11

大醉戏吟11

旧山石戏题11

移橘12

闲遣12

农曾孙新婚13

莎鸡夜闻二首13

石榴花14

重阳14

茉莉15

偶成15

茴香菊15

喜马甥至问家姐16

两孙课文16

又生元孙17

闰九月九日17

秋末偶成18

初立冬微雨18

说梦19

咏老梅19

祭亡室回归19

十月朔上坟20

雪咏21

足梦22

十月廿五日晴明22

植杖自哂23

雪后吟23

雪后适读访戴事笑吟24

狐裘破24

送又树归里25

闻留春秋喜复前韵25

盆植小山松25

严冬二日阴即晴26

阅东坡尺牍26

游于独27

林下颠歌27

春词28

除夕28

元旦29

题元人姜东野画竹29

正元三日对梅30

春分30

缺笔31

觅药31

闻又树至,值雨不得相晤31

北园看杏花32

老松复还通身青32

细雨33

玉兰独花33

赏铁梗海棠33

心游 并序34

元孙昌后穿余贴体小袄35

自适35

八十九初度,即席赋36

观剧不闻,笑吟36

望胪孙回归三首37

哭辞四弟柩二首38

望胪孙不至38

望胪孙不至二首39

盼胪孙又作39

不作诗39

喜胪孙至,仍用盼望韵40

吟旧句40

端阳41

大雷一鸣即止41

自笑42

为雨占卦42

小暑已过未雨42

五月无蝉43

喜雨43

盼雨仍用喜雨韵二首44

附录 高又树步韵44

喜复雨45

小竹得雨,喜而咏之45

南风雨,北风晴,此旧规也,今岁不然45

观鱼漫吟45

兰花46

槐花瓣47

老况47

接松47

乞巧47

论巧48

八弟寿诗48

偶患语涩,集衡山语成诗49

见竹叶渐舒,示诸孙辈49

送诸孙赴会城应试49

偶步白香山把酒韵50

秋旱51

小松51

用香山叹老韵作七言古体52

四处皆雨,吾地独否,怨而吟此52

问桂花53

八月九日吟53

中秋用白香山寄情韵53

又用香山间夕韵54

又念诸孙应试漫吟一首54

浓阴不雨55

翌日天晴更忧之55

八月月尽日阴雨56

九月五日乡试放榜,诸孙落第,重阳信得,愤而成长句,并绝句二首56

重阳57

自笑错误57

橘子58

蜂恋橘58

十月上坟59

收藏老梅59

赠山石移就梅花59

小花鱼藏贮小缸59

十月二十五日60

痴语60

犬擒狼61

擒狐狸61

又得狐狸61

记异62

腊八日二首62

腊廿二窗间月63

立春日迎春未开63

萝匐芽用东坡别惠净师韵64

守岁64

元旦65

元夕65

五弟寿66

九十笑66

春寒叹67

新春自喻67

春分67

寄绵祚孙不果 有序68

蛰鱼出窖69

春庆69

小松树69

春分二首70

秋千70

上坟71

清明71

九弟寿71

已过清明寒72

喜雨72

看李花,延孙留至午,且观弈至晚73

故友张元公口号穷诗,高又树用其韵,余亦戏用其韵,作贱辰诗73

世叹73

贱辰74

白丁香74

初雨75

听雨75

朝起75

垒巢鸦76

尚孙生日76

掘摅棚76

抱膝自叹77

观花77

衙署所种菜煤干甚佳,余口无齿,不得其味,笑而咏之77

艰觅参苓78

照镜78

端阳适绵孙自松江升任庆阳归省78

率意问天79

观月吟79

遣兴80

喜雨81

□拟师泌四十年前事,痛而吟之,即用其韵,以赐绵孙81

颂圣即以赐绵孙勉其效力81

陈六贤甥赠一小松树,走笔谢之82

喜雨82

卷二 约山亭诗稿·乐83

西斋十首83

初度85

夜坐一首85

西斋闲咏86

中秋86

偶成87

除夕87

元日朝回途中作88

元宵88

春日即事89

花评89

三月廿二日引见,恰值初度,恭纪二首90

忧旱90

喜雨91

夜坐91

中秋91

元宵92

汤山回道中作92

戏赠京师烧香者93

汤山谢恩93

忧旱94

喜雨94

中秋94

闰八月中秋95

闰八月十六日夜月95

畅春苑回道中作96

十月廿三日途中作96

除日96

元日97

元日日食98

郑家庄看月98

闲咏98

访任坦公回,舆中作99

戏咏黑须落者99

栽竹作99

七月望日寅时月食,阴云蔽之100

回署作100

