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司法考试考点案例教程 理论法学·国际法·经济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司法考试考点案例教程 理论法学·国际法·经济法
  • 叶希善主编;叶晓川,李曰龙,王小龙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9363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法律工作者-资格考核-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司法考试考点案例教程 理论法学·国际法·经济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的本体1

考点1法律职业与法的定义1

考点2马克思主义关于法本质的学说是阶级性和物质性的综合2

考点3法有五大特征(与其他社会现象相比而得)3

考点4法的规范性作用分为五种4

考点5法有四种基本价值5

考点6法由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权利与义务和法律概念四部分构成6

考点7权利与义务的含义、分类和相互关系7

考点8法的渊源指法律的表现形式7

考点9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9

考点10法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分类10

考点11法律部门的含义与分类标准10

考点12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11

考点13法的效力的含义和范围11

考点14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种类13

考点15法律关系主体(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13

考点16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法律事实的含义)14

考点17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15

考点18法律责任的竞合16

考点19归责与免责16

第二章 法的运行17

考点20立法定义和特点17

考点21立法体制17

考点22立法原则与立法程序18

考点23《立法法》相关规定19

考点24法的实施和实现19

考点25执法的含义与特点20

考点26司法的含义与特点20

考点27当代中国司法的要求和原则21

考点28守法的含义及其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22

考点29违法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22

考点30国家法律监督体系23

考点31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方法24

考点32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类型25

考点33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在审判活动中的运用26

第三章 法的演进26

考点34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及其与法的本质学说之间的关系26

考点35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27

考点36法产生的过程和标志28

考点37法产生的一般规律28

考点38法的移植29

考点39法的继承30

考点40法的传统、中国法的传统和法律文化31

考点41法律意识31

考点42法系32

考点43法治理论33

第四章 法与社会34

考点44法与和谐社会,法与节约型社会34

考点45法与经济35

考点46法与政治36

考点47法与道德36

考点48法与宗教38

考点49法与人权39

第一章 中国法制史41

考点1中国古代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转变41

考点2西周时期的契约、婚姻和继承制度42

考点3中国古代的五刑制度43

考点4中国古代的法典编纂45

考点5中国古代的司法机构47

考点6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49

考点7中国历史上罪名的演变51

考点8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和刑罚原则的儒家化53

考点9中国近代宪政54

第二章 外国法制史56

考点10罗马法的产生和《十二表法》的制定58

考点11罗马法的发展59

考点12罗马法的渊源和分类59

考点13罗马私法的基本内容(人法、物法、诉讼法)60

考点14罗马法的历史地位60

考点15英美法系的历史沿革、形成及特点61

考点16英国法的渊源62

考点17美国宪法62

考点18司法制度63

考点19大陆法系的历史沿革63

考点20宪法(法国《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1946年《日本和平宪法》)64

考点21《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64

考点22大陆法系的形成和特点65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66

考点1宪法特征66

考点2现行宪法的修正67

考点3宪法的基本原则68

考点4宪法的作用69

考点5宪法的渊源70

考点6宪法的结构72

考点7宪法规范72

考点8宪法监督73

考点9宪法与宪政73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74

考点10国家政党制度74

考点11国家基本经济制度75

考点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

考点13国家结构形式77

考点14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78

考点15 选举程序79

考点1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80

考点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1

考点18特别行政区制度82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85

考点19国籍85

考点20公民基本权利85

考点2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87

考点22言论自由权87

考点23集会、游行、示威权88

考点24人身权利88

考点25人格尊严不受侵犯89

考点26住宅不受侵犯89

考点27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90

考点28私有财产权90

考点29经济社会文化权利91

考点30特定人权利的保护91

第四章 国家机构92

考点31国家机关组织92

考点32 国家机关的活动原则92

考点33行政区划93

考点34会议制度93

考点35人事制度94

考点36提案95

考点37国家主席95

考点38基层群众自治组织96

第五章 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97

考点39宪法的修改97

考点40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97

考点41我国立法权限的划分98

考点42法规的批准生效100

考点43立法审查100

第一章 竞争法102

考点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102

考点2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后果108

