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与教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2201957.jpg)
- 钟启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6018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研究-师范大学-教材;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1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2
课程2
教学5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0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10
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4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1
课程与教学关系概述21
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28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政策33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政策概述34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涵义34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特征34
课程与教学政策研究的意义和作用36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类型及价值取向39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类型39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价值取向42
理想的课程与教学决策模式44
第三节 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政策47
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政策的形成与发展47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特点52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55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56
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56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59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63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内容68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与取向68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73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82
第一节 课程开发83
课程开发的涵义83
校本课程的开发88
第二节 课程设计及其取向95
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95
课程设计的取向96
课程设计:目标的确定104
课程设计:内容的选择108
第三节 教学设计及其模式110
教学设计的本质111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113
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116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129
第一节 课程组织的涵义和准则130
课程组织的涵义130
课程组织的准则132
第二节 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133
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134
学习者取向的课程组织135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136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137
第三节 课程的组织结构138
课程的纵向组织结构138
课程的横向组织结构142
第四节 教学组织154
教学组织的涵义和类型155
班级授课组织155
分组教学组织158
个别化教学组织159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的实施165
第一节 课程实施166
课程实施及其本质166
课程实施的基本观点168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71
第二节 改善课程实施的策略:课程行动研究175
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176
课程行动研究的发展及其理论基础178
对课程行动研究的需要181
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阶段183
课程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185
课程行动研究的问题与争论187
第三节 教学过程189
教学过程的涵义及特点189
教学过程的本质190
第四节 教学方法193
教学方法的涵义和作用193
教学方法的演变194
教学方法的分类198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203
第一节 课程改革及其基本问题204
课程改革的涵义204
课程改革的动因206
课程改革的模式208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211
第二节 当代中外课程改革215
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回顾215
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19
中国课程改革的回顾222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227
第三节 教学改革及其基本理念229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229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230
第四节 当代中外教学改革235
当代西方教学改革的趋势235
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238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249
第一节 课程评价及其产生与发展250
课程评价的涵义250
课程评价的产生与发展253
课程评价的对象256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类型258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258
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259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259
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259
第三节 课程评价的模式260
课程评价的模式化研究260
课程评价模式的取向261
有代表性的课程评价模式262
第四节 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268
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268
课程评价的组织过程271
第五节 教学评价的涵义、对象和原则272
教学评价的涵义272
教学评价的对象273
教学评价的原则274
第六节 教学评价的途径和方法277
教的评价277
学的评价278
第七节 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282
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282
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285
第九章 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透视289
第一节 当代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透视290
当代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及原因分析290
当代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反思295
当代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趋势298
第二节 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研究透视301
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主要流派301
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与趋势315
主要参考文献319
后记323