桂花100

中秋101

重阳101

郊祀恭依皇上诣园邱不能全礼韵102

正月十三日夜雪,枕上作102

晨起作103

同年王少司农苾远路过人家看桃花赋赠103

王苾远同年邀同看桃花103

访任坦公校大观帖104

和王苾远同年小斋观兰韵二首104

盆松105

汤山接圣驾恭赋105

腊月望日,月食七分105

庚子除日用白香山岁暮诗韵106

元宵107

小东门候旨107

春日海淀道中107

长安一首108

五月一日至七日祷雨,初五日作108

旱108

云问109

风嘲109

天棚一首109

喜雨110

归鸽110

七夕110

题画111

正五日纪恩116

小孙痘痊117

题江滩茅屋小画118

题梅花118

题烟波钓舟119

题瓶插杏花119

七月十五日即事119

自题小像120

桂花120

二桂121

汪中允退谷得孙,诗寄同人,即步原韵121

重阳招太清四弟饮,作诗赋谢,走笔步韵122

盆桂三花122

太清弟再赋短章,步韵122

题画123

宿石门124

除夕125

元日125

元日午后大雪126

清雪126

途中127

元宵二首127

咏风筝128

道中即事128

得三獐129

冰开花129

东山130

清明二首130

集白香山句131

季春集白句131

再集白句132

友人送花集白句132

出西郊偶感133

老爱东都好寄身,白乐天句也。即以为韵,作七首133

衙退无事集白句134

无竹135

挂幔帐集白句135

无蝉136

南天136

夏137

重阳137

九月137

境闲皆道是东都138

经年140

寄题儿辈新筑小亭140

新奇141

苦寒141

戏赠行路人142

甲辰元日,用白乐天自咏老身示诸眷属韵142

元夕前一日143

元夕无月143

元夕后一日143

四月杏花144

端阳144

喜晴144

蝉解145

秋日茅斋孤坐145

雨后145

午睡146

二载146

鹞雏146

秋花八月渐次咸萎,菊花独茂,赋此147

别新栽柳147

别菊花(残句)147

卷三 约山亭诗稿·射148

盛京即事148

白丁香149

喜雀五雏149

端午纪恩149

宿松山150

中秋150

齿问151

宿枣林候窦王二同事不至151

九凤朝阳山152

退食152

同中堂嵩公冢宰孙公过昭德门152

元日纪恩153

正二日纪恩153

正三日纪恩154

过子未弟,归途舆中作154

退食坐小斋154

从耕田纪恩155

上命内阁九卿从游圆明园纪恩155

上命七卿从游圆明园看杏花156

初度156

奉上谕送名教罪人钱名世发还原籍157

赐医纪恩157

从上圆明园赏牡丹纪恩158

再从上游牡丹台看花归,即走笔赋二章以纪恩158

买竹 并序159

从上圆明园赏荷花纪恩159

夜来香160

庄农获稼160

过卢舜徒寓舍160

重九日,上召群臣入乾清宫赐宴,效柏梁体分韵吟诗纪恩161

从祀南郊161

雪狮 并序162

客岁,上赐茶偶饮之,追赋纪恩162

十一孙咏春雪之作,余笑用之,以取儿童之笑163

赐茶纪恩163

玉兰再开164

夏日雨后即事164

集圣教序字题王烟翁画册165

蒙恩归里杂诗六首166

移菊偶题167

望昌乐山不见 并序168

抵寒亭168

大风雪168

风雪止169

集圣教序字题董文敏画册169

看梅花170

牡丹171

偶成171

栽松171

洋绣球172

附录十一孙缵祚步韵172

凌霄花172

六月廿二夜,梦中作兰花诗二句,因足成之172

中秋173

盆栽小松173

八十173

咏腊梅174

除日174

题戴文进秋江图174

元日175

偶遇乡人话175

邀增公弟食鸨肉即代柬175

正月寒甚常雪176

花朝大雪176

清明177

绝句177

初度177

赏四弟牡丹二首177

咏牡丹长句178

题盆内松石178

积有碎石,闲适时随材布置,皆就款式,戏赋绝句179

竹花179

仲夏赋洋绣球179

梆子腔戏180

鱼缸180

桂花180

剥枣181

中秋181