考点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109

考点4招标与拍卖的关系110

第二章 消费者法111

考点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111

考点6经营者的义务112

考点7消费者的权利114

考点8消费争议的特定解决规则116

考点9消费者组织118

考点10产品质量责任119

考点11法律责任121

第三章 银行业法124

考点12商业银行的业务124

考点13商业银行的组织与管理126

考点14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权限129

第四章 证券法132

考点15《证券法》的调整范围132

考点16证券发行133

考点17证券交易139

考点18证券机构150

考点19法律责任152

第五章 财税法155

考点20流转税制度155

考点21个人所得税制度157

考点22税收管理制度160

考点23会计制度164

考点24审计制度165

第六章 劳动法168

考点25《劳动法》的适用范围168

考点26劳动合同的内容与效力169

考点27劳动合同的解除171

考点28集体合同177

考点29劳动基准法177

考点30劳动争议179

第七章 土地法和房地产法182

考点31集体土地制度182

考点32房地产开发制度185

第八章 环境保护法188

考点33环境法律制度188

考点34环境法律责任188

第一章 国际法主体及国际法律责任190

考点1国家承认意味着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190

考点2对新国家的承认方式190

考点3国家分立情况下对人身性条约不予继承,对非人身性条约予以继承191

考点4国家合并情况下对国家性债务予以继承,对地方性债务不予继承192

考点5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对抗其应承担的国际义务192

考点6共同发射空间物体的几个国家对所造成的损害应该共同或分别承担责任193

考点7国家对外空活动中不同情形下造成的损害应相应地承担绝对责任和过失责任193

考点8边境制度之界水的利用194

考点9国家对其行为享有豁免权,不接受其他国家法院的管辖194

考点10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方式中先占和时效成立的条件195

考点11国家对私人非职务行为不承担责任196

考点12秘书长选举197

考点13非政府国际组织197

考点14安理会决议的法律问题198

第二章 海洋法198

考点15 外国航空器在我国领海并不享有无害通过权198

考点16沿海国只在特殊情形下对其领海中航行的船舶行使管辖权199

考点17沿海国对大陆架享有某些排他性的主权权利199

考点18登临权的对象排除外国军舰200

考点19船舶在公海上航行应该仅悬挂一国旗帜201

第三章 外层空间法202

考点20月球和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是人类自由探索和利用的范围,不得被任何国家据为己有202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203

考点21最惠国待遇的例外203

考点22我国国籍的取得、丧失203

考点23外交保护的条件204

考点24外交保护的条件和适用范围205

考点25引渡和庇护205

考点26属地管辖权和引渡的有关规定206

考点27引渡问题,对于限制追诉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于量刑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207

考点28国际法一般不承认外交庇护208

第五章 外交特权与豁免208

考点29外交人员管辖豁免的放弃必须经派遣国明确同意208

考点30外交与领事人员的民事管辖豁免内容及其例外209

考点31使馆和领馆馆舍不得侵犯,接受国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进入210

考点32外交特权与豁免给予外交人员的同一户口下的家属,外交人员死亡,其家属的特权与豁免止于离境的合理时间结束时210

考点33外交人员在驻在国享有外交特权和管辖豁免211

第六章 条约211

考点34条约的缔结211

考点35条约有效的实质性条件212

考点36条约冲突的解决213

考点37条约保留的效果214

第七章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215

考点38反报和报复的区别在于是否违反国际法所承担的义务215

考点39国际法院的判决可以通过安理会强制执行216

考点40调停仅具有建议性质,无拘束力,当事方有保留、拒绝或接受的自由,调停方对于调停结果也不承担监督或担保等义务216

第八章 战争法217

考点41战争状态的结束不包括无条件投降217

考点42战争法是强行法规则,具有强制适用性217

考点43国际法上的禁用武器218

考点44《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管辖范围218

第一章 冲突规范219

考点1反致、转致、间接反致的区别与判定219

考点2对案件的事实进行定性或分类属于国际私法上的识别问题220

第二章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自然人220

考点3我国解决自然人国籍的积极冲突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220

考点4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221

考点5涉外民事案件中的住所认定221

考点6法人的营业所222

考点7涉外合同法律优先适用意思自治原则,除非违背强制性法律规范222

考点8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223

考点9依照侵权行为地法律确定不了法律适用的,可以适用当事人共同属人法223

考点10侵权行为地法律包括行为实施地法律和结果发生地法律224

考点11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224

考点12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无人继承而且又无人接受遗赠的,依照我国法律处理225

考点13涉外扶养的法律适用,适用与被扶养人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226

考点14涉外监护中监护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适用《民法通则》第190条227

考点15 涉外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船舶碰撞这类特殊侵权问题适用《海商法》的涉外编规定227

考点16船舶物权法律关系一般适用船旗国法律228

考点17法院地法在我国海商法上的适用229

考点18票据法律关系一般适用行为地法律229

考点19认定婚姻有效性和离婚事项适用不同的法律231

考点20民用航空关系的法律适用231

考点21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231

第三章 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232

考点22我国法院对在我国有住所地的公民的离婚案件有管辖权232

考点23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233

考点24外国当事人在涉外案件中的诉讼代理人233

考点25司法协助233

考点26当事人或者我国法院可以作为向外国法院提出承认和执行的请求主体234

考点27我国法院在何种条件下对外国法院的判决予以承认和执行234

考点28外国法院的判决在程序不公正和违反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时候我国法院不予承认和执行235