重阳即事,用东坡和秦太虚梅花韵181

初晴182

题四十五岁行乐图182

题画183

留梅183

其二183

梅答183

拾句184

和曲松庵北上口占诗184

元日184

梦出猎185

题六十二岁行乐图二首185

示诸孙赴西村观剧186

正月三十日大雪,再用东坡韵186

二月三日春分雪晴,仍用东坡韵187

题盆石187

清明三首188

哭亡十首188

初度悼亡190

春恨190

春解191

松根草花191

赏四弟牡丹折三枝而归191

晓起192

闻旨谢恩192

赴都面圣谢恩192

别亡柩193

过寒亭193

记梦193

附录 侄婿高荃字又树和作194

店壁西山墙小孔194

近都望西山194

路旁荷花195

抵家195

喜雨195

喜晴196

三日后复雨,忧之196

快晴196

题绵祚孙载来兰花二首197

和宋玉伯别扇诗197

题盆内竹石198

桂花198

重阳即事,仍用东坡韵198

偶读茅鹿门游西湖诗199

附和高又树步韵199

送绵祚孙回任200

得山石置瓦盆松内200

除日200

元旦纪事201

见货郎担口占201

正七日纪事201

元宵见榻前所挂灯202

风枝雪202

不开花迎春202

寒食用白香山寒食野望韵203

春遣203

贱日到小斋203

题东斋园中大石204

亭子204

戏题扇头画仙205

对松205

望雨206

附和高又树步韵206

喜雨三首206

附和高又树步韵207

苦雨207

附和高又树步韵208

中秋诸兄弟月下饮酒仍用东坡韵208

梅叶209

附和高又树步韵209

留梅叶209

附和高又树步韵209

有狼伤人,捕得志快210

足梦210

冬至210

三弟盆竹猪食之,余墙阴吉祥草被鸡食尽,笑而赋此211

信心偶句自箴211

题画211

邀诸弟食鲫鱼赏腊梅212

了不得212

冬遣二首213

卷四 约山亭诗稿·御214

元日纪事214

读文徵明诗214

早春215

题画215

复题215

步又树韵 并序216

觉衰216

初度217

题万字寿星图218

初见燕218

东园看李花二首219

无雨憾219

叠前韵220

凌晨雨有数点,仍叠前韵220

移时天晴,仍叠前韵220

夜雷惊喜221

看牡丹221

题画222

将赴烟霞,途中过村庄有感,步又树韵223

游烟霞224

观童仆登南天门,笑而赋之224

月食225

望胪孙归里,步又树早行韵225

望胪孙不至,再用前韵226

连日盼胪孙不至,仍用前韵226

望胪孙不至,回念其父,仍用前韵226

午睡忽闻胪孙至,仍用前韵227

场圃闲步227

观打麦228

山亭休夏228

叠前韵228

山亭夜坐229

老仆昆调戏占口号229

懒遣229

雨晴各得志,喜用庚韵230

咏独剪兰花230

望雨问231

其二叠庚韵231

喜雨叠庚韵231

雨不止且大风叠庚韵232

喜晴叠庚韵232

咏洋夹竹桃232

玉兰秋开233

双穗谷连蒂瓜233

题徐文长画卷234

重阳235

九日大喜菊盛开235

集虞紫芝字咏雪235

题画册美人236

出猎荆山寺237

附录高又树步韵237

雪竟日夜238

题画册美人238

送春牛239

即事有感240

除夕240

元日纪事241

正朔十日尚未颁历241

颁历至正月十五日242

元宵242

春遣242

读元人醉歌行,即书于后243

清明日戏赠迎春243

迎春答244

即事有感244

北园闲步244

雨憾245

初度245

散步东园后戏咏245

赏牡丹246

牡丹答246

雨后246

戏咏蒿247

漫兴247

绝句247

晨起即事248

雨憾二首248

憾雨口占249

喜晴249

鱼缸水影光249

再咏水光250

海答250

喜得画眉250

雨后251

遣兴即事有感251

龙庙赛祝252

听曲252

村居252

山松253

腰折自笑二首254

露榻晚憩用前韵254

自嘲聋耳戏作255

久雨得晴狂喜二首255

憾夜雨256

中秋赏月256

计年自笑257

喜天将雨258

重阳258

扫径二首259

鱼影260

评诗感260

黄楝红叶260

十月六日大雪261

庸言示儿孙辈261

白洋茶262

水红洋茶262

再咏洋茶262

耳怪263

再咏白茶花有感,用前韵263

白茶花玩赏不已,复用前韵263

拾芝264

腊朔日迎春花264

腊旬喜晴265

绵孙自松江寄历至,喜赋265

岁除日265

元日立春四首266

正朔二日雪267

腊梅267

元宵267

梦267

二月朔日迎春268

迎春臆对268

仲春即事口占268

清明即事有感269

剪迎春花枝走笔咏之269

过三弟看杏花二首270

大红洋茶270

白洋茶271

初度用东坡次景文路分上元韵271

喜新得盆石272

附录高又树步韵272

四弟新得山石273

闲居二首273

漫兴273

四弟邀看牡丹274

恒侄孙借玩古尊二首274

老朽叹275

阶前275

端午用前韵276

林阴农话276

盆置海石277

眼前277

东场偶憩277

城隍庙市278

小山石278

喜雨278

山亭休暑279

招大弟280

自慰自哂280

漫兴280

六月旬三日即事281

问龙281

龙答281

咏小石282

五日不雨282

夜闻百合香梦回口占282

山中283

望雨283

雨憾283

大晴284

云阴284

不雨憾284

夜雨不足285

果得大雨,喜仍前韵285

雨后语菊286

戏题枯亭花286

苦雨286

雨歇惊喜见日287

先慈忌辰287

语鸠288

鸠率雏飞288

兄弟聚八弟处,雨中归289

听鼓琴289

贺鸠巢松289

苦雨戏咏290

山亭看月290

抚躬自镜290

西日看秋色等花291

中秋291

见墙外耕者292

大弟睡走笔呼之293

重阳无菊293

北冈狂兴294

病中吟294

偶有所触以示诸孙295

读又树十九日登高小词295

有竹吟296

老睹书叹296

牙脱欲尽自笑296

族人无衣,买衣与之,走笔口号297

至月菊297

步又树再游醉乡韵297

反醉乡再步又树韵298

读又树语发问答小词299

答又树慰感冒微恙用元韵299

四弟寿,喜三侄云南至300

喜雪300

读白香山《放鱼》诗,自愧前言之失,撮其语以成短句,兼欲寄知300

大惑301

腊八日喜新岁将至302

夜雪朝晴喜赋302

移时复阴302

送又树岁暮归里口号303

足梦303

盆石303

英石304

腊廿三日大雾濛雨304

风雪304

细雪305

岁除颁历未至305

除夕305

卷五 约山亭诗稿·书307

元日307

灯花307

新春自适308

松枝雪隔日尚存308

春寒308

正十日大寒309

元宵喜月309

老迎春309

正廿一日颁历至310

大雪310

得盆梅310

偶病戏吟311

病愈哂吟311

鱼缸应换水漫赋312

邀又树耿光看花312

偶成312

春分语春313

春分大雪313

步又树祝贱辰韵313

初度日笑吟314

观鹤戏咏314

赠八十五岁族人315

喜得元孙315

东园看李花316

采春芽316

二鹤生卵317

插瓶牡丹口号317

北园闲坐317

燕哺雏小引318

鸣鸠复集318

灯影319

鹤乳小鹤,用少陵《遭田父泥饮》韵319

晨对鱼缸320

朝起喜雨320

喜晴320

端阳321

野狸伤鹤雏志恨321

喜观打麦321

自愧322

树下吟322

并蒂黄瓜323

水中槐影323

露榻静坐323

语鸠324

北冈演剧324

观剧回,途中口号324

戏赠诸弟观剧325

附录高又树和句325

楼阴坐月326

附录高又树步韵326

诸孙应试326

闲过东宅327

邀大弟,种菜不暇327

山斋327

并蒂甜瓜328

晚凉328

新月328

待月329

出村329

饮酒二口辄醉吟329

连阴330

雨后330

中秋330

大弟病,一目几眇,来字有“无目弟”三字,作此慰之331

山居331

自快即事332

并蒂丝瓜步又树韵333

赠旌表孝子庐玉茗333