考点29涉外仲裁法律制度236

考点30有效的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权的效力236

考点31涉外仲裁撤销237

第四章 区际法律问题237

考点32内地对台湾民事判决的认可237

考点33内地与澳门之间如何调取证据238

第一章 国际货物买卖239

考点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可以适用于提供服务和货物,而服务未占到绝大部分的合同239

考点2要约的撤回通知必须在要约到达之前或同时到达受约人239

考点3对要约的实质性变更属于反要约,是新的要约而不构成承诺240

考点4承诺应在要约规定的时间或在合理的时间内作出241

考点5因传递过程出现问题的承诺仍可以构成有效的承诺242

考点6在合同没有约定交货地点而涉及运输时,货交第一承运人之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义务243

考点7国际贸易合同的卖方承担质量担保义务,CIF术语下的风险在装运港船舷转移,卖方违约的救济方式243

考点8凭样品的买卖是否需要看合同的具体约定以及具体情形,凭规格的买卖只要货物与合同约定的规格相符即可244

考点9卖方须保证其交付的货物不存在第三人的权利要求245

考点10违反合同的补救办法246

考点11卖方违约时,买方可以采用包括拒绝接收货物在内的救济措施246

考点12保全货物的义务247

考点13在分批交货的合同中,若卖方违反其中一批的交付义务构成根本违约,买方可以宣告整个合同无效248

考点14买卖运输途中的货物风险,从合同订立之时转移至买方248

考点15 CFR术语下货物的风险在装货港船舷转移249

考点16 CIF术语下的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划分249

考点17 CIF术语下双方的权利义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卖方负有提交与合同约定相符的单据的义务,买方负有付款义务250

考点18 DES术语下,风险在货交买方前由卖方承担251

考点19国际贸易术语CIP251

考点20贸易术语的综合运用253

第二章 海上货物运输253

考点21记名提单只有指定的收货人能提货,指示提单只有被指示的人才能提货253

考点22倒签提单是一种欺诈,承运人应赔偿收货人的损失254

考点23承运人倒签提单不可免责255

考点24承运人必须凭正本提单放货,不能凭保函免责256

考点25承运人签发清洁提单就应该对货物数量等承担责任257

考点26由于承运人过失导致货物灭失,损坏的,承运人应当赔偿损失257

考点27承运人管船过失可以免责,管货过失不能免责258

考点28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的迟延交付责任259

考点29承运人对进口国政府的超期检疫引起的货物变质不承担责任260

考点30承运人对发货人的过失和货物本身缺陷而导致的货物的损失不承担责任261

第三章 海上运输保险261

考点31自然灾害造成的实际全损属于平安险的承保范围内事项261

考点32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属于水渍险的承保范围262

第四章国际贸易支付263

考点33托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及银行违反托收指示如何承担责任263

考点34跟单托收中银行仅有提示、审核单证表面一致、交付、通知的义务264

考点35以信用证方式付款时银行有审查单证是否表面一致的义务265

考点36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66

考点37保理267

第五章 我国外贸管理制度268

考点38反倾销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268

考点39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反倾销措施、价格承诺、反倾销税三类269

考点40反倾销税的征收270

考点41我国《对外贸易法》的修改270

考点42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而且接受者必须获得利益270

考点43保障措施进口产品数量增加271

考点44 WTO的两反一保制度271

第六章 世界贸易组织272

考点45世贸与关贸的联系与区别272

考点46中国入世承担的特殊义务272

考点47世界贸易组织是关贸总协定组织上的继承,关贸总协定的规则和承诺承认继续有效273

考点48 WTO的基本原则为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这两个原则均规定了例外条款274

考点49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274

考点50《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275

第七章 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法律制度276

考点51《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规定的各项基本制度276

考点52根据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收入来源国对非居民来源于该国的所得享有征税权277

考点53采用全额抵免制时允许纳税人已缴纳的来源国税额用来充抵其居住国应纳税额,没有限额的限制277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279

考点1法官的条件与任免279

考点2法律职业人员应当遵纪守法、互相尊重、互相配合279

考点3禁止律师及律师事务所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招揽业务、排斥同行280

考点4法官之间不得同时担任职务的情形281

考点5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两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282

考点6过失犯罪者刑满释放后符合条件的可以领取律师执业证282

考点7律师执业应当避免利益冲突283

考点8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辩护律师不得无故拒绝辩护283

考点9律师担任代理人时,其权限限于委托人的授权且享有相应的权利284

考点10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不可以查阅、摘抄、复制证人证言285

考点11冒充律师从事非诉讼法律事务的责任285

考点12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的承担286

考点13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