憾梦334

读又树惊下第小词示诸孙334

读又树示子诗步韵示十一孙335

重阳无菊且雨335

重阳无菊用东坡韵335

老狂颠吟336

九月十八日雪336

买衣与两瞽目乞人337

山栖338

集熊芝冈字自遣338

集祝枝山字339

又得元孙志喜339

附录高又树和韵339

咏画集祝枝山字340

盆植松树,位置得宜,笑而吟此340

集祝枝山字341

读山谷尺牍,撮其数语成句341

故人遣子候安342

盆松342

咏雪342

雪后343

腊八日343

又树集《古柏行》字,事颇类李世贤绐吴匏翁,即借用其事,并用其韵344

除夕守岁345

元旦晴明喜345

元旦诸孙罗拜345

祭拜曾祖346

兄弟七人一揖346

正七日大风,五孙福山未回346

小松有石347

集祝字书怀347

上元即事348

晚归欲卧见月口号348

寄翰院徐亮直348

题柜349

哭十六孙350

两女痘痊350

情不自禁又用前韵351

春寒351

清明三首351

铁梗海棠352

鹤垒巢353

对山狂吟353

雨后353

瓶花自遣354

初度354

鹤又生卵354

赏牡丹355

又见鸠巢356

看鸽飞戏吟356

对诸孙漫吟356

偶见当年自书文笑吟357

新栽迎春 并序357

再读鹿门八十七游西湖诗358

附录 高又树和韵358

端阳358

再叠前韵二首359

哭大弟359

与苏惊百谈耳聋360

望雨361

憾雨361

喜雨362

坐看西南墙外山362

腹泻笑吟363

北户纳凉363

醒世鄙言363

附录 高又树步韵364

苍山云364

见农人卧树阴364

鹤雏365

六月八日未雨365

九日雨366

喜雨366

再观鹤雏喜叠前韵366

聋耳过雷367

附录 高又树步韵367

新辟南场即目367

盆内松下红草368

元孙皆二龄,何日能称家高祖,痴心望之368

夏日自遣368

喜抱元孙又咏369

观鹤雏再用少陵韵369

门齿脱落口号370

聋耳过雷371

语鹤雏371

观凌霄口号371

黄鹤辩372

乞巧诗373

漫兴373

晨起送诸孙应试373

咏洋绣球374

哭三弟374

忆三弟并代四弟二首375

送纸回,哭三弟二首376

哭三弟,后泪止自慰376

场回笑吟377

移榻377

三茄378

再辩黄鹤378

中秋378

半夜得月379

八月十六看月三首379

咏画雁380

问桂380

老少年独高诸花381

又咏画雁381

哭四弟381

自遣382

风雨383

重阳383

记梦383

拾刘青田句384

梦在江南过清明,梦中诗384

十月廿四日晴明,即用梦中韵385

廿五日竟阴雨,仍用梦中韵385

廿六晴明,仍用梦中韵385

步张羽《诗穷》韵386

丙辰冬,市无鬻炭者,偶阅列朝诗,读处士谢应芳《董明府惠炭诗》,即用其韵386

三日后竟有鬻炭者,喜而赋此387

读王偁五言花影诗,欲效未能,即用其韵,作七言一首387

大雪388

地震388

送高又树岁暮归里389

除夕389

除夕读明人诗,即次其韵389

元旦390

元旦阴不风雪赋390

立春391

梅花391

立春日迎春花391

初春392

拙句小孙见之,以为坡公莫过。赋古体短句392

元宵风无月393

张灯后风止,虽无佳月,亦可名灯节393

有感393

自叹394

新青鱼394

又树见慰,依韵答之395

自笑395

成山田姓送秦松396

齿落,用明人齿落韵396

闲过东宅398

附录高又树步韵398

元孙昌后食炒米团399

入圃399

迎春花开两月399

祭扫亡荆后诗400

赏铁梗海棠400

初度401

放盒子花401

看李花402

四月初一初二阴403

自哂403

忆旧 并序404

牡丹一枝404

不观四弟牡丹405

盆内松阴小草似梅花405

连日阴晴405

余寒406

附录407

甲申叹(康熙甲申岁荐饥)407

挽孙烈女诗408

白衣丝蚕庙